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组织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组织绩效最优化。本文通过对四川省100余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职能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趋同性或相似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对导致这种趋同性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组织结构模式改革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 组织结构 四川省高校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也可称作学生事务工作部门。在美国,学生事务通常涉及“学生学习”、“学生活动”、“住宿餐饮”、“感情和个人问题”、“就业”、“学生资助”及“心理咨询”等。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崇尚服务至上的理念,注重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具有较为雄厚的财力支撑,拥有高度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队伍。学生事务是与学术事务相对的概念,一般用来描述校园内负责学生课外教育,有时也包括课堂教育在内的组织机构或单位。组织结构是为了实现组织功能的一种既定设计。诸多的组织功能有机而有效地集成于组织的机构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①。
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组织结构通常是高校中有特定业务范围(党团建设、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心理咨询、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和一定资源(社会资源、资金和场地等)的实体,为实现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通过内部分工与协调机制履行对学生教育、服务和管理的职能职责。笔者通过搜索四川省各高校自建的网站资料,共查找到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四川省直属高校、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高校、国家教育部备案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独立学院等本、专科院校104所。通过对这104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高校性质与办学性质决定了其组织结构的设置。同类性质的高校,其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具有趋同性,不同类别的高校则有一定差异。
具体来看,各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职能体现,有着趋同或相似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一、趋同的方面
(一)组织结构形式
在大学组织机构形式中常见的有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组织大多采取直线职能式。所谓“直线”,是指大学管理中以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形成的直线指挥链。直线型的显著特点是,党委领导学生事务。在学校层面由一位副书记(或兼任副校长)总体负责学校层面的学生事务,在院系层面则由院党委副书记(或副院长)领衔,团总支书记、年级辅导员则组成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组)。如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由一位校党委副书记总体负责,然后由下一级职能部门“青年工作部”、“招生就业处”等具体实施管理;到院系层面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主管,各年级的辅导员及院分团委书记组成学生工作组。
所谓“职能”,指按照从事工作相同或相似原则,将相应人员集中一起,并组建承担某一方面职能的管理部门,如后勤管理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受本级领导委托,这些职能部门有权向下级部门发送指令,而下级部门须履行服从义务。这种职能管理的突出优势是高校领导能从烦冗日常事务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划学校全局大事,且能获得职能部门有效参谋,有利于做出正确决策。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具有趋同性。就事务层面而言,学生事务职能可分解为教育、服务和管理三项。教育主要通过日常思想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管理则通过学籍管理、行为规范、奖惩评价等制度引导、约束学生行为,进而促进学生言行向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可的方向发展。服务则以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后勤服务、困难学生资助及勤工助学活动等工作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困難,帮助学生及时发展、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其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几乎每所大学的学生处都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党团建设是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区别于国外高校的一个典型特征。
直线职能式结构综合了“直线”和“职能”的优点,既保持了直线的统一指挥,又设置了承担具体管理职能的业务部门,这是我国目前大学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优点是: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工明确、效率较高。其主要缺点在于:职能部门分工界限不清;个别综合性任务难以由某个职能部门完成,比较容易产生推诿扯皮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沟通和协调难,增加了高层领导协调工作量;下级部门可能受到多头指挥,如遇各上级职能部门指令不一时,下级部门将无所适从,工作效率将大大降低。
(二)组织结构具体的设置情况
从实际情况看,各高校一般都设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工作处(部)、招生就业处、后勤管理处、外事处等职能机构(见下图)。各部门主要履行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学生事务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部。一些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学生创业中心,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专设学生创业中心,与这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定位有密切的关系,该类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较多。
然而,独立学院及教育部备案的高校,组织机构不太健全,网站建设质量不高,且只有极少数学校有医疗保健服务。
(三)学生事务工作目标
美国高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熟知学生事务,强调鼓励、理解、服务学生作为管理者的第一要务的理念。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目标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目的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加强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充分协调发展。
二、存在差异的体现
104所高校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有:党委办公室、学生处、后勤管理处、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处(外事处)等,招收研究生的高校的职能部门还包括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处等。尽管各校均有上述这些智能部门,但是他们存在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不同点如下:
关键词: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 组织结构 四川省高校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也可称作学生事务工作部门。在美国,学生事务通常涉及“学生学习”、“学生活动”、“住宿餐饮”、“感情和个人问题”、“就业”、“学生资助”及“心理咨询”等。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崇尚服务至上的理念,注重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具有较为雄厚的财力支撑,拥有高度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队伍。学生事务是与学术事务相对的概念,一般用来描述校园内负责学生课外教育,有时也包括课堂教育在内的组织机构或单位。组织结构是为了实现组织功能的一种既定设计。诸多的组织功能有机而有效地集成于组织的机构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①。
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组织结构通常是高校中有特定业务范围(党团建设、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心理咨询、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和一定资源(社会资源、资金和场地等)的实体,为实现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通过内部分工与协调机制履行对学生教育、服务和管理的职能职责。笔者通过搜索四川省各高校自建的网站资料,共查找到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四川省直属高校、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高校、国家教育部备案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独立学院等本、专科院校104所。通过对这104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高校性质与办学性质决定了其组织结构的设置。同类性质的高校,其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具有趋同性,不同类别的高校则有一定差异。
具体来看,各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职能体现,有着趋同或相似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一、趋同的方面
(一)组织结构形式
在大学组织机构形式中常见的有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组织大多采取直线职能式。所谓“直线”,是指大学管理中以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形成的直线指挥链。直线型的显著特点是,党委领导学生事务。在学校层面由一位副书记(或兼任副校长)总体负责学校层面的学生事务,在院系层面则由院党委副书记(或副院长)领衔,团总支书记、年级辅导员则组成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组)。如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由一位校党委副书记总体负责,然后由下一级职能部门“青年工作部”、“招生就业处”等具体实施管理;到院系层面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主管,各年级的辅导员及院分团委书记组成学生工作组。
所谓“职能”,指按照从事工作相同或相似原则,将相应人员集中一起,并组建承担某一方面职能的管理部门,如后勤管理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受本级领导委托,这些职能部门有权向下级部门发送指令,而下级部门须履行服从义务。这种职能管理的突出优势是高校领导能从烦冗日常事务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划学校全局大事,且能获得职能部门有效参谋,有利于做出正确决策。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具有趋同性。就事务层面而言,学生事务职能可分解为教育、服务和管理三项。教育主要通过日常思想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管理则通过学籍管理、行为规范、奖惩评价等制度引导、约束学生行为,进而促进学生言行向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可的方向发展。服务则以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后勤服务、困难学生资助及勤工助学活动等工作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困難,帮助学生及时发展、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其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几乎每所大学的学生处都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党团建设是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区别于国外高校的一个典型特征。
直线职能式结构综合了“直线”和“职能”的优点,既保持了直线的统一指挥,又设置了承担具体管理职能的业务部门,这是我国目前大学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优点是: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工明确、效率较高。其主要缺点在于:职能部门分工界限不清;个别综合性任务难以由某个职能部门完成,比较容易产生推诿扯皮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沟通和协调难,增加了高层领导协调工作量;下级部门可能受到多头指挥,如遇各上级职能部门指令不一时,下级部门将无所适从,工作效率将大大降低。
(二)组织结构具体的设置情况
从实际情况看,各高校一般都设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工作处(部)、招生就业处、后勤管理处、外事处等职能机构(见下图)。各部门主要履行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学生事务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部。一些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学生创业中心,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专设学生创业中心,与这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定位有密切的关系,该类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较多。
然而,独立学院及教育部备案的高校,组织机构不太健全,网站建设质量不高,且只有极少数学校有医疗保健服务。
(三)学生事务工作目标
美国高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熟知学生事务,强调鼓励、理解、服务学生作为管理者的第一要务的理念。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目标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目的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加强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充分协调发展。
二、存在差异的体现
104所高校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有:党委办公室、学生处、后勤管理处、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处(外事处)等,招收研究生的高校的职能部门还包括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处等。尽管各校均有上述这些智能部门,但是他们存在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不同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