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km/h高速铁路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设计研究

来源 :高速铁路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跨度200 m左右的高速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梁体残余徐变值较大,难以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可采用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本文以广湛铁路西江特大桥为例,针对350 km/h高速铁路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梁开展设计研究.首先比选了钢-混混合连续刚构、矮塔斜拉桥及连续刚构拱桥等方案,考虑桥施工难度、施工工期、桥梁总造价等各方面因素,最终选取钢-混混合刚构桥作为推荐方案.其次,比选了双薄壁墩和矩形空心墩、钢-混接头位置、钢结构区段结构型式.由于矩形空心墩相比双薄壁墩受力更大,因此采用双薄壁墩;钢-混接头位置选取在弯矩零点;钢结构区段采用正交异性组合板,混凝土板全桥连续,通过剪力钉与钢箱梁连接.最后,介绍了结构设计及主要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其他文献
我国高速铁路客运具有国土空间辽阔、地形地质及气候环境复杂多变、载客量大、运行线路里程长和动车组配属规模大等特点.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运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动车组检修制度及运维方式,从动车组高级修厂房布置及作业工序流水线方面考虑,分析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既有主要动车组检修基地场地总体布局、高级修厂房布置及检修工艺设计,提出适合国内动车段(所)动车组高级修的配套设施设备布局和设计方案.
本文通过对云南地区在建和已建成的10条铁路隧道施工后围岩级别的统计分析,总结了云南地区铁路隧道围岩的分布特征:施工后,隧道围岩级别占比中Ⅳ、Ⅴ级围岩比例高,Ⅳ、Ⅴ级围岩比例与软质岩占比之间接近正比关系;以小江断裂~弥勒-师宗断裂一带为界的东西方向及三江并流区域向南东的横断山区南延段的南北地理方向上,围岩级别比例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程度不均,隧道围岩级别的占比与区域断裂走向密切相关.并对云南地区铁路隧道地质勘察周期、隧道围岩与工程投资的相互关系、隧道围岩的修正、隧道物探正常场的钻探验证、围岩初始地应力的评价与
针对传统数据中心平台在铁路地质灾害空-天-地多源监测技术融合、海量异构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应急抢险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按分层思想设计了功能全面、扩展性强的地质灾害监测云平台.采用虚拟化技术搭建云基础设施层,基于开源框架设计了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分布式存储,利用中间件技术研发了数据标准接口、分布式数据库与业务应用集群服务,应用模块化思想开发了桌面终端与移动终端应用.该平台已在成兰、成昆等铁路地质灾害监测工程中成功应用,为山区铁路防灾减灾、安全运营和应急救援提供了基础保障.
为满足严重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灌注桩的工作、力学及耐久性能,本文进行了混凝土灌注桩制备技术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坍落度保留值、倒坍落度筒流出时间等指标来评价灌注桩混凝土的性能,建立包括力学、工作和耐久性的灌注桩混凝土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采取降低混凝土粉煤灰与矿渣粉复掺、用水量,适当引气的混凝土制备技术途径,可制备出性能高(坍落扩展度550 mm)、抗腐蚀的灌注桩混凝土;(3)在灌注桩混凝土中通过添加阻锈剂作为防腐蚀强化措施,阻锈剂应考虑其对混凝土工作、力学性能以及对钢筋保护性能的影响.
高速铁路规划选线需考虑的因素繁多,如线路在路网中的适应性和匹配性、运输需求、地形地质条件、环境敏感区、重点工程选址、重大风险防控等.本文通过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规划选线的设计实践,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了艰险困难山区高速铁路规划选线设计的主要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芒康山隧道地层中含石膏岩,其主要成分为硬石膏.硬石膏的膨胀性及侵蚀性,可导致隧道底鼓、围岩侵限、结构破坏等,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硬石膏遇水软化,导致原有支护体系应力改变,引起隧道底部失稳下沉,隧道顶部松动垮塌,边墙开裂,破坏衬砌结构,影响结构安全性.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了硬石膏在芒康山隧道的分布特征,分析可能对隧道建设产生的危害,并为施工提供处置措施及建议.
目前,部分海外项目采用了与我国标准轨距不同的宽轨距,其具有枕中负弯矩较大的结构受力特点,与我国传统的轨枕设计方法不同.本文研究了欧洲标准宽轨距有砟轨道混凝土轨枕设计方法,并以某海外项目1676 mm宽轨距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设计为例,通过设计检算和室内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同时给出了轨枕动压力、特征弯矩计算与钢筋预应力损失的推荐计算方法,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海外项目轨枕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新建漳州开发区双鱼岛旅游铁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境内,其功能定位为双鱼岛旅游项目配套工程.新建铁路线路同时穿过海域段和海积平原,项目环境敏感点众多、建设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难度大.本文结合漳州开发区城市规划、周围环境敏感点、厦门湾地形、地质等因素,从轨道交通模式的选择、区域内线路走向及站点布置、厦漳海底隧道实施难易程度等对双鱼岛旅游铁路建设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双鱼岛旅游铁路宜采用市域铁路模式;(2)推荐滨海新城站至双鱼岛站段线路方案采用沿南滨大道方案,线路沿滨海大道布置滨海新城、厦门大学分
本文根据沪昆客运专线D1 K 970+460~D1 K 970+675段路堑顺层滑坡的地质背景和形成过程,深入分析滑坡滑动破坏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滑坡稳定性,并提出工程处置措施.研究表明:(1)在碳酸盐岩地区缓倾顺层地段,岩溶溶槽、溶隙发育,岩体呈硬夹弱或软硬岩互层时,降雨后溶槽、溶隙充水产生静水压力,雨水下渗沿相对隔水的软弱夹层富集并向边坡低处渗流,软化软弱夹层,导致边坡临空后顺软弱夹层产生顺层滑坡,属顺层滑移-压致拉裂型破坏;(2)综合评价滑坡稳定性,采用卸载、锚固桩、锚索桩等措施对滑坡及后壁
中尼铁路是中尼两国为构建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启动的重大基础设施,是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骨干.中尼铁路地处高原、高寒地区,线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带内,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因此需深入研究,合理选择过境通道.本文对可能的过境通道方案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聂拉木(樟木)通道和吉隆通道方案,并从线路长度、工程地质条件、对环境影响、重点工程条件及风险、口岸站设置条件、口岸开发及贸易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聂拉木(樟木)通道方案新建长度短,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