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兴趣之灯 扬起写作之帆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19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学生刚接触作文,难免会触难而退,如何让他们消除畏惧心理,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笔者认为兴趣是关键。
  【关键词】兴趣;习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6-0155-02
  说起作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谈文色变”,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一写作文就怨声载道;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把握,一上作文课就“自由发挥”。而对于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教師更是提到就眉头紧锁,面露难色。其实,倘若我们翻开《新课程标准》,细读中年段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由此可以得知,在三年级起步阶段的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最重要的。
  一、放慢脚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曾经看过一篇散文《陪着蜗牛去散步》,感触很深,笔者认为,对于刚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如一只蜗牛,爬得特别慢,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放慢我们的脚步,慢慢地引导,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第一,用游戏打开习作兴趣之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枯燥乏味的作文课上,融入游戏,一来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二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以三年级上册习作二《我的自画像》为例,在课中,笔者融入了“猜猜看”游戏环节。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携带的小镜子画画自己,然后全班玩“猜猜看”的游戏:出示学生的自画像,让全班学生猜猜他是谁?如果猜得准,说明他画画时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如果学生没猜出,说明他在画的时候没抓住自己的特点。在游戏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一些较准确的人物特点。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都很积极,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总结,学生就明白了该从哪些方面将一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出来,抓住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学生在写的时候,绝大多数都能做到文通字顺,能抓住主要特点。
  第二,让学生观察,使兴趣更浓。光有游戏激趣仍不够,我们还要教会学生成为观察的小能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批改作文时,会经常发现“让座”“学骑车”“拾金不昧”……这些老的不能再老的话题,总是在作文中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让学生真正做到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上一次我们班级参加了一次科技课,课后笔者让学生将放飞飞机的内容写下来,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写得不错。由此可见,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写作才能做到“有米之炊”。
  二、范文引路,帮助学生学会习作方法
  学生有了兴趣,走进了生活,学会了观察,可是在写的时候,大多数仍然是流水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作为引路人,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文。而笔者认为,在作文起步阶段,学会看范文是十分必要的。翻看三年级上册的所有习作,不难发现,每一篇都有范文,由此可见,范文的重要性。我们应当选用范文引路法,让学生学会模仿,学到方法,学会习作。例如,在上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时,笔者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喜好给图画涂好颜色,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画的颜色介绍天空、树林、小河。在描绘天空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拉萨的天空》和《北大荒的秋天》中描绘天空的段落,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这些句子去写,大多数学生写的天空都特别美。
  据我们所知,很多家长、教师都会帮助学生买很多作文书,其实没有必要,教科书就是最好的范文。教材中,有很多融艺术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好文章,在题材选择、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都独具匠心,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一些好的词句积累背诵,然后在课堂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例如在讲《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在讲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时,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总分总”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提出问题:北大荒的秋天美么?美在哪里?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句,欣赏比喻句的妙用,让他们明白,恰当地运用修饰的词语和比喻句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此一来,教师善于利用好学生手中现有的教科书,结合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会习作方法。
  三、以“赏”讲评,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在三年级起步阶段批改作文也有诀窍,只要习作中写得好的句子,用得准确的词语,都应该用红色的笔画圈圈。评奖作文时,学生可以先读一读教师圈出的好词好句,同桌之间相互夸一夸,再请学生说说这些好词好句好在什么地方。最后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圈圈最多,给学生加星星,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能够写出一个片段,无论写的怎样,我们都要给予表扬,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写下去的动力。如果一味地批评,那写作之路将远离这些学生。讲评作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习作的优点和缺点,文不厌其改,在讲评作文时,教师应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修改作文。
  综上所述,在作文起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讲究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有内容可写,知道如何写,并一直有写下去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莲.放低姿态放慢脚步——浅谈三年级起步阶段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3(12).
  [2]徐瑞彩.把好作文起步关——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4(05).
  (责编 侯芳)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素质教育提倡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为此,相关教育部门提出研学旅行,此种方式与小学语文课堂相融合,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探索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习应用于实践,让实践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研学旅行;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52-02  A Brie
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类星体“马卡良231”内,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发现了氧气。这是人类天文学家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氧气的踪迹,也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探测到最多的氧气。近日,这项研究发表于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上。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王均智表示,氧气是对宇宙星际空间中物质演化十分重要的一种分子,这次银河系外氧气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宇宙物质组成的认识,对于星际介
【摘 要】体育教育是加强学生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特别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引领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助力学生精神文化丰富、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明显。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3-0010-02  Implemen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科教学要与德育相融合。英语学科是初中重要的科目之一,英语教学承担着重要的德育工作,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德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融合;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3-0109-02  How
【摘 要】素质教育一直是被广泛提倡和支持的一种教育方式。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思想品德。其中,责任意识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责任教育的现状,试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责任教育渗透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责任
亮点导读 一线串珠展风采,抓住特点写周庄  文章以周庄为线,以巷、桥、水、人为珠,用总分结构串联,从四个不同角度对周庄进行全方位介绍,简单明了却也新颖紧凑。而文章之所以有这种效果,得益于材料的安排。   写景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写出个性特征。本文一开始的总起段就用“我渴望拥有一片梦一般寂静的天地。于是,我带着梦想来到了周庄”,对周庄“梦一般寂静”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抓住“巷静”“桥多”“水绿”和
夏夜来了  動物们都休息了,除了青蛙  青蛙在稻田鸣叫  呱呱呱地在说些什么  夏夜来了许久  聚集在一起欢笑的人们  逐渐散去  只留下深沉、乌黑的夜  青蛙,也只有青蛙  始终在鸣叫  人们,略显困乏的人们  枕着蛙声入眠  (指导老师:余凤云)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更要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109-
微风习习,阳光暖暖,这样的天气,适合与你一起出行。   和母亲走在路上,俩人都是沉默,气氛竟显得有些尴尬。不知有多久没和母亲这样一起悠闲地散步了。好几次,我都试图想挑起一些话题,但终究是在母亲的敷衍中结束。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打在母亲身上,她的脸庞显得很柔和。这一幕很美,感谢上帝让我看到它,捕捉到它,放进我的人生储蓄罐里,永久珍藏。   时光是个美人,又怎么教人恨得起来。纵使眼角已有些许皱纹
摘 要:在历史的进程中农民的命运充满了曲折与不堪,在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代性启蒙阶段,农民被视为国民劣根性的负载者,成了五四文学时期作家笔下批判和启蒙的主要对象;在革命运动中,农民华丽变身为革命的主力,由被改造者蜕变成改造者。在本文中,笔者以《故乡》《春蚕》《咆哮的土地》三个文本来分析20世纪20至30年代农民在不同作家笔下的文学想象,以及这种文学想象下的历史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