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CF的微型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8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微型无人机(MAV)计算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单目视觉的MAV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核相关滤波算法(KCF)对目标进行检测,通过循环矩阵生成训练样本训练分类器,并采用傅里叶变换和高斯核函数实现对目标所在区域的快速检测;利用目标中心点在像素坐标系下的位置,通过坐标系变换估计出目标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位置,完成目标位置解算;将解算出的目标位置作为位置控制器的期望输入,以控制无人机实现对运动目标的轨迹跟踪。最后,利用Gazebo软件搭建仿真试验环境完成目标跟踪算法的仿真与验证。
其他文献
中药材及饮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除了采取有效的监管力度保证其不滥制滥用外,从根源上保证其质量是极其重要的。目前中药材及饮片大多存在自身基原种属多样性,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采收差异,净化炮制加工以及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出现质控难题;也势必会产生中药材及饮片优劣等级的划分。随着中医药产业在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作用的加强和人民群众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迫切需
随着在军用、民用领域的广泛使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小目标的检测识别上。而对某些特定区域进行目标检测时,无人机需要更好的技术手段以提高对目标检测的准确度。本文在深度学习算法YOLOv5的基础上,选用DOTA数据集,对无人机航拍目标进行图像识别。通过网络改进、数据增强等技术的应用,该模型的平均精度大大提高,实现了对目标更好的检测识别。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依托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对接智慧园区运维产业链的相关岗位,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育人模式:通过构建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标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生产标准的对接,培养具有“三经历”“三融合”“三证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校企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完善师生“双赛”“双证”“双导航”的成长机制;校企开发智慧园区运维产业链职业标准体系,引领
本文以黄参为原料,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黄参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黄参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功率600 W、超声处理时间10 min、酶水解p H 6.0、酶水解时间180 min、酶水解温度63℃、液料比29∶1 mL/g、木瓜蛋白酶添加量5.6%,在此条件下测得黄参多酚的提取量平均为9.7 mg/g。本研究可
目的 探讨CEA、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应用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将确诊结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n=89),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n=85)。比较两组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及糖类抗原199检测结果,观察对照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各项指标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以及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EA、AFP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院校类型,面对教育发展大环境的变化,亟待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中寻找突破口,促进实现育人机制的创新。当前,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学中还存着校企对接不到位、实践设施建设不足、市场导向性不高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与时俱进。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了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探讨了高职院校在目前的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10月12日,Ahlstrom Munksj?宣布推出了一种可持续的包装胶带解决方案——Master TapeTM压敏包装胶带,其生物质基含量高于80%,由经FSC认证的来源可靠和可再生的木浆制成,可替代塑料包装胶带,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期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驱(后改作"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银(后改作"红")装素裹,分外妖娆。……"1936年2月7日,毛泽东站在陕北清涧县铺子洼,望向黄河对岸的山西境内,
期刊
为了有效优化重卡冷却模型,文章以国内某重卡自卸车发动机冷却模块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CFD STAR CCM+,采用K-Omega湍流模型和MRF多重参考系模型对整机冷却模块、冷却风扇和发动机舱的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得到了功率点和扭矩点两种工况下通过冷却模块中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的平均风速。CFD仿真结果表明,在Kuli软件里建立一维仿真模型,得到功率点和扭矩点工况下的散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碳排放问题日益严峻。通过搭建一套多热源联合供暖系统,以太阳能为主要热源,辅以电热能进行优势互补,通过PLC设计一套自动控制逻辑,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使供暖温度达标、热水连续供应,具备无人值守运行条件。结合投运后运行数据反馈,系统运行情况达到设计要求,值得后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