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公能”教育追寻优质课堂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如何从学校已有的宝贵教育资源出发,让新课程改革理念接地,创生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堂,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沙坪坝区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入推进,我们将视野聚焦常规课堂,提出日常课堂优质化。为此,学校以“公能”课堂为载体,开始了探索之旅。
  一、“公能”课堂释义
  重庆南开小学是南开系列学校之一。“公能”思想源于我校创始人、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所提出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校训。他倡导学校应培养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大众之能力,公能兼修。南开小学首任校长喻传鉴认为:“‘公、能’二字,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学生之所努力,也本此二字”。这是南开办学思想的凝练,治校传统的升华,承载着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更是南开小学构建“公能”课堂的文化根脉。
  “公能”课堂就是根植于南开厚重文化的课堂,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我们认为“公”,就是爱国家、爱人民,就是要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南开人;“能”就是增进多种能力,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公能”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关爱、呵护每一个学生,以“公能”型教师培养出“公能”型学生。“公能”课堂弥散南开精神,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南开小学的个性特点。
  二、“公能”课堂要素
  “公能”课堂是基于课堂规范下的特色创建,从课堂理念、价值追求到课堂要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系统功能的效能取决于要素的构成。“公能”课堂的要素主要体现为“二维四度”:“二维”,(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四度”,教师的“公”与“能”,学生的“公”与“能”。如下表:
  “公能”课堂要素表
  
  
  我们构建“二维四度”的“公能”课堂,就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重构师生关系,革新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出“公能”型学生。
  三、实施“公能”课堂的三大策略
  策略一:思想引领
  我们实践“公能”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教师的思想引领。全校教师通过通读校史,开展知识竞赛,领悟张伯苓先生的“公能教育”的思想精髓;通过举办“践行公能教育”教师论坛、“引领足印”校长论坛,深入理解“南开情、中国心、世界人”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重庆市规划课题“建设‘公能’人文校园的实践研究”,让“公能”教育思想弥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公能”课堂焕发出南开精神的独有风采。
  策略二:多维蓄能
  内因是根本,我们首先注重对教师内在素质的有效培养,学校始终坚持举办校长论坛、教师论坛,开展每周的教师“精彩十分钟”演讲活动;学校重视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拓展教师的知识面,不断丰富学校阅览室、教研组教师书架文献资料,还积极创办了“日月书社”和“允能沙龙”等教师读书交流社团;从细节入手,扎实推进教师基本功培养,学校通过“考核——入格——提升——达优”的流程,对全校教师的“三笔字”水平进行提升,教学基本功与教师绩效考评挂钩,以此激发大家的参与激情,进而实现全校教师基本功大幅度提升的目标。
  外因是条件,我们努力营造外部优良条件,促使教师的快速成长,以实现“多维蓄能”之目的。我校一直依托“导生制”青蓝工程,引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在市区骨干优秀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新教师成长迅速,呈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可喜局面;积极开辟教师优质课展示平台,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畅通家校联系渠道,融和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师综合能力,更多的还增进了教师的职业感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
  策略三:五元并进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公能”课堂的生命力也体现在新的质量观上。我们通过“五元并进”的方式来推进常态课堂质量建设。所谓“五元”,就是自我反思、开放课堂、专题研讨、赛课磨课和质量监控。
  (一)实践反思。实践反思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将“公能”教育思想根植于心是前提,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是保证,那么实践之后的及时反思就是升华。基于对常态课堂的优质化诉求,我们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以“二维四度”标准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不仅要在实践中反思,而且还要在反思中实践。在“公”的维度上,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时刻参照“公能”课堂的标准,端正教师自身教学态度。在“能”的维度上,我们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教材处理能力、学情把控能力、教学指导能力、教学调控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在对常态课堂优质化的追求中实现自身不断超越,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开放课堂。南开小学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公能”课堂要求我们确立常态课堂观课要点,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教师以“公能”课堂要素中“二维四度”标准评估自身教学效果及学生接受情况。体现在“公”的维度上,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此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能”的维度上,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强调以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主要从学生的情绪、参与度、交往状况、思维层次和生成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专题研修。为了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南开小学坚持专题引领下的“同课异构”。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紧紧围绕“公能”课堂要素,通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系列教研活动,踏踏实实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集体研讨—课堂实践—比较修改—总结提升”这一校本研修过程,从而改变以往教研活动中“组长讲组员听”“一人讲大家听”的被动局面;在活动中,每一个教师都参与每一个环节的研究,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在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理论水平得到双重提高,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四)赛课磨课。适度适时的赛课磨课。有利于教研组的团队协作,智慧共生,能够使“公能”课堂更加精彩。我们开展了“公能杯”赛课活动,教研组内教师根据“公能”课堂要素,将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进行集体备课,现场磨课。在此基础上,执教教师带上“话题”参加全校赛课,课后,年级组将反思研讨过程向全校教师呈现,改通常的一人评课为全年级教师共同参与的“议课”,形成有特色的以一人赛课,全年级教师主研,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赛课磨课活动。
  (五)质量监控。学校根据国家和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参照“公能”课堂理念和“二维四度”标准,建立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把质量监控落实到日程教学活动之中,以保证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优质化。
  1.校级领导巡课制。校级领导与教导处的巡课内容涉及教师到职到岗情况、师生课前准备情况、教师执行课表情况;以及是否做到仪态端正、教态亲切、语言规范;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巡视学生精神面貌,读写姿势、发言情况、课堂纪律、班级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巡课领导或浏览巡视,或驻足观测,或深入课堂,以不同的形式和强度随机进入教室听课,在走动式管理中尽量关注全校各个班级、每位学生、每位教师。
  2.骨干教师集体视导制。教师的日常课堂情况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都是我们进行不定期的监控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市区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学质量评估小组,每学期两次对各学科、各科任教师课堂随机听课,进行质量监控。听课后,评估小组对该课进行点评,与执教者进行交流,给予针对性指导,查阅教师教案及学生作业情况,了解教师备课及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日常学习方式、学习体验和愿望期待等。
  教学改革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便是“公能”课堂正在努力实践的愿景。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索。“公能”课堂要素的修订和完善、课堂流程的设计、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推进策略的优化等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中原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本土文化特色。该文基于中原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探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提出促进中原民间美术发展的策略,以期在保护中原民间美术的基础上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为探索园林数字导览系统中的园林文化现代转译设计策略,基于数字导览系统强化游园者对园林文化的感知和体验,增强园林文化的传播效能,该文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传统文化现代转译的路径、维度,在体验设计思维背景下,借助体验EEI模型演绎出适用于园林数字导览系统中园林文化现代转译的设计策略。将园林文化自然转译至人们的体验中,让园林文化与人们的体验融合共生,有助于强化人们对园林文化的感知与体验,促进园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该丈研究非遗文化背景下琨狮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基于有关学者的文化三层次理论,从外在层、中间层、内在层三方面剖析和提炼了非遗醒狮文化因子,并将其运用于醒狮丈创产品设计。非遗醒狮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为现代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促进了非遗醒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黄梅挑花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该文从设计角度出发研究黄梅挑花,分析黄梅挑花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利用创新设计的手法推动黄梅挑花产品设计的多元化、现代化发展,以期提高产品价值,使黄梅挑花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广。
职初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取向。我们在职初教师的培养途径作了有益的探索,引领着职初教师的专业发展。  拜师学艺,携职初教师跨出教育生涯的第一步  新桥小学一直都有着非常好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帮助职初教师走好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我们慎重推出了“青蓝工程”培养计划,让骨干教师与职初教教师结队,并拟定
期刊
“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然而许多教师由于理论和经验的双重匮乏,学科课程模式的深远影响和学习探究的相对不足,导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目标不明、措施不当、效果低下的现状。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有效性,做好策略加减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凸显主体地位,减少看客错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学生是成长和发
期刊
文化依托媒介进行传承,文化的持续发展与媒介的创新相伴而行。该文探索传统文化传承媒介的演变,分析传统文化与媒介的融合发展,探讨传统文化本体语言的物质标准与形式标准,及其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化嵌入;解读传统文化数字媒介化及其融合下的现代美学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依赖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而且依附媒介物的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与媒介的融合发展趋势,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形态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基础素描是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基础课.该文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嵌入课程教学,并以几何方体的形体塑造为例,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方法与措施.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在诗词歌赋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且在各种工艺制造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与工艺传承,其中,唐代家具在中国家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传承。唐代宫廷家具经由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与雕琢,让后人不由得赞叹其制作上的华美与精致。该文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分析唐代宫廷家具,展示唐代宫廷家具的样式美、功能美与装饰美,研究设计美学理论在家具设计中的实践价值。
一、打造品质清水,课程引领有格  走进清水路小学,流水潺潺,绿竹依依,艺韵、棋韵、书韵交相辉映;内蕴清水品质——上善若水、以水为镜;外扬竹子精神——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学校力量荟萃积聚。清水品质、竹子精神引领着师生成长,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竹韵课程》蕴含“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竹子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不怕困难、坚强自信的精神,并且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