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从微观到宏观,既有具体的情景又有复杂的生理结构,既有静态的形态描述又有动态的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拓展了生物教学手段,使生物课堂形式多样,改变了生物教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处于一种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获取动态信息。例如在讲“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时,教师先将“豚鼠胰腺细胞中分泌物的形成过程”制成课件,动态演示分泌物的运输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继而在屏幕上显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通过设计问题进行情境的创设,展示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货物”,而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二、利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及微观的生理活动,职高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生物各种微观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活动,把一些原本无法看到或看清的现象逼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解释很多语言无法解释的抽象的问题。例如在讲“光合作用的过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直观地演示发生在一个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全程的动态过程,并把光反应的动态变化和暗反应的动态变化利用演示文档的放映设置进行反复对比,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这样,对于光合作用这样一个微观而又复杂的过程,学生通过课件的动画模拟形成了很直观的感受,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三、利用多媒体快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具体化,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内容,易于教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如在讲“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时,学生对“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一条多肽链”这个过程感到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动态展示,教师再进行简单的说明,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课堂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高度参与,快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增加信息量,丰富教学资源
  合理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增加生物教学信息量,补充教学内容, 使学生及时了解生物学发展的新情况。如在讲“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时,鉴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核酸很少有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补充有关资料(如一些科技新成果)来导入新课,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核酸的发现、生物特征指纹识别,以及如何正确认识核酸保健食品等;在讲“蛋白质”时及时向学生介绍蛋白质工程及其进展。生物教学信息量的及时增加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充实。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注意课前认真准备
  网上有关生物的多媒体课件很多,但适合自己学生的很少,所以在课件的选择方面一定要注意其科学性、实用性,使其对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有“一针见血”之效,必要时可以自己设计制作Flash动画课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教授,一堂课是否使用多媒体,使用哪种多媒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如在介绍动植物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时, Power Point课件就能很好地完成。在讲“根的离子交换吸附”、“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表达”等时,使用Flash课件更形象生动,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堂好的多媒体课是要花费大量心血的,首先要从网上找素材,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找到之后要进行加工,做成合适版式与背景的幻灯片,还要进行必要的动画设置。
  六、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只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只能观察屏幕和动画而不能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实现操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如,在讲生物实验课“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然后再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来让学生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多媒体教学应该辅助实验教学,但绝对不能取代实验教学。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合理正确应用确实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多媒体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把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有创新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解放思想,热情鼓励,开启学生的创新之门  创新是指能够新异地、独特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本中解放出来,改变传统的以课本为本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的灵魂,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精通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掌握数学教材深度的主要标志.然而许多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学生的解题方法主要靠模仿与记忆获得,很难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低下,常出现“能听懂不会解题”的怪现象.那么,解题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在数学习题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解
葛洪自然观是以"玄"、"道"和"一"为基本范畴,以"万物有灵论"为主要内容的神仙道教自然观,物类变化观是其神仙信仰和炼丹方术的理论基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葛洪继承发挥了魏晋
近代工业社会,随着生产工具作用的不断强化,已把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依赖转变为人对物质产品的直接依赖,凸现出人为了获取物质产品而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占有,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被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