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密码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geg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
其他文献
家长是学校实现高效办学的重要力量,家长委员会是家长的自治组织,它能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协助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旨在增强家校沟通、组织家校活动,帮助家长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学生,经过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接下来,笔者就我校的家委会工作模式展开介绍。  
病魔缠身的父亲已卧床7年多了。这一年,他82岁。母亲的相伴守候,精心照料,受尽了千辛万苦,才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  父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两女。自他被病折磨成“植物人”,躺在病榻上的那天起,我们更加牵肠挂肚。每次去探望父亲,都会看到母亲给他翻身、擦身、喂饭、洗头、洗刷弄脏的衣物。她还偶尔紧贴父亲的耳畔,时而喃喃私语,时而谈笑风生。母亲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懂,任何话题他都明白。只是丧失了说话功能,只能用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有线段上植树和封闭图形植树两类问题,其中线段上植树通常包括下列三种情况,即两端都植;两端都不植;只在一端植,另一端不植。这一教学内容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和判断来解决“植树问题”。针对“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渗透对应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模型,准确掌握段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并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1]。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方式已经由“硬件改善”转向“软件突破”,尤其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核心目标的软件建设。例如,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如扩大实施“农村义
对于每一个做过学生的人而言,想必都曾有过类似这样的体验:在自己所在的学校或者班级里面,某个老师会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而另有一些教师则显得不受学生欢迎甚至遭到学生的憎恶乃至攻击。对于一个对教育实践有着持续关注的人而言,身边想必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同样一个因为“捣蛋”出了名的班级,很多老师都带不好(这个班级往往因此被贴上“差班”的标签),然而,换了某个老师接手之后,班里的孩子却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很多学
主持专家 郑新蓉教授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美国最大权威民间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主任李·雷尼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教授巴里·威尔曼编写的《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和全球著名新经济学家、商业策略大师唐·泰普斯科特所著的《数字化成长
“激励教育”,即运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激励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就自己、服务社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针对教学实践,很多普通高中都自觉以“激励教育”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于“激励教育”,我国古代先贤早已提出各种至理名言。例如:《论语》中提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
《社会心理学》(第2版)金盛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此书。  学生离不开群体,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群体的影响。那么,学生是如何与群体互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群体又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读完金盛华教授的《社会心理学》(第2版)一书后,不禁有茅塞顿开之感,现采撷其中最主要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是贯穿
“有效”既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当前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有效的教学需要我们追溯源头,追问本真。具体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恰当地设定教学目标。只有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具体而言,大致要做到三方面。  一、制定教学目标既要明确而具体,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在以“上海版《牛津英语》4B教材Module 3 Unit 1 P37的Look
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高负轻质”的顽症:一是识字教学“满堂灌”,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没有生命力;二是阅读教学“问题转”,知识总动员,零零散散,背离探究精神,丧失生成力;三是写作评价“老大难”,学习主体错位,自说自话,评价活动匮乏,缺少生成力。想要破解以上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切实引入新的课堂策略,让“技术”催化“艺术”,改变课堂教学,从而丰富课堂学习,走向“轻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