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乐蓓(Rupal Shah Hollenbeck),1995年在美国加入英特尔公司,从技术与制造事业部起步。之后,她在英特尔美国加州总部服务于销售与市场集团,曾任全球解决方案市场开发事业部副总裁的技术助理;
2002年~2010年期间,她派驻至英特尔亚太区,曾担多个领导职位,包括合作伙伴营销事业部经理、市场总监以及跨国企业客户销售总监;2010年~2012年,夏乐蓓担任英特尔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负责销售与业务开发,常驻新加坡;
2012年加入英特尔中国区销售与市场部;
2014年10月被提升为英特尔销售与市场事业部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负责英特尔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区的销售、市场营销与业务支持等全方位运营。
“英特尔的作用,或者英特尔中国的目标,应该让世界变得更小,进一步缩小中国和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客户他们所服务的全球市场之间的距离。我们要做到的是能够时刻保持互联互通,我们要做到的是更多的关注于中国与世界的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性,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在中国所服务的这些客户和企业获得成功,并且伴随着他们的成功,也实现英特尔中国自身的成功。”
为中国创新求真
从夏尔蓓的这段开场中,我们其实已经部分明白为何英特尔会“逆本地化”这一大潮流,让一位在全球各大市场都有着丰富技术、渠道、销售、运营经历的国际化人士来担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这一职位。因为在英特尔当下与未来的战略中,中国市场与中国客户,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销售和服务对象,而已经完全化身为英特尔新技术、新业务的合作推动者,借由这些已经或是将要实现全球化的中国客户,足以为英特尔未来的发展撑起更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要考验夏乐蓓对于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中国当下火热的万众创新潮流的了解程度了,尤其是很多来自于深圳等南方城市的创新创业公司,它们都是站在创新潮流最前端的勇者,夏乐蓓领导的英特尔团队对于它们,又有哪些针对性的策略呢?
“这一类型的客户确实非常的不同。所以我们的做法一方面牢牢保持我们中国市场整体战略不动摇,但同时在战术层面,我是指在和这一类客户的这种服务上,具体在执行战略的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调整。有很多方面体现出来,我着重讲两方面,第一个是我们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销售团队,大概也就是两年的时间,是专门服务于这种比较小规模的合作伙伴,比较小规模的企业组成的生态系统,正如你说的那样,他们很多是在深圳,虽然不是全都在深圳。那么这个生态系统他们变化速度非常的快,我们全新的销售团队也跟他们一起变,和他们一起向前进,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沟通和联系方式,和这些小客户在打交道的时候,你说我明白了,那下周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吃个晚饭聊一聊吧。那他是不喜欢这种做法,我今天提出了问题,我今天就要答案。而且他们要求时时刻刻都能和英特尔保持着联系。那为了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就非常重视建立和使用我们在线的平台,我们的一些社交工具,一些数字工具。所以以上两个方面,一个是全新的销售团队,一个是全新的沟通方式,使我们来更好的配合。
其实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很多这方面的人,他们实际上来自多个不同行业背景,有些可能以前都不是做技术的,很年轻,大学毕业,或者只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可能是他们不足的地方。但是他们的长处在于,他们对于这种新兴事物充满了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天然的有一种灵活的使用,比较用好我前面所提到的新沟通工具,或者这种新的数字社交方式沟通工具,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领中国敢为人先
可以说夏乐蓓的回答让我们非常吃惊,当很多创业公司都在一二线大城市里挤破头的时候,英特尔这种国际巨头,居然已经把业务开始向更加广袤的小城市市场推进,试想,如果没有夏乐蓓这位美国人深入小城市的细致调研,是绝对不会出现如此有趣的结论的。她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的确又再次刷新了我们的传统印象。
这次专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回拨一年,刚刚接到任这个职位的那一刻,是否想过为什么是她来就任这个职位?为什么是她就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这个职位?”有趣的是,夏乐蓓听完这个问题之后,她笑得很开心,貌似她对此思考得并不多,但更有趣的是她的回答,完全就是典型的“夏乐蓓风格”。
“我觉得英特尔既看重这个职位候选人的经验,过去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但是同时也会看重TA对待工作本身的态度,追求目标的态度,那种努力,矢志不渝要成就某件事情的态度。在我个人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有两个原则我是牢牢抓住绝不放手的。第一,人性当中的共通点,往往会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思维,怎么会是我呢?我又不会说中文,怎么会是我?我是个女人,这件事情怎么干的成?干不了这个事情。但是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我的第一个反应不应该是说这件事情为什么办不成,而是说这件事情怎么做,才能把它做成,这也是我本人这么多年职业生涯当中我一直秉承的一种工作态度。而且事实证明很多我们原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最后就是做成了。所以我觉得英特尔要找的人,要找的英特尔中国总经理的这个人,可能也要具备这样的特质,那么碰巧我自己具备这种特质的。”
“第二个我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牢牢紧记的一个原则,就是我要充分的相信那些信任我的人,因为刚才你说到了,为什么要选我?你怎么会觉得我是适合这样的工作?实际上当你的上司考虑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他对你有过很多观察,他对你有信任。比如说我在英特尔干了20年,我的上司这么多年也是对我有所了解的,他们既然信任我,他们认为我可以,那么我也应该信任他们的这种信任。所以对于你身边那些信任你的人,你要把他们作为一种动力,来推动你做好工作。“
“所以两个特质,第一个就是我不去考虑为什么,更多考虑怎么把事情做成;第二个就是充分的相信那些信任你的人,这是在过去20年,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我一直秉承的两个原则。也可能是出于这种特质这种精神我的上司决定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但是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也不得而知,但是我很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在无数场合、无数专访中我们都已经听惯了这样的陈述与评价,但之于夏乐蓓、之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30年的英特尔,这句陈述后边还要加上“中国也是我们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扩大的在华业务,这需要本土化,夏乐蓓仅用三年时间,靠自己的方式已然做到,而携手中国公司,利用自身国际化的经历与英特尔的强大技术与全球视野,推动中国本土创新企业的全球化,这正是夏乐蓓和英特尔将要做的。在中国,为全球,这样的思维,也许值得引发很多人的思考吧。
2002年~2010年期间,她派驻至英特尔亚太区,曾担多个领导职位,包括合作伙伴营销事业部经理、市场总监以及跨国企业客户销售总监;2010年~2012年,夏乐蓓担任英特尔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负责销售与业务开发,常驻新加坡;
2012年加入英特尔中国区销售与市场部;
2014年10月被提升为英特尔销售与市场事业部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负责英特尔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区的销售、市场营销与业务支持等全方位运营。

“英特尔的作用,或者英特尔中国的目标,应该让世界变得更小,进一步缩小中国和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客户他们所服务的全球市场之间的距离。我们要做到的是能够时刻保持互联互通,我们要做到的是更多的关注于中国与世界的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性,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在中国所服务的这些客户和企业获得成功,并且伴随着他们的成功,也实现英特尔中国自身的成功。”
为中国创新求真
从夏尔蓓的这段开场中,我们其实已经部分明白为何英特尔会“逆本地化”这一大潮流,让一位在全球各大市场都有着丰富技术、渠道、销售、运营经历的国际化人士来担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这一职位。因为在英特尔当下与未来的战略中,中国市场与中国客户,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销售和服务对象,而已经完全化身为英特尔新技术、新业务的合作推动者,借由这些已经或是将要实现全球化的中国客户,足以为英特尔未来的发展撑起更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要考验夏乐蓓对于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中国当下火热的万众创新潮流的了解程度了,尤其是很多来自于深圳等南方城市的创新创业公司,它们都是站在创新潮流最前端的勇者,夏乐蓓领导的英特尔团队对于它们,又有哪些针对性的策略呢?
“这一类型的客户确实非常的不同。所以我们的做法一方面牢牢保持我们中国市场整体战略不动摇,但同时在战术层面,我是指在和这一类客户的这种服务上,具体在执行战略的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调整。有很多方面体现出来,我着重讲两方面,第一个是我们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销售团队,大概也就是两年的时间,是专门服务于这种比较小规模的合作伙伴,比较小规模的企业组成的生态系统,正如你说的那样,他们很多是在深圳,虽然不是全都在深圳。那么这个生态系统他们变化速度非常的快,我们全新的销售团队也跟他们一起变,和他们一起向前进,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沟通和联系方式,和这些小客户在打交道的时候,你说我明白了,那下周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吃个晚饭聊一聊吧。那他是不喜欢这种做法,我今天提出了问题,我今天就要答案。而且他们要求时时刻刻都能和英特尔保持着联系。那为了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就非常重视建立和使用我们在线的平台,我们的一些社交工具,一些数字工具。所以以上两个方面,一个是全新的销售团队,一个是全新的沟通方式,使我们来更好的配合。
其实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很多这方面的人,他们实际上来自多个不同行业背景,有些可能以前都不是做技术的,很年轻,大学毕业,或者只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可能是他们不足的地方。但是他们的长处在于,他们对于这种新兴事物充满了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天然的有一种灵活的使用,比较用好我前面所提到的新沟通工具,或者这种新的数字社交方式沟通工具,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领中国敢为人先
可以说夏乐蓓的回答让我们非常吃惊,当很多创业公司都在一二线大城市里挤破头的时候,英特尔这种国际巨头,居然已经把业务开始向更加广袤的小城市市场推进,试想,如果没有夏乐蓓这位美国人深入小城市的细致调研,是绝对不会出现如此有趣的结论的。她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的确又再次刷新了我们的传统印象。
这次专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回拨一年,刚刚接到任这个职位的那一刻,是否想过为什么是她来就任这个职位?为什么是她就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这个职位?”有趣的是,夏乐蓓听完这个问题之后,她笑得很开心,貌似她对此思考得并不多,但更有趣的是她的回答,完全就是典型的“夏乐蓓风格”。
“我觉得英特尔既看重这个职位候选人的经验,过去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但是同时也会看重TA对待工作本身的态度,追求目标的态度,那种努力,矢志不渝要成就某件事情的态度。在我个人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有两个原则我是牢牢抓住绝不放手的。第一,人性当中的共通点,往往会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思维,怎么会是我呢?我又不会说中文,怎么会是我?我是个女人,这件事情怎么干的成?干不了这个事情。但是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我的第一个反应不应该是说这件事情为什么办不成,而是说这件事情怎么做,才能把它做成,这也是我本人这么多年职业生涯当中我一直秉承的一种工作态度。而且事实证明很多我们原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最后就是做成了。所以我觉得英特尔要找的人,要找的英特尔中国总经理的这个人,可能也要具备这样的特质,那么碰巧我自己具备这种特质的。”
“第二个我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牢牢紧记的一个原则,就是我要充分的相信那些信任我的人,因为刚才你说到了,为什么要选我?你怎么会觉得我是适合这样的工作?实际上当你的上司考虑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他对你有过很多观察,他对你有信任。比如说我在英特尔干了20年,我的上司这么多年也是对我有所了解的,他们既然信任我,他们认为我可以,那么我也应该信任他们的这种信任。所以对于你身边那些信任你的人,你要把他们作为一种动力,来推动你做好工作。“
“所以两个特质,第一个就是我不去考虑为什么,更多考虑怎么把事情做成;第二个就是充分的相信那些信任你的人,这是在过去20年,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我一直秉承的两个原则。也可能是出于这种特质这种精神我的上司决定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但是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也不得而知,但是我很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在无数场合、无数专访中我们都已经听惯了这样的陈述与评价,但之于夏乐蓓、之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30年的英特尔,这句陈述后边还要加上“中国也是我们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扩大的在华业务,这需要本土化,夏乐蓓仅用三年时间,靠自己的方式已然做到,而携手中国公司,利用自身国际化的经历与英特尔的强大技术与全球视野,推动中国本土创新企业的全球化,这正是夏乐蓓和英特尔将要做的。在中国,为全球,这样的思维,也许值得引发很多人的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