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与生活關联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调动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指导方针。数学学科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理应做好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入,课程教学契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分析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与日常生活问题的关联。高中数学教学带有很强的抽象性与复杂性,而尝试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数学理论知识讲解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现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热情的激发。开展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能带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探究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改革取得部分成效,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教师在教学中侧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忽略了知识理论与实际问题间的应用关联,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呆板,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课堂表达及数学探究创新的积极性。而固化的教学理念也导致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实效低。高中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知识重点的灌输与无休止的题海战术,高中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生活数学关注意识弱。高中数学教学也陷入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误区。基于此,引发教学工作者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推广实施的思考。
  二、 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 情境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要想避开枯燥呆板的教学雷区,必须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借助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课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数学学习互动中。数学学科自身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特征也对生活化案例的引入提出了内在需求。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在生活经验中以具象体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趣,引导其短时间内理解数学概念及定理的含义,并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概率”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案例导入课程教学,选取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彩票、骰子游戏,概率的学习自然不陌生。教师通过彩票的中奖几率的分析,空中抛硬币正反面出现次数、骰子点数等作为教学情境案例,引发学生概率事件的思考。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因为有生活熟悉案例的关联,消除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感,而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契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二) 教学内容生活化,创新学生思维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启蒙巩固学习,进入到高中阶段,其更应该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意识和自我探究的能力,能掌握数学定理与概念,掌握数学解题思路与规律,真正学以致用。数学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自觉融入到数学课堂问题探究中。教师运用生活化的素材,选用生活化的教材实例,教学内容生活化,组织不同形式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活动互动,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探究中保持足够的热情,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学科知识的把握巩固,实现“小课堂,大社会”数学学习氛围的营造。同样是概率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适当改编教材,契合学生生活实际:一个盒子装有4个中奖券和5个谢谢的券,假设任取一张券,那么中奖的概率是多少?而不中奖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课堂趣味小实验,有效引导学生对概率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引入学生相关的话题:调查显示经常玩电子产品的学生比少接触电子产品的学生近视率高32%。这些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与生活案例,生活课题的结合,导入到课程学习中,实现生活化教学,而在这一引导探讨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概率来解释,达到了课程教学的目的。生活化的实操展示,生活化问题的解答,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学习与互动中。
  (三) 教学方式生活化,学生主动探究
  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不能忽略的是要做好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建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实践实操中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也认识到高中数学学科学习的意义。教学方式生活化,小组探讨,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探究,自觉将数学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例如在组织正态分布这部分教学时,教师以班级学生数学成绩的整体分布作为情境,高分数及低分数人数较少,中等分数人数最多,用曲线表示就是中间高,两头低。现在要选取一部分学生参加数学竞赛,400名高中生按照成绩分5组,最终如何分配选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分配方案,在分配探讨中掌握正态分布的知识。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多种多样,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生活化的意识,主动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实现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进入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四) 数学实践生活化,学生学以致用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必须做好实践的生活化处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些都是实践生活化处理的突破口。教师选用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在生活化问题的解决中,也锻炼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思考生活现象背后的数学体现。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讲解函数这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一张纸,对折,然后再对折,再对折,形成一个标准的指数函数模型。Y=2n(n为对折的次数,y是折后的纸张数)。在这样的实操引导下,学生意识到原来生活中蕴含着趣味的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借助银行贷款利息计算组织指数函数学习。贷款利率、贷款数额、贷款年限等组成指数函数。这样生活化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获得数学实践训练,帮助其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及概念,真正学会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任务重,难度大,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契合学生实际,坚持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以生活化为指导,做好教学导入、教学实施的生活化处理,实现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
  作者简介:
  王庆玲,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分层导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高效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合理分层,提高教学效率的思考与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分层导学过程中,要注意讲究分层导学的组织实施策略。根据不同学生进行相应学习目标分层。根据动态学习情况给予相应教学问题分层。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进行相应评价分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层导学;组织实施;策略;探究  分层导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成功典范。这种课堂教学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新环境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一直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切关注。有创新才会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合理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手段、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培养兴趣;教学效率  初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初中数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推理严谨,体校的学生更容易感到乏味、厌倦,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体校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取有关措施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体校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也就是说,兴趣是行为的内驱力,
摘要:探究bosu球练习和健步走练习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作用。方法:根据实验的法的要求和前测数据,把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bosu球组和健步走组,对两组人员分别训练8周。实验后bosu球组和健步走组两组受试者的三个平衡指标均得到了提高,bosu球组受试者的增长幅度较大。bosu球练习和健步走练习对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會年龄构成的老龄化是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预测
摘要:高中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自然效率更高,运用学习某种知识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迁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迁移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迁移,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论述了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画山水是许多中国画家喜欢的。历来的山水画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内涵、技巧等方面作了数不清的尝试。当然里面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那些成功的大家们都创立出一套他们自己的个性突出的风采来。不过,他们的风格可不是特意要创立的。他们是尽可能想把自己胸中无数的意境抒发在宣纸上。生活阅历越多、书本知识越丰富的画家底气越足,意境和内涵越是深远,笔墨技巧也越发成熟。等到能通过作品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并能够感染了别
回望有像简述  平常出门我会带上一本子,走走停停,不断地在路上画,记录下那些人和事,景物总会给你带来很多触动,路上的气息让我带回到画室。  距离不一定产生“美”,我需要再靠近些,于是这两年尝试着去养各类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花开花落,然后再耐心等待下一个花期,接着我开始喂养停在阳台的小鸟,它们有一对的,也有“独行侠”。  时间久了大家就有了默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相信这种活法会对画面有启发,做到常
中国山水画中历来都是以“水墨苍劲”、“水晕墨章”的山水画为主流,加之随着强调自我的文人画格的勃兴,另一种“金碧绯映”、“绚烂之极”的青绿画格却悄然而逝。而正是它那种具特殊光泽效果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令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读研初所选择的山水画研究方向就是这沉默已久青绿山水。  在传统中国山水画中,青绿山水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它萌芽于晋唐,成熟于宋元,对中国山水画有着突出的成就。青绿山水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