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外来语的发展与变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5813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语的语言变化之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外来语的泛滥。日语中的外来语泛滥问题比起其他国家来说都要规模大、范围广,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通过研究此种现象,来阐明日语的特征及外来语在日语中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外来语 外语原词 发展 变化
  
  一、外来语的内涵:
  
  1. 外来语的定义
  首先,“外来语属于借用语的一种,它虽然也是外国语,但却融入了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并成为它的构成部分之一。日语的外来语分为两种,一种是包括了汉语的东方系语言,另一种是西方系的语言。”①也就是说,外来语首先也是外国语,但它在传入日本时,被日语所吸收了。在语言学中,外来语是语言干涉的结果,所谓的语言干涉,也就是“某种语言和其他语言接触的时候,产生了相互的交流,双方的语言都因对方的语言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②
  2. 汉语为何不被看作是外来语
  实际上,从中国传入的汉语也属于外来语的一种。众所周知,在五世纪时,中国的汉语传入日本,使原本没有文字的日本人开始使用汉字给物体起名称。现代日语的雏形是假名及从中国“借用”过去的汉字组成的。汉语经过千百年的历程,已归化为与日本国语一样,现在在日本所说的“外来语”,狭义上是除了从汉语及阿伊努语借入的词语之外的,并以片假名标记的语言。
  
  二、为何外来语在不断增加
  
  外来语的比例在逐渐地增加。看看现在日本的电视节目、杂志、广告就知道,使用外来语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而且外来语还高频率地出现在口语中。有人提出疑问,日语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词语,为何要以外来语来代替呢?对此问题我们分析了五点原因。
  1. 客观上的必要性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与外国的接触主要是通过翻译外国书籍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在此过程之中,“引入了大量新词,但经常出现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来翻译,或是怎么翻译也译不出相同意思的情况。”③在那个时代,为了表现新概念及新事物,当时的学者采用汉语来造了许多新词。但是来不及用汉语造词时,或用汉语造词经常出现同音词时,为了避免混乱,就直接模仿外语原词的发音,产生了用片假名来表记的外来语。
  例如,“私立”和“市立”同样读「しりつ」,易造成混淆,而换成外来语时,“私立”是「パライベート」,“市立”是「シティー」。这样一来,汉语造词出现的同音词就可用外来语来区分了。这种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外来语增加的原因之一。
  2. 外国崇拜的思想
  在日本,曾经就外来语的问题作过世论调查。许多人在被问及为何经常使用外来语时,都说“因为这样显得比较新潮”。人们都有一种印象,认为用外来语比较新潮,用日语就很土气。但是,为什么对自己的母语这么轻视呢?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日本人对外界的事物都抱有旺盛的好奇心。”人们经常把从报纸和杂志中学来的外来语放入自己的语言中,混合原有的日语一起使用。通过这样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所以,即使日语中有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词语,也更钟情于使用外来语。
  另外,在日本企业里,为了强调产品的时尚性,在产品说明上也常使用外来语。厂商的理由是“形象产品和时尚性产品不适合用日语。日语土气,消费者可能会因此认为产品的机能也较落后。”④使用新语言,都会给别人带来新鲜感,引起好奇心。而且,人们认为英语、法语等引入的外来语带有较高的权威性和高雅性,这也是外来语多用的原因。
  3. 媒体的作用
  现代日本里,电视和报纸的普及率都相当高,其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电视及报纸中的广告也成了新文化传播的手段之一。这十几年来,媒体中使用的外来语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例如,从电视及电台的节目名称来看,比较昭和25年和昭和45年的电台节目中的外来语数量,外来语总词量从300个增加到450个。
  4. 委婉的表现
  由于外来语不是母语,是从外国语中引入的。这从语言上来说,就有一种疏远感,不及母语这样亲切。例如,日语中,称呼妻子为「家内」和「奥さん」。这些词语都暗示妻子是自己家里的人,带有亲密感。在语言上表现出了日本人强烈的“内外”之别。但现在向外人介绍自己内部的成员时,很多人都用「これは私のワイフです。」为什么不用「家内」,而用外来语的「ワイフ」(wife)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在外人面前用「家内」和「奥さん」,称呼太过亲密会让人感到害羞。而外来语「ワイフ」因为缺少了这样一种亲近感,能在外人面前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了羞涩感。虽然是同样的意思,但使用了外来语,语感也就不同了。另外,向别人借钱的时候,说「お金を借る」怎么都会让人联想到经济的窘迫,但说成是「ローン」(loan)时,就会带来一些现代感。
  虽然是同样的意思,但用非母语的外来语来表达时,迎合了日本人在表达上委婉、暧昧的风格。这也可以说是外来语的一种妙用。
  5. 职业的必要性
  某些职业是需要使用外来语的。在艺术界或影视界工作的人,与外来的新事物频繁地接触,使用的语言中也含有大量的外来语。甚至在餐厅里点一杯水,对店员说「お水をください」时,他会问一句「ワーターですか」,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店员向着厨房大声地喊:「ワーター」。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餐厅的厨房里噪音都很大,如果从外面喊一声「おみず」的话,由于「み」和「ず」的元音是/i/和/u/发出的声音都很小,在厨房里有可能会听不见。但「ワーター」两个音节都是/a/元音,所以发出的声音就变大了。作为店员这样的职业也是要在选择语言上下工夫的。这也是外来语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外来语的变化和发展:
  
  1. 意思上的变化
  借用外来的语言并引入日语中,在这一过程中,有时会改变了原来外语的意思,或赋予新的意思。例如:在英语里rice代指米的全体,无论是稻谷还是煮熟了的米饭都称为rice。但是外来语中的「ライス」是特指西餐中,盛在盘子中的米饭。而吃日式料理时,盛在碗中的米饭叫「ご飯」,稻谷被称为「米(こめ)」。这些都有严格的区别。从rice到「ライス」,意思范围上缩小了。
  像这样在词义上的变化,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特别是,用于表达从外国输入的事物或做法时大多数用的都是外来语。「ホテル」是西洋式的酒店,而「旅館」则是日式的旅店。这是日本人严格区分外来事物及本土事物的思想在语言上的体现。
  2. 发音上的变化
  “一般来说,外来语是按照日语的发音规则,在此发音范围内转变外语而成的。”⑤但是,在从外语原词转化为外来语的过程之中,外语会被日语的发音体系所同化,或者是受外语原词影响而丰富日语原有的发音体系。
  最明显的就是英语中的辅音/r/,因为在日语里没有相对应的/r/,转化为外来语时,就全变为/l/音。例如,right和light在外来语中都用「ライト」来表记。这样一来,在外语的原词中,即使是不同的发音,变成日语的外来语后,有许多词都变成了同样的发音。
  而且“日本的音节构造是十分简单的。由单独元音,辅音+元音,特殊音节(如促音及拨音)构成。但英语的音节构造却相当复杂,以元音为中心,在其前后可以加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辅音。因此,外语进入日语时,都要在单独的辅音后面添加元音。”⑥例如,“test”变成「テクスト」/tekusuto/。Sport变成「スポーツ」/supoutu/。可以说外来语是外语的原词在顺从日语的发音下被同化了的产物。但这也是外语原词要变为外来语的必经之路。
  不仅是发音上的变化,日语的音韵体系也因为引入外来语而变得丰富。引入外语的fashion,film,fare等词后,为了让它们尽量接近于原词的发音,创造了许多新的发音。例如,在「フ」的后面小写ア、イ、エ等,就可表记成「ファッション」、「フィルム」、「フェア」等,还有像「ウィニング」(winning)、「ウェブ」(web)中的「ウィ」、「ウェ」等新的发音。
  日语发音在外来语的影响下有了新变化。新的音韵体系不仅丰富了原来的日语,还使外来语的发音更接近于原词发音。
  3. 词形的省略
  在外来语中,也有不少词语是根据外语的原形,在词形上省略一部分而变得更短。例如「パソコン」是(personal computer)「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的省略。「デパート」原本是「デパートメント?ストア」(department store),「アパート」原本是「アパートメント?ハウス」(apartment house)。「ビル」是「ビルディング」(building)的省略,「プロ」是「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professional)的省略。「インフレ」是「インフレーション」(inflation)的省略。这些省略,特别是两个词语的省略现象是很多的。这就反映了日本人在创造外来语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避开原词的累赘,采用更便利的说法。
  4. 和制英语
  在日语之中,有些词是日本人创造,并使用片假名的形式来表记的,但在英语里不通用的。这样的词,统称为和制英语。现在,在我们经常使用的外来语中,也有不少和制英语。例如,OL实际上是オフィスレディー(office lady),用于指在企业、办公室里工作的女职员。但是在英语中,表示同一意思的词语是office girl。另外,评价人的品位时所用的「ハイセンス」是high和sense两个词复合而成的,而英语中的原词是good sense。还有「クーラー」的全称是「ルームクーラー」,但英语中并没有「room cooler」这种说法,在英语中应该是(air conditioner)。
  这样看来,日本人的造词能力是十分强的。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创造新发音,对原词进行变形,及缩小或扩大意思范围,用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转变外语。这样的吸收方式,不仅仅是语言,也可以说是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本质特征。
  
  四、小结
  
  外来语迎合了日本人在社会发展中表达新事物的需要,同时也使日语表达变得更为灵活多样。这就促使了外来语在当今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目光所及之处几乎离不开外来语。掌握好外来语,对于更好地运用日语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劉徳有.日本語の面白さ.サイマル出版会,1986,第97页.
  ②鈴木孝夫.教養としての言語学.岩波新書,1996,第207页.
  ③劉徳有.日本語の面白さ.サイマル出版会,1986,第101页.
  ④鈴木孝夫.日本語と外国語.岩波書店,1990,第228页.
  ⑤文化庁.外来語.大蔵省印刷局,昭和53年,第26页.
  ⑥石綿敏雄.日本語の中の外国語.岩波新書,1987,第129页.
  
  参考文献:
  [1]鈴木孝夫.教養としての言語学.东京:岩波新書,1996.
  [2]劉徳有.日本語の面白さ.东京:サイマル出版会,1986.
  [3]石綿敏雄.日本語の中の外国語.东京:岩波新書,1987.
  [4]鈴木孝夫.閉ざされた言語、日本語の世界.东京:新潮選書,昭和50年.
  [5]文化庁.外来語.东京:大蔵省印刷局,昭和53年.
  [6]鈴木孝夫.日本語と外国語.东京:岩波書店,1990.
其他文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传统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随着全球化社会进程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变化,语文教师角色发生了巨大转换,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丰富的人格内涵    语文教育,本就是最具个性的教育,因为语文教育所借助的载体——文章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中学语文教师的灵魂所在。语文教师的人格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
摘 要:本文论述当今学生作文乏情的表现与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针对性强,实用性突出;总结本人多年作文教学经验,并结合本地多年考场作文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乏情 原因分析 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流露,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苏
摘 要:博客(Blog)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载体,其技术特色和功能在写作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意义。概而言之,主要有:(1)利用博客的“写作功能”建设个人“网络杂志”;(2)利用博客的“分享功能”建设“写作对话平台”;(3)利用博客的“超链接功能”建设“写作学习资源库”。博客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还有些不足,但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博客终会因其自身优势在未来写作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博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青少年自杀和伤人事件呈上升趋势,一幕幕惨剧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生命教育——一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摆在教育者的面前。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终极关怀应是人的生成。教育应以人为本,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也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俗话说“文以载道”,较之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具有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一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你的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对于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这种潜在的心理能量主要是靠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加以体现。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课堂
摘 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尝试运用了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朗读欣赏、个别指导和读后感评改等方法,对增强作文评改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 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作文教学较之以往更关注学生写作的态度,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与财务、管理相关的问题难免出现.如何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企业领导者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重点关注和设法解决的问题.当前,很多企业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