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构建

来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研究城市蓝绿空间的构成要素与服务功能入手,论述城市蓝绿空间的空间要素组成与主要敏感问题。从城市蓝绿空间的敏感要素、影响生态敏感性的干扰因素、生态敏感问题三方面,构建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并详细论述指标的生态意义与指标指征,论证本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合理性。本评价体系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进行叠加分析与评价,既保证评价权重赋予的客观性,又可以在研究基础上将部分决策进行计算与分析。
其他文献
文章以国内外文献及本企业内部实践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无人机选择、飞行参数设置及倾斜摄影图像处理技术的使用,介绍文成县朝阳小区管网改造研究工程项目实景快建的方法,为后期研究实景模型辅助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技术积累[1]。
随着城市规划进程从增量规划转入存量规划,城市更新更追求既存空间的精细化发展。城市老旧社区作为城市既存空间,基数大,作为独立的社会单元,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生活性街巷作为老旧街区单元内最具开放性的场所空间,是街区单元连接城市的纽带。文章以兰州市华林坪、伏龙坪管理街区单元为例,发掘生活性街巷在交通空间、景观空间、休憩交往空间、建筑空间以及划分街区单元尺度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微更新”理念探索老旧社区生活性街巷改造提升的策略,期望从存量空间的微更新,推进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