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大纲》指出:全面推进素质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这也是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益。”
可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控制自我,主动发展,由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任务变为主动实现自己的计划。下面笔者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关键词:习惯兴趣方法自学能力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当今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个人生活、国家发展、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明确要求,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多年的教学经历更让笔者体会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每天细微的学习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学中笔者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给学生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1.养成听录音的习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材配套资源,养成听磁带的习惯。每篇新学课文至少听三遍录音,第一遍是注意倾听录音中的发音;第二遍是进行跟读,要求读准字音;第三遍听后做到模仿语气,正确地读出语音语调。
2.养成大胆说的习惯。许多学生最大的毛病是害怕说,羞于张嘴。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动口是学不好它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课堂上要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的讨论,课后对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不耻下问。与此同时,教师要尽一切所能给学生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组织学生进行pair work 或group work。
3.养成大声读的习惯。“读”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语言的方法。英语是一门有声语言,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大家都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所在。因此,大声朗读英语,不仅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词汇的巩固。当学生的脑海中储存了大量语言素材后,答题就会迅速而准确,从而真正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4.养成勤书写的习惯。俗话说:“听来忘得快,看到记得住,写下印象深。”笔者认为勤作笔记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备好笔记本,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务必记下来,以便随时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和整理知识点,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
二、创设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成功的基础。它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产生极大的自学意识。
首先,针对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好奇、兴奋和向往,在上初一导言课时,我给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英语怀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更为学好英语打下基础。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能接触到的生活、商务、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中使用英语的素材,并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真正了解外语学习不仅是学校内作为“重要学科”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人生活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猎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如:在听、说方面,可以举办英语故事会、演讲会等;在读、写方面,可以开展英语朗读比赛、记英语单词竞赛等;在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方面,可以指导学生自办英语月报、表演英语短剧等。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又在无形中产生了竞争意识,最终达到巩固学习兴趣之目的。
另外,英语教学是双边的情感活动,语言素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代码,师生内在的情感迸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兴趣得以维持的保证。因此,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充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手段,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向学生示以关心,加以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积极进取,努力攀登外语学习的最高峰。
三、指导方法,体验自主学习乐趣。
第一、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如:拼读规则、构词法、语法小结等。如:学习了构词法知识后可以迅速扩大词汇量。看到luck,提醒学生立刻联想起lucky, unlucky,luckily, unluckily等词汇,教会学生成串地记忆单词。第二、教会学生善于使用工具书。如:词典是学习英语的工具,它可以成为自己终身学习的老师,因此,要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词典,并且时常想到使用它。第三、学会怎样复习和预习,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到一定时候就不再遗忘。即当天学的单词第二天必须复习,然后第四天、第八天、第十六天——等按规律复习,最终才会记忆永久。因此,课后做作业之前先复习一下当天学的内容,感觉就会比较顺利。尤其是初中二年级以后的课文难度较大,必须先预习。指导学生借助词汇表、课文注释及词典,先默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注意力容易集中,听课效率明显提高,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另外,课内教学活动有它的局限性,必须要有课外的辅助。比如要提高阅读水平,除了每天做一些相应的阅读训练外,成绩好的同学还可以通过看英语报刊、小故事等,扩大词汇量。为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多看英语新闻、多听英语广播。CCTV-10套的Outlook就是一档很好的英语节目,我经常推荐学生观看。同时,告诉同学们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随地学英语,如商场,超市,餐馆,很多地方都有英语标记,就连我们玩的电脑游戏中都有很多英语出现,只要同学们多注意、勤观察,收获一定不少。这样学英语不是更轻松、更有趣吗?
四、树立信心,磨砺自主学习意志。
学习英语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征服英语没有捷径可循,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之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它光辉的顶点。而成功属于每一个有强烈自信心的人,有了信心学生就有了学习动力,他们必然会加强自学意识、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前提。
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单纯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自信,克服自身的不足。青少年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当他受到集体的尊重而体会到精神上的满足时,自信就萌发了。因此教师应坚决制止同学之间的嘲笑、挖苦、讽刺等不良行为,应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同时,教师可以例举一些自学成才的例子激励学生。如:马克思为研究俄国的社会现状,50多岁了开始学习俄语,没到一年的时间,便精通了俄语,实现了他研究俄国现状的目标。再如:“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小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1986年进入大学后,他的英语连续两个学期不及格,在大学二年级即将结束时,他已有13门功课不及格。他觉得十分丢人,告诉自己必须从灰色的生活中突围出来,发誓要通过四个月后举行的国家四级英语考试。从此,他开始了他的疯狂之路。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李阳复述了十多本英语原版书,背诵了大量四级考题。每天李阳的口袋里装满了抄着各种英语句子的纸条,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读一番。在当年的英语四级考试中,李阳只用了50分钟就答完了试卷,并且成绩高居全校第二。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真正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哲理,激励学生努力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才,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和自学意识。
总之,自学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它主要是通过教育培养和学习获得的。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每位英语教师的一个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引导,使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将加快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控制自我,主动发展,由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任务变为主动实现自己的计划。下面笔者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关键词:习惯兴趣方法自学能力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当今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个人生活、国家发展、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明确要求,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多年的教学经历更让笔者体会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每天细微的学习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学中笔者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给学生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1.养成听录音的习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材配套资源,养成听磁带的习惯。每篇新学课文至少听三遍录音,第一遍是注意倾听录音中的发音;第二遍是进行跟读,要求读准字音;第三遍听后做到模仿语气,正确地读出语音语调。
2.养成大胆说的习惯。许多学生最大的毛病是害怕说,羞于张嘴。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动口是学不好它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课堂上要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的讨论,课后对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不耻下问。与此同时,教师要尽一切所能给学生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组织学生进行pair work 或group work。
3.养成大声读的习惯。“读”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语言的方法。英语是一门有声语言,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大家都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所在。因此,大声朗读英语,不仅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词汇的巩固。当学生的脑海中储存了大量语言素材后,答题就会迅速而准确,从而真正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4.养成勤书写的习惯。俗话说:“听来忘得快,看到记得住,写下印象深。”笔者认为勤作笔记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备好笔记本,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务必记下来,以便随时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和整理知识点,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
二、创设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成功的基础。它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产生极大的自学意识。
首先,针对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好奇、兴奋和向往,在上初一导言课时,我给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英语怀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更为学好英语打下基础。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能接触到的生活、商务、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中使用英语的素材,并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真正了解外语学习不仅是学校内作为“重要学科”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人生活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猎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如:在听、说方面,可以举办英语故事会、演讲会等;在读、写方面,可以开展英语朗读比赛、记英语单词竞赛等;在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方面,可以指导学生自办英语月报、表演英语短剧等。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又在无形中产生了竞争意识,最终达到巩固学习兴趣之目的。
另外,英语教学是双边的情感活动,语言素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代码,师生内在的情感迸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兴趣得以维持的保证。因此,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充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手段,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向学生示以关心,加以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积极进取,努力攀登外语学习的最高峰。
三、指导方法,体验自主学习乐趣。
第一、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如:拼读规则、构词法、语法小结等。如:学习了构词法知识后可以迅速扩大词汇量。看到luck,提醒学生立刻联想起lucky, unlucky,luckily, unluckily等词汇,教会学生成串地记忆单词。第二、教会学生善于使用工具书。如:词典是学习英语的工具,它可以成为自己终身学习的老师,因此,要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词典,并且时常想到使用它。第三、学会怎样复习和预习,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到一定时候就不再遗忘。即当天学的单词第二天必须复习,然后第四天、第八天、第十六天——等按规律复习,最终才会记忆永久。因此,课后做作业之前先复习一下当天学的内容,感觉就会比较顺利。尤其是初中二年级以后的课文难度较大,必须先预习。指导学生借助词汇表、课文注释及词典,先默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注意力容易集中,听课效率明显提高,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另外,课内教学活动有它的局限性,必须要有课外的辅助。比如要提高阅读水平,除了每天做一些相应的阅读训练外,成绩好的同学还可以通过看英语报刊、小故事等,扩大词汇量。为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多看英语新闻、多听英语广播。CCTV-10套的Outlook就是一档很好的英语节目,我经常推荐学生观看。同时,告诉同学们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随地学英语,如商场,超市,餐馆,很多地方都有英语标记,就连我们玩的电脑游戏中都有很多英语出现,只要同学们多注意、勤观察,收获一定不少。这样学英语不是更轻松、更有趣吗?
四、树立信心,磨砺自主学习意志。
学习英语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征服英语没有捷径可循,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之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它光辉的顶点。而成功属于每一个有强烈自信心的人,有了信心学生就有了学习动力,他们必然会加强自学意识、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前提。
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单纯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自信,克服自身的不足。青少年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当他受到集体的尊重而体会到精神上的满足时,自信就萌发了。因此教师应坚决制止同学之间的嘲笑、挖苦、讽刺等不良行为,应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同时,教师可以例举一些自学成才的例子激励学生。如:马克思为研究俄国的社会现状,50多岁了开始学习俄语,没到一年的时间,便精通了俄语,实现了他研究俄国现状的目标。再如:“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小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1986年进入大学后,他的英语连续两个学期不及格,在大学二年级即将结束时,他已有13门功课不及格。他觉得十分丢人,告诉自己必须从灰色的生活中突围出来,发誓要通过四个月后举行的国家四级英语考试。从此,他开始了他的疯狂之路。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李阳复述了十多本英语原版书,背诵了大量四级考题。每天李阳的口袋里装满了抄着各种英语句子的纸条,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读一番。在当年的英语四级考试中,李阳只用了50分钟就答完了试卷,并且成绩高居全校第二。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真正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哲理,激励学生努力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才,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和自学意识。
总之,自学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它主要是通过教育培养和学习获得的。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每位英语教师的一个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引导,使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将加快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