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高阶思维考查路径及应对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多数处于“浅层”状态,在知识学习中表现出“散、低、浅”等特征,进而造成知识迁移运用上的惰性。从认知角度分析,学生高阶思维的缺位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文章以高考真题为切入点,探寻其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考查路径,并据此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的应对策略,旨在打破知识与思维的藩篱,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阶思维;考查路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63-02
  一、厘清高階思维与低阶思维的边界
  1956年,布鲁姆创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他把认知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维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实践与深入研究,新的分类学采用了“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把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我们按照认知水平的高低把前三类归属于低阶思维,余下三类定位为高阶思维。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推进,高阶思维成了现如今的教学“热词”。
  但我们在对上述认知目标分类不能机械地理解,把他们看成是割裂的六个认知过程。杨九诠老师在《学科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一文中认为高阶思维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一步步由低阶思维过渡发展而成的。如“记忆”,布鲁姆认为是低阶思维,而杨九诠老师则认为,如果记忆生成于科学、合理的复杂情境,则记忆就可能变成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做出关键决策的高水平心智活动,属于高阶思维;如果记忆脱离了情境,变成了“输入,死记”,“输出,硬背”,这样记忆的知识是惰性的,是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相悖的,属于低阶思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维度的认知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
  二、高考历史试题高阶思维的考查路径剖析
  纵观近年高考历史真题,都是依托文、表、图式材料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从情境材料中提取、筛选、整合有价值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问题。高考命题突出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考查,从认知角度解读,二者是高阶思维在历史学科教学要求的集中体现。从考查高阶思维路径看,高考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设置时空背景,凸显历史学科分析思维
  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质,而非观念,它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也是历史的发生载体。由此,在对历史分析时,时空意识不能从观念的角度出发,要从历史发展的具体物质中建立,也就是在特定的时空下去思考特定的问题。区分与归属是分析思维的主要内涵,二者在历史学科中都必须与时空建立关系,这也是学科分析思维的独特之处。观察近年的高考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把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特定的时期与地点。
  这样的考查路径可以实现以下思维目标的考查。其一,考查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掌握、理解、应用的基础思维能力;其二,考查学生从试题情境中获取、筛选、比对、解读信息的思维能力;其三,考查学生对构建时空联系、区分时代特征、把握事物本质等学科分析思维。如2020年全国一卷25题“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为情境材料,其考查唐代民族关系,选项设置“西域”干扰项,在空间上设置陷阱,要求对特定时代的空间做出区分;26题 “江淮两浙……,扩大到北方诸路……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四川田土,无不种麦”,从北宋到南宋,从江淮到北方、从北方到广东到四川,时空上的演变,反映了此阶段农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和利用的扩展。
  (二)依托史料情境,深化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论从史出”,是学习高中历史的基本要求,依据史料、史实去分析说明历史观点、历史结论,建立史与论的逻辑关系,做到“言必有据”,这既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又是学生证据意识养成的要求。近年的高考历史命题严格遵循史证统一的逻辑思路,依托新材料、新史料,让学生在各类陌生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逻辑思维分为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类。前者要求学生从材料信息的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思维结论,如2020年全国一卷的第47题历史人物评说的第一小问,就是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转向考查学生信息解读与知识迁移的聚合思维能力考查;后者则逆向要求考生能够由“点”及“面”的层级、多维扩散,高考的材料题对历史“意义”“启示”“认识”的考查,多是对这类思维的考查。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依据上述高考真题高阶思维考查路径的分析,并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革新,由此来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
  (一)突出史料教学,落实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价值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都是以“能力”“素养”立意,立足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突出考查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史料”情境无论在高考试题中,还是在历史教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史料教学”也基本得到了众多一线教师的认可,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的核心策略。但毋庸讳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也仅仅是为了说明或印证史料的权威性观点,并没有真正践行核心素养的史证素养要求,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史料是历史认知的建构证据,教师应该通过史料的选取、鉴别、解读与运用,让学生体验认知乃至重构历史认知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求真的证据意识,这才是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史料教学应有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关注学习结果,实施以目标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具体化的实施方案的领航指针。无论是在新知识学习、旧知识复习还是例题讲解中,教学目标都具有引领意义。要想教学目标有效落实,教师不仅需要对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学生学情等有充分的了解,还需要以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预期结果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并据此开展包括学习任务、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在内的教学设计,构建教、学、评有机统一的教学过程。如统编历史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如果教师只是以相关史料让学生去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内容与意义,就过于程式化,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等素养培养也就无法落实,学生就很难形成高阶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时间轴与历史地图,要求学生分析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形势,并用“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与偶然”“鸦片战争性质的争鸣”“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和先进人物的抗争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时空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课程价值理念真正落地,也推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升。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基础制定指向清晰与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科学的方法,既便于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落实,又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养成。   (三)提高课堂开放度,引领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互动生成的过程,“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学生的内在动力是学好的前提。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就是学生高阶思维形成的重要路径。开放式的教学课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去“探究”,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快速形成。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用“史料”,尤其是不同立场、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史料,在史实探究中进行多元互证,让学生在更开放的历史教学课堂中养成史证意识和求真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用史料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是不同观点的史料,也可以是不同立场的画作,认知冲突让学生更能在探究中感知历史课程价值。史料导课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如溯源、直观、趣事、文献等,根据课堂导入史料性质的不同,史料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进而更好地感知历史,促进自身高阶思维生成。
  再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史料开展历史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重构历史。历史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为我们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与重构历史等认识提供了依据。如果说对历史理解与解释是设身处地、客观公允地感悟过去发生的历史故事,持“了解之情”的态度看待历史,那么重构历史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对它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和评价。
  (四)改进评价方式,推进高阶思维落地
  教学评价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对学生只有“高阶思维”的培养理念与措施,却没有相应的评价方式,那么这样的“高阶思维”培养也是低效的。为此,教师在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出发点的教学中,也应构建科学合理、与之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历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三者相互统一。
  多元化评价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流行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并反思并诊断自己的学习薄弱点。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也不应该局限于“评价主体”多样性,还要在评价目标设定、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如构建学生历史学习档案,记载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反思日志,让学生追踪自己“思维”发展的轨迹,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让学生的高阶思维切实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高阶思维是当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热点,但高阶思维又具有很难定义、难以识别的特点。由此,依据近年高考历史的命题特点,教师对高中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目标,依托各类情境进行问题设计,以探究式学习为形式,贯彻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课堂积极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杨九诠.学科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J]. 教师教育论坛, 2017(10):26.
  [2]顾伶俐.基于高阶思维的历史教学语言有效性新探[J]. 中国农村教育,2018(9):62-63.
  [3]章伟方.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探究任务[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24):4.
  [4]庞春娜.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高阶思维的培养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4.
  课题项目:本文系寧德市中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研究”(FJNDKY19-30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缪有光(1976— ),男,福建福安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初中阶段是人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同伴取代父母,同伴关系成为这个阶段不可取代的存在,个体的同伴关系越好,其心理资本相应越高。文章从心理资本和同伴关系两个角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同伴关系;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
摘 要: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坚持以“打造阳光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促教师幸福成长、为孩子一生奠基、让家长社会满意”为办学目标。坚持以文化建设为统领,积极探索“选课走班,单科结业”的模块化艺体学科教学组织形式,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评价机制,坚持课题引领改革,积极探索艺体学科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阳光教育;艺体课堂;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
在本世纪,旅游行业取得飞跃发展,其是一种新兴的产业,为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生活品质越来越好,在很大程度上,可很好满足人们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旅游业占据重要位置。基于旅游新闻报道,本文对其有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对如何更好塑造旅游形象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当今经济不断发展境况下带来的是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心的话题。本文即从语障老人着手,进行社工介入社区语障老人康复治疗的个案研究。本文首先对语障老人、社区康复等概念进行论述,阐述本次案例所使用的方法;其次选取J市X社区G奶奶作为个案研究的案主,以改善语言障碍,延缓病情发展速度为目的,从生活、心理、社会交往、家人关系各个方面对G奶奶进行个案介入性治疗,并由此做出了一些总结和思考。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用合适的思路指导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注意教学效益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思考题的研究,都要建立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上,都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的教学研究,探讨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师起到些许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文言小说是中國古典文学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与高中生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散文等形成相得益彰的文言文体系。文言小说以其丰富的选材、生动的情节、深远的主题,给高中生议论文带来了异彩纷呈的素材和广袤的思考空间。文章立足于文言小说,运用碰撞法,结合前人的分析结论,探究文本中的时代先声,适当将古今中外的人物进行对照,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文言小说的特点,将文言小说巧妙转化为高中生的议论文素材,使优秀的传统文化
医学教材作为培育医学人才的重要依托,是我国专业教材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医学教材的编校质量。编辑新人在出版专业知识欠缺、编校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从多维度进行学习,包括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树立工匠精神,反复学习出版规范与国家标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切实保障编校质量,为打造精品医学教材作出贡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使学生数学水平得到提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综合素质。文章通过阐述什么是建模思想,分析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以及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希望为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提供教学思路与参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与拓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建模思想;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下,互联网以及新媒体不断进步,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无论是传播形式上,还是在传播途径上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困难。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发展,这是所有电视新闻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新传播形式下,对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传统新闻节目如何提高新闻传播力和生存能力提出了相关策略。
摘 要: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游离学习”问题,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大生课堂”将学案作为支撑,实现在课堂情境中最大化的“在学习”“真学习”。学案是为儿童开展有意义与价值的学习而专门设计的学习方案,通过教学的四个环节,分别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学视野覆盖到课堂的每一个学生,在板块化教学中,指向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让学习走向深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