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天才 需要平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llwu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五一假期,因为连登2013北京喜剧幽默大赛、BTV春晚和CCTV元宵晚会,而成为今年最火相声演员的苗阜和王声,带领陕西青曲社登上了北京民族宫大剧院的舞台,成功举办了他们的相声专场演出。现场观众座无虚席,这场被苗阜称之为“进京赶考”的演出首战告捷。当晚的演出充满西北特色,并一反常规没有用快板或相声开场,而是以陕北说书作为第一个节目。头扎白色羊肚手巾、一身陕北农民装扮的民间艺人,手持三弦,腿部打板,陕北气息格外浓郁。之后才是北京观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将近4个小时的演出,观众掌声雷动。苗阜、王声率领的陕西青曲社赢得了“进京赶考”的首战,而且也充分展现了陕西相声的西北特色以及北京观众对当地民间文艺的认可。
  苗阜王声?成功自有道
  从苗阜、王声的相声里我们很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传统相声”表现手法的直接遵循,几乎直接抛开了传统相声里固有的节奏,那种三翻四抖、铺平垫稳的起承转合。苗阜的相声有几个特点,都和民间文艺的崛起有关。
  首先,苗阜在西安当地受过专业相声演员的教导。但是,在非京津地区的演员,很难把相声说成京津一带的风格,即便说成了,当地观众也未必能够接受。我们之前看到的京津之外的相声演员都是走的“去相声化”,加综艺性,注重本地文化特色的风格。比如大家熟悉的来自湖南的奇志大兵,几乎从来没有说过“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这相声演员啊,最擅长说长笑话、短笑话、俏皮话”,我们知道很多地区是不说俏皮话的,拿京津文化纯往里套,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于是,很多演员与当地的民间文化相结合,比如:大兵可以说湘语相声,来自东北的相声名家常佩业也带着鲜明的东北口音,山东的唐爱国张口就是济南普通话,都是经过和观众磨合,因地制宜得来的。
  时过境迁,接力棒传到苗阜、王声这一代青年演员,便更加有魄力。他们把陕西方言集中加入、陕西地名大量充斥、用秦腔代替了京津相声里的京、评、梆等曲种。慢热、晦涩的不说,复杂的节奏先跳过,一个带有相声技法的陕西新派演出形式就地展开,让当地观众大饱耳福、眼福。
  其次,苗阜、王声的相声有一定的文化含量,但又不过度追求深刻,四两拨千斤,效果极佳。苗阜、王声,一个是铁路职工出身,一个是知识白领下海,苗阜俗中见雅,王声雅里有俗,四大名著、《山海经》等这些被现在年轻观众熟悉中又透着点陌生的文化典籍,在他们口中被玩世不恭、活色生香的娓娓道来,既没有《百家讲坛》式的高屋建瓴,非要考证出个子丑寅卯;也没有夜场二人转式的出位调侃,暴露得无以复加。
  苗阜、王声想方设法利用民间文艺的方式来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但是这种满足不是不挑不选,装进篮子都是菜,而是积极引导,在不失基层观众的情况下,开发新的内容,普及更广阔的文化知识。
  苗阜、王声认为,以前的相声演员学历不高,即便自己用功,也难免总带着江湖气、艺人气。但如今有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走进曲艺界,对相声圈的风气也有所改善,苗阜说,他们的青曲社,大学毕业的占了不少,甚至还有博士学历的。
  最后一点,也非常重要。苗阜、王声在相声小剧场跌爬滚打好多年,把一个开始不是很响的包袱,通过在剧场与观众磨合,不断进行翻新、调整,慢慢地接受了时间的考验。观众喜欢的内容,他们大胆加入,电脑游戏、网络语言、动漫、当地饮食和生活方式,应有尽有。年轻男女约会,为了产生喜剧效果,男孩把女孩约到一家面馆,没有情调的地方找寻情调自然产生差异,王声媳妇“韩铁棍”是王声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摇”出来的,等等诸如此类,苗阜、王声总能把他们处理的化繁为简,一个个包袱迅速而直接,如同西北汉子的性格,达到一种人和作品合一的火爆风格。
  ?各类选秀节目为草根选手提供了平台
  随着各类草根类选秀节目的兴起,它们为从艺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梦想的平台,几乎每个选秀节目都是人满为患,《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毋容置疑,培养出了吴莫愁、吉克隽逸等现今的当红歌手。但是,成功的节目大部分都是音乐类节目,“喜剧天才,需要平台。”在这个条件下,北京电视台的《北京喜剧幽默大赛》一经开启,就吸引了很多喜剧人的目光,也获得了很好效果。
  通过《北京喜剧幽默大赛》这一平台,苗阜、王声完成了北京电视台春晚的首秀。有媒体称,“马年各台春晚中,最为成功的语言类节目非北京台的《满腹经纶》莫属。两个名不见经传的相声演员,开始了一段“串烧国学”。
  对于喜剧演出产业来讲,原创力是它的发展源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作为大部分没有背景的民间演员来说,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又是那么困难,对于想要获得成功的人们来说,实力重要,但机遇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的机遇呢?
  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北京喜剧幽默大赛》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喜剧幽默界形成了广泛影响。作为一个造就笑星的舞台,一次大型群众性活动,《北京喜剧幽默大赛》捧红了包括方清平、裘英俊等人在内的多位优秀演员。《北京喜剧幽默大赛》在2013年已经是第三届,与往届大赛不同的是,《2013北京喜剧幽默大赛》由北京、天津、济南三家曲艺之乡电视台共同打造,并在三台共同播出。大赛不设门槛,不分门类,高度关注民间文艺。除了相声和小品,滑稽说唱、哑剧、马戏小丑、独角戏、搞笑视频、幽默配音等各种喜剧幽默形式,都可以获准参赛。在决赛中获胜选手,还有机会登上2014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苗阜、王声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捷径。如今,北京的主流媒体这么看待苗阜现象:如今不仅说相声的需要“满腹经纶”,听相声的也得“学富五车”。这学问,可不仅是书本上的,可以说是雅的、俗的,吃的、玩的,流行、古典的、民俗的、时尚的,包括英剧、美剧、韩剧,对网络流行语和各种时尚文化都得懂点儿,才能听得懂如今这信息量越来越大的新相声。
  文艺来自民间,又反哺民间。植根民间沃土,加之优秀的平台,民间文艺的未来,不可限量!
其他文献
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永嘉学派”的诞生地。我们所说的这个“永嘉”为“文化永嘉”。422年(南朝宋)谢灵运贬至永嘉郡,他在永嘉做太守期间,开辟了山水诗之路,也奠定了山水诗的文学史地位。南宋时永嘉学者辈出,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三足鼎立,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  所谓“地理永嘉”,则有大永嘉与小永嘉的概念。公元323年,东晋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所设的永嘉郡;
屈原是拉开中国文人诗歌和作家文学序幕的天才。他以经天纬地之才,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等千古杰构;以抱石沉江之举,矗立起一座民族精神雕像,让后人通过每年的端午竞渡来追怀、凭吊。  又到一年粽飘香,又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本期,我们邀请五位作者,和读者一起焚香品茗,走进历史的长河中,从诗歌中体察端午,在感悟《离骚》《九歌》中,感悟屈原和被屈原所影响的中国人文。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
2019年12月,由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和詹石窗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国道教通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是中国道教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总结,是迄今为止部头最大、内容最全的一部道教通史。它的出版是21世紀道教研究领域一座崭新的里程碑。《中国道教通史》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卿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查缺补漏、推陈出新,历时近10年修订而成的一部道教
張平199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抉择》,以大中型企业改革过程中步履维艰的现实为背景,描述了一群领导干部腐败和广大群众反腐败的激烈斗争。小说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笔触深入到对大多读者来说属于日常经验之外的官场“新世界”,小说第一次正面揭示了严重的集体腐败问题,这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题材“禁区”的突破,小说发表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赏。2008年小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后被
眾所周知,毛泽东一生与中华文化经典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在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还是戎马倥偬的革命岁月,一直到江山红遍的晚年时光,毛泽东始终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对于这位伟大领袖而言,阅读中华文化经典不仅是繁忙工作之余的消遣,同时也贯彻着去粗取精、古为今用观念的探索与实践。这在他学习、借鉴和批判《韩昌黎集》的过程中有着生动的体现。  《韩昌黎集》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诗文作品集。韩愈(768—824),字退
五四新文化运动很快就要一百年。那些风起云涌的事已经远去,知识分子在女性人格独立、婚姻自由、参政议政、经济独立、废除娼妓、教育平等、节制生育方面,尖锐地批判男权主义,改变了中国人对女性的传统认知模式。激情有余,理性不足,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特征,同样适用于妇女解放。  女性独立的话题涉及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是对男权主义的反叛。从反抗父权和夫权到追求恋爱自由,从进入婚姻围城到夫妻关系的调整,从旧家庭伦
如何使人类的前途更加美好,如何使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更加幸福和快乐,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刘长允《人类的智慧和生活》(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版)努力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和智慧,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回答。  这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历时10年撰写而成。全书始终贯穿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脉络,对人类的智慧和生活作了多维度总结和探讨,涉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对人
近几年,一些高中开始重视举行成人礼。  让学生们在18岁来临之际,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终身铭记的成人仪式,让他们从此明确:我长大成人了!  这不能不说是在仪式中充满教育意义的活动。  前不久在北京八中2019届高三年级成人仪式上,家长发言的机会很荣幸地给了我。  于是有了这篇题为《希望你们成为有爱心、有担当、有信仰的新时代青年》的发言。  “新时代”与“青年”  说实话,一接到这个任务,我好像重新进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重要奠基者,苑利先生除了从事非遗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理论的精研,还有丰富的田野经验。长期的读书和行路功夫,使其研究深入浅出,融学理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冶。可以说,《中国非遗保护启示录》既有理论的深度,又饱含乡土深情,在文化快餐化当道的今天,苑利对于非遗的敏感度和认知力绝非一般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者可以比拟。在很多人眼里,非遗及其价值是那样的扑朔迷离,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其
徐大军近日出了一本很有趣也很有派的书——《名士派:世说新语的世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11月版,下文简称“徐著”)。读来既令人解颐,捧腹不断,又意味悠长,回味无穷。  《世说新语》为魏晋士人言行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它有句经典评价:“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它所表现出的内涵就是魏晋士人风度或魏晋风流,所以鲁迅称它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何谓名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