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国有企业的现状,不难发现,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管理应该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并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就是要在建立和完善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实物资源和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人为本,重点加强知识资产管理、机遇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
一、管理创新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一)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规范改造的有效途径
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资料显示,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美国通用汽车、德国克莱斯勒)年销售收入之和的98%,差距十分明显;二是运行质量差,效率低,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企业甚至连续多年亏损;三是盈利能力低,资本金利润率低。这些问题都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在新世纪的改革之路仍然相当漫长,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管理创新,只有管理创新能带来企业系统的革新,是企业实现规范改造的有效途径。
(二)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效益增长的重要法宝
企业效益状况与企业管理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视国有企业,其亏损、破产、低效的根源,固然有着体制的弊病,但管理落后也是重要原因。通过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观念不新、机制不活、手段不力等问题,使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获得观念支持和机制保障。
(三)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美国企业的创新精神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十分推崇管理创新,认为企业“不创新,就死亡”。通过实施管理创新,激活一潭死水,引进涓涓清流;去除陈腐之气,注入新鲜活力。加速企业新陈代谢,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使企业永葆蓬勃生机。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途径
(一)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据资料,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家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如党工团和后勤服务部门)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
(三)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要重视企业主要经营者在管理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必须逐步改革国企主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和激励机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政治素质好的人走上国企的管理岗位,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还要大力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管理技术创新提供前提和保障
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层次和效率,否则,管理创新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企业更为混乱无序。夯实根基,奠定坚实的框架基础,局部扎实,整体牢固,企业内部垂直指挥灵活,反应快捷,横向联络畅通,协调有力,计划预算准确,财务精确。并积极投入硬件设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员工队伍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如果企业的基础管理扎实高效,有条不紊,这艘舰船就能够保证乘风破浪向前进。
(作者单位:杭州化纤(集团)公司)
一、管理创新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一)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规范改造的有效途径
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资料显示,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美国通用汽车、德国克莱斯勒)年销售收入之和的98%,差距十分明显;二是运行质量差,效率低,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企业甚至连续多年亏损;三是盈利能力低,资本金利润率低。这些问题都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在新世纪的改革之路仍然相当漫长,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管理创新,只有管理创新能带来企业系统的革新,是企业实现规范改造的有效途径。
(二)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效益增长的重要法宝
企业效益状况与企业管理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视国有企业,其亏损、破产、低效的根源,固然有着体制的弊病,但管理落后也是重要原因。通过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观念不新、机制不活、手段不力等问题,使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获得观念支持和机制保障。
(三)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美国企业的创新精神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十分推崇管理创新,认为企业“不创新,就死亡”。通过实施管理创新,激活一潭死水,引进涓涓清流;去除陈腐之气,注入新鲜活力。加速企业新陈代谢,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使企业永葆蓬勃生机。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途径
(一)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据资料,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家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如党工团和后勤服务部门)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
(三)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要重视企业主要经营者在管理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必须逐步改革国企主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和激励机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政治素质好的人走上国企的管理岗位,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还要大力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管理技术创新提供前提和保障
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层次和效率,否则,管理创新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企业更为混乱无序。夯实根基,奠定坚实的框架基础,局部扎实,整体牢固,企业内部垂直指挥灵活,反应快捷,横向联络畅通,协调有力,计划预算准确,财务精确。并积极投入硬件设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员工队伍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如果企业的基础管理扎实高效,有条不紊,这艘舰船就能够保证乘风破浪向前进。
(作者单位:杭州化纤(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