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改革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改革也随之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对于改革的几点看法,供德育教育相关人士参考。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经历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导致了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变化,也使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科学性、先进性、持续发展性便成为了一个显著的问题。
  
  一、传统德育教育的不足
  
  回顾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长期以来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不足:
  德育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有的学校由某个领导主管,有的学校由德育处主管,有的只是由班主任管理,没能行成一个完成的管理体系。
  德育教育内容陈旧。德育教育只是让学生们学习哲学、政治经济、事实政治等内容。
  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只停留在课堂,通过看书本和教师的言传。学生们学起来枯燥,而且没有实践的过程。
  
  二、职业学校德育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大量培养高技能的技术人员显得由为重要。然而,高技能人员具备良好的品德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以往的德育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教育需要,德育教育改革就成为了德育教育中的首要问题。
  1. 技能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们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学习德育,便于在以后的生产过程应用技能,提升素质,获得技能与品德双丰收。例如,在学习程序设计时,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负责开发一个程序,每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具体负责本小组实用程序的一个小模块,同学们共同研讨,共享资料,整个学习群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培养了他们团体协作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2.德育以人为本
  (1)以教师为本,以身作则。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遵守时间。上课的时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约定,如果教师都迟到,那么学生怎么能守诚信呢?对教师的评价,做到评课有德育目标,评教有德育要求,评优有德育条件。开展德育科研,普及科研知识,组织课题研究,提高德育的科学化水平。
  (2)以学生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思想道德基础。真正确立先成“人”,后成“才”、育“人”先育“德”的观念。
  (3)开放性德育教育。实施开放性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开展“学习三好学生”活动,学习身边的三好学生,让学生们比较优缺点,互相改进;请劳动模范作报告,学习模范的“三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情操;组织公益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帮助他人的满足感、成就感;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教育,使之形象化。开放的德育教育方法有很多,我们要从封闭的课堂里走出来,边学习,边实践,活学活用,更有效的提高综合素质。
  (4)培养学习型、发展型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是高科技时代,是高速发展时代。人们知识的更新速度决定其自身的价值。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相对较低,掌握的知识相对肤浅。作为他们的培养者,我们应把“学习”和“自学”作为重点,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的竞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养成刻苦坚毅、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品质;在自学能力培养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意识,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能够跟上发展的步伐。
  德育教育改革不是某个人的事情,是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事物,最终会被淘汰,保持德育教育的先进性、科学性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祖国栋梁的沃土。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承德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像”的兼类性作为动词时,构成明喻的条件及变化形式,为辩别明喻和含“像”的非比喻句式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对掌握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有着重要意义。
搞好井下煤炭运输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运输系统我们可采取“总体分开,局部集中”的方法,把矿井运输设备划定为两个区管理,即运输一区、运输二区。运输一区负责大巷的煤炭、煤矸石运输和矿车、绞车的管理工作;运输二区负责暗斜井以上各盘区内所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这样可以使设备管理进一步集中,跨度进一步缩短,适应了机械化生产。  一、具体的做法  1.整个矿井分为运输一区和运输二区  运输一区主要负责主
【正】一、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关键。每个课程、每个教学课题都要首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怎样应用等问题,从而激发学
软件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岗位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和细致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这样的形势,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采取相应的途径对软件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使他们能够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确立优势。  一、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中。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有舆论认为,大学生
以酸催化下的蔗糖转化等反应为实例,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影响酸碱催化效力的因素,对催化反应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今电脑游戏与网络游戏处于膨胀之中,游戏中变幻的动漫画面、角色情感的投入、惊险刺激的情节等多种因素让无数的学生通宵达旦、如痴如醉地追随。一项玩游戏者的性别比例调查数据表明,在浩浩荡荡的游戏大军中,男生的参与程度更为突出。然而,在职业中学就读电类专业的学生中男生占2/3以上,并且他们的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差,厌学严重,纪律观念也差。如何使游戏和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该怎样获取与利用游戏中的精华,舍
当前,数学教学已把审美教育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美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使学生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审美修养得到提高。    一、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抽象性。正是由于它的抽象,再加上技校生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这些学生的心目中,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主任会议委托,就《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鼓励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作如下说明:一、必要性和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它包括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