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SM-5催化甲苯与碳酸二甲酯和甲醇甲基化的反应机理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二甲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之一,可以通过甲苯甲基化生产.本文采用“ourown-N-layeredintegratedmolecularorbital+molecularmechanics”(ONIOM)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的方法,计算了H-ZSM-5催化甲苯与碳酸二甲酯(DMC)和甲醇甲基化反应机理.考察了反应物吸附和产物脱附.描述了主要的中间物种和过渡态的结构.用计算的速率常数来估计甲苯甲基化反应的动力学活性.H-ZSM-5催化的甲苯与DMC和甲醇甲基化的机理不同.甲苯和DMC甲基化包括DM
其他文献
利用紫外-可见稳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光光解瞬态光谱实验方法研究了磷酸基团在环丙沙星(CPX)光敏损伤DNA中的作用.紫外-可见和稳态荧光光谱实验证实了磷酸根离子影响
采用水热法在γ-Bi2MoO6光催化剂表面修饰了纳米级Cu2O,得到了具有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O2)x(La-Al2O3)1-x复合氧化物(其中x为质量分数,x=0.00,0.25,0.50,0.75,1.00),以其为催化剂.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法模拟测试该系列催化剂对柴油车
分子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分子体系, 但受限于计算能力, 一般难以用于纳米器件的研究. 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超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NanoMD), 构建了原子级的纳米齿轮模型, 并以
设计合成了新型含有末端炔基的Salen 型配体H2Ln及其系列金属配合物MLn(n=1, 2; M=Ni, Cu, Mn),并用氢核磁共振(1H NHR)谱、电喷雾质谱(ESI-MS)、元素分析(EA)、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
将LiNO3和Ti(OC4H94填充在有序介孔碳CMK-3孔道中,然后烧结合成了Li4Ti5O12/CMK-3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
2,4-二氯苯氧乙酸(2,4-D)是应用广泛的农用除草剂和植物生长素,在它的代谢过程中,涉及多种化学反应.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 分别研究了它在代谢过程中的三条水解反应
研究了温度范围在723—908K的LiCI-KCI熔盐体系中MgCl2的电化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研究表明镁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包含了两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利用Be
以短链阳离子三聚表面活性剂[C10H21N+(CH3)2(CH2)2N+(CH3)(C10H21)(CH2)2N+(CH3)2C10H21]·3Br-为结构导向剂,通过2,7-二(3-三乙氧硅基氨丙酯基)萘(NIS)和四乙氧基硅烷(TEOS)共缩聚,制备了有
综合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苯磺酰胺分子从碳酸酐酶Ⅱ(CAⅡ)的活性位点脱离过程中底物与酶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脱离过程的平均力势(PMF)显示,底物脱离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