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化内科病房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消化内科病房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消化内科接诊的5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全体对象按照护理参与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严格的细节护理。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发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分析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6周后,经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情况明显更佳。另外,两组患者护理后2周与护理后4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结论 消化内科病房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医患关系友好发展,使患者充分享受人性化服务,提高预后质量,对患者康复治疗有着积极影响。因此,细节护理模式值得在消化内科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病房;细节护理模式;自我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71-02
  
  
  近年来,我国消化道类疾病的患病率急剧增长,消化内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众所周知,临床护理的质量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极大影响。基于上述情况,细节护理模式顺应而生。细节护理模式对临床工作进行了革新,要求临床护理人员需按照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从主动服务转变为微笑服务,进而发展到亲情服务,使患者在和谐、舒适的氛围中调养身息[1]。在本文中,笔者对消化内科病房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消化内科接诊的5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52例患者中,男患者有28位,女患者有24位,患者年龄范围为21~64岁,平均年龄42.5岁。全体患者入院后,经常规检测,均被确诊为消化类疾病,其中疾病类型为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有31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13位,消化道良性肿瘤的患者有6位,其他2位。52例患者婚姻状况:未婚的患者有24位,已婚的患者有21位,离异的患者有6位,丧偶的患者有1例。52例患者学历情况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患者有15位,学历为大专的患者有14位,学历为高中/中专的患者有12位,学历为初中的患者有8位,学历在小学及以下的患者有3位。52例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作医疗的患者有32位,医保的患者有13位,自费的患者有7位[2]。按照护理参数情况,将全体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患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内科治疗与常规护理,主要是提醒患者尽量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具有辛辣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严格的细节护理[3]。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分析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
  1.3观察指标
  ①使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行为,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这三方面着手;②使用VAS,获取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2周与护理后4周的疼痛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AS 9. 0 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 ± s) 表示,P < 0. 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自我护理行为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经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情况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2疼痛评分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2周与护理后4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5]。
  3 讨论
  作为我院的主要科室之一,消化内科近年来接诊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经过本次研究不难发现,对消化道内科病房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使患者愿意主动配合,参与治疗,能有效提高预后质量,提升患者自我保护能力,达到早日康复,缩短病程的目的。
  细节护理模式对临床工作带来了革新,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医患友好关系的发展,拓展医院服务领域,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使护理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在笔者看来,医护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需注意端正态度,从主动服务转变为微笑服务,进而发展到亲情服务,使患者在和谐、舒适的氛围中调养身息。另外,医护人员应对细节服务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将细节服务培养成一种习惯,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推行临床护士责任包干制工作模式,采取分组层级管理模式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管理,能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同时,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病房内设置意见箱,广泛征求患者与家属的意见,进一步实现对护理服务的改良。
  经过本文研究最终发现,消化内科病房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医患关系友好发展,使患者充分享受人性化服务,提高预后质量,对患者康复治疗有着积极影响。综上所述,细节护理模式具备于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颖华,王萍.消化内科病房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5):7529-7530.
  [2]邓爱华.呼吸消化内科病房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0):140-141.
  [3]张素梅.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2013(5):382.
  [4]黎军.综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1):96-97.
  [5]彭冬梅,卢小红,杨静华等.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5):62-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目前腰椎间盘突出优质护理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全面汇总分析。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优质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45例。结果:经过一年半的护理及回访结果来看,综合护理组,45例中,44例患者有了明显的好转,占97.7%,1例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还需进一步护理,占2.3%。对照组,45例中,36例患者有了明显的好转,占80%,9例患
期刊
【摘要】 新生儿洗胃目的是清除在胎儿分娩过程中吞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感染的羊水,及含较多母血的羊水,以减少其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及黏膜分泌亢进所致的呕吐。临床上采取早期洗胃方法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其方法简单,易掌握,我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成立1个多月以来,新生儿洗胃30余例,效果较好,没有一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做如下探讨。  【关键词】 新生儿;洗胃;护理  Abstract:Neona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剖腹产手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进行全程观察,对妇科剖腹产手术护理效果的研究,为剖腹产手术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方法:本实验通过随机选取我市各大医院2013年四个季度接生的600例产妇的住院护理信息和治疗档案进行调研,从中选择一些数据对剖腹产手术护理进行分析。本实验设置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300例剖腹产手术患者进行观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空白对照组的患者也进行常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5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 5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经过相关的手术和护理治疗之后,有52例患者治愈出院,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治愈率达到了92.86%。有6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其中脑血管意外2例、肺部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其中治疗组死亡5.00%,对照组15.00%,两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大大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有效的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输液的患者15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怖三项评分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敌对、偏执及人际关系敏感分值都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操作,观察组的50例患者按照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的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6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及术后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不但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及术后恢复程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ICU气管插管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82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