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越高、思维品质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刻意的去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生深层次的飞跃,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创造性人才。
  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问题情境,形成一个有利激活学生思维的课堂氛围;通过一些活动练习开发学生智力,并对活动题目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发挥,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合理设疑、延迟评价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字:思维 问题情境 激活思维 活动练习 深入思维 思维发散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表象进行分析、加工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古今中外的学者无不提倡“学以思为贵”,这就说明了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要想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就得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聪明才智的培养者。学生的思维能力越高、思维品质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刻意的去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生深层次的飞跃,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创造性人才。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相应的情境会孕育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问题中绽放的,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疑和问的产生实质上就是一个问题情境的产生。所以,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问题情境,形成一个有利激活学生思维的课堂氛围。
  1、直接将问题情境摆到学生面前。在学习初一地理《海陆的变迁》一节时,可将“科学家在世界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的情境案例直接“抛给”学生,询问学生:这些化石是人为搬运到这里的?还是说明这里原来是海洋?还是存在某种神秘的力量?••••••学生在疑问中产生了思维,激发了求知欲望。
  2、用故错法,让学生在冷静思考之后再反思其中的奥秘。在学习地中海气候前,我们可以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烟台某中学的小明同学暑假时要到意大利首都罗马进行夏令营活动,妈妈考虑到烟台夏季高温多雨,因此特意为小明准备了太阳帽、墨镜等遮阳用品,以及雨伞、雨靴等避雨的工具。小明却告诉妈妈不用携带避雨工具,妈妈很是不理解。你能帮妈妈解开这个疑惑吗?与自己现实生活不相符的问题情境亦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思维。
  新课程特别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使学习情境富有趣味性与生活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二、重视活动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活动练习是新课程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练习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练习,指导学生对活动题目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比如课本中的一案例“有人想买新房子,有两处地方可以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房价较高;另一处虽然房价便宜些,但是离工厂区比较近,空气质量差一些。选择哪一处好呢?请你当当参谋?”刚接触到问题,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注重环境,尽管房价高些,但是身体是本钱,健康是无价的。普遍认为因该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处的房子,尽管房价贵些的。教师在肯定学生们的回答后,追问“我们是否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呢?”问题的出现将学生引入深层思维,马上就有学生答出:可以买便宜处的房子,尽管现在空气质量差一些,但是社会是发展的,工厂的工艺是可以改进的,今天是污染企业,明天可能成为“环保明星”。甚至还有学生联系首钢的搬迁,说出了对于工厂布局的见解。学生的兴趣高涨,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地理课堂充满了激情。这样的深入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变式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变化教学,会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知识的罗列,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精彩,引导学生深入思维、拓宽思路,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三、巧妙设计,让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既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
  1、用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通过合理设计疑问,促进学生思维多方向、多角度的发展。在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时,要注意使设计的问题既达到了激疑目的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在进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节的教学时,以假如我们这里连续24小时的暴雨;阴雨连绵一个月;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了••••••让学生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想像这些情况可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多角度、多方向发散。
  2、延迟评价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不立即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用更期待的微笑或眼神,延迟对其见解的评价。教师欲言又止的神情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创造性设想,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大脑里输入新鲜的血液,不断地刺激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让学生心理永远有尚未满足的欲望,这种需求就会变为连绵不断的思维和学习动力。另外,老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和心理需求,合理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模块:创新之城rn时长:90分钟rn项目任务rn1.由自己动手折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与艺术家的折纸作品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求知欲;2.了解数学学科知识在折纸艺术中广泛的应用;3.通过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帮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提出的和谐发展理念,和谐已不再是现代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基本相处模式,而是各类关系和各类社会生活模式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各个行业的发展
摘要: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本文针对洛阳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加强洛阳市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区建设 问题  一、洛阳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取得的成绩  做好社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社区建设,对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社区建设起
期刊
[内容提要]: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准确而有效地将两者进行整合,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转变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途径进行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 整合    “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迁移到数学学科教学之中。一方面把数学领域的
期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更不用说我们的学生了。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经常的事。长期以来批评教育学生时,教师往往习惯于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学生肃立面前,教师坐在椅子上,声色俱厉地指出其“罪行”并责令限期改正。此类审判式的批评,教师伤肝损气,大多劳而无功;学生伤心赌气,很少听进去难奏效。时而发生学生不接受老师批评,情绪对立,甚至与老师直接冲突或者采取退学逃避等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管理,有利于增强国企的内部风险控制效果,进一步完善国企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在
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创造能力是一种智慧,培养创造力是美术学科最显著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因其他学科多属认知记忆的模仿的教育,而美术教学活动是具有灵活的弹性,容许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鼓励学生横向思维,推崇标新立异。中学阶段,学生已具备相当的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创造力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从涂鸦期已经过渡到写实期,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容易淋漓尽致的发挥。随着年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