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公室里,年轻的班主任正对一个小男孩发火。原来小男孩因为调皮贪玩,成绩又差,所以隔三差五就被老师找去谈话,班主任对他很是头疼。“我教他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同事向我抱怨。
就在那天晚上,一位我曾经教过,后来去了美国读书的学生发来电邮:“我来旧金山的一个早晨,推开窗户,看到金色阳光照在绿色草坪上,一只松鼠悠闲地在树上剥着松子。修剪草坪的工人都喷着淡淡的香水,哼着歌儿,在花草间轻快的旋转……”夜里无眠,园艺工人愉悦劳动的身影在我脑海久久浮现。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做花朵,把老师比作园丁。可眼下老师为什么不能像对待花草一样欣赏自己的学生,享受一份教育该有的幸福和快乐?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份内心的宁静。面对荣誉、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我们的内心容易失衡,再遇到孩子的不如意就会火急火燎。保持一颗平常心,书写一份宽容心,不让各种欲望和烦恼左右自己,从教育中发现真善美,用责任感换取幸福感,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有那份温暖而幸福的体验。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陪伴和奉献给孩子的每一天里,就在和这些美好生命的心心交流和交融里,就在我们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里。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和成果都是值得珍视的。作为教师,若以欣赏、信任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这比任何一种教育都来得有效果,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生命的教育。慢慢地,幸福就会像花儿盛开在孩子自信的脸上,积累在孩子良好的习惯里,自然而然地,我们的心田就会像酒杯,被幸福的美酒斟满。
李镇西老师说:“生活在孩子中间,本身就是幸福。”我们不能撇开幸福找幸福,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在困境中把握好心态,从矛盾中生成智慧,也就一定能寻觅到快乐之门的钥匙。
让我们满怀对教育执着的信念,对孩子满腔的热爱,把教育当作诗意一生的福祉,向幸福出发!
本栏责任编辑黄日暖
就在那天晚上,一位我曾经教过,后来去了美国读书的学生发来电邮:“我来旧金山的一个早晨,推开窗户,看到金色阳光照在绿色草坪上,一只松鼠悠闲地在树上剥着松子。修剪草坪的工人都喷着淡淡的香水,哼着歌儿,在花草间轻快的旋转……”夜里无眠,园艺工人愉悦劳动的身影在我脑海久久浮现。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做花朵,把老师比作园丁。可眼下老师为什么不能像对待花草一样欣赏自己的学生,享受一份教育该有的幸福和快乐?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份内心的宁静。面对荣誉、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我们的内心容易失衡,再遇到孩子的不如意就会火急火燎。保持一颗平常心,书写一份宽容心,不让各种欲望和烦恼左右自己,从教育中发现真善美,用责任感换取幸福感,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有那份温暖而幸福的体验。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陪伴和奉献给孩子的每一天里,就在和这些美好生命的心心交流和交融里,就在我们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里。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和成果都是值得珍视的。作为教师,若以欣赏、信任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这比任何一种教育都来得有效果,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生命的教育。慢慢地,幸福就会像花儿盛开在孩子自信的脸上,积累在孩子良好的习惯里,自然而然地,我们的心田就会像酒杯,被幸福的美酒斟满。
李镇西老师说:“生活在孩子中间,本身就是幸福。”我们不能撇开幸福找幸福,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在困境中把握好心态,从矛盾中生成智慧,也就一定能寻觅到快乐之门的钥匙。
让我们满怀对教育执着的信念,对孩子满腔的热爱,把教育当作诗意一生的福祉,向幸福出发!
本栏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