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皇帝萧衍的养生之道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i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年),享年89岁,在位48年,80多岁了还上阵征战,丝毫不输廉颇、黄忠等古之老将。萧衍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乾隆的长寿皇帝,其养生长寿之道,确有独到之处。
  涉猎广泛 修身养性
  萧衍自幼天资聪明,勤于动脑,乐于读书,早年与著名文人沈约齐名。登基后,不管政务多么繁忙,依然手不释卷,燃烛侧光,经常诵读到深夜,冬天把手冻裂,依然学而不厌。他又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研究证明,勤于读书能促进“脑运动”,带动血液循环,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延缓衰老,预防痴呆症。
  除此之外,萧衍还有许多业余爱好,且均达到相当水平。萧衍作诗十分出色,“洛阳女儿名莫愁”等佳句,后世一直传诵。他的草书隶书,造诣相当深。此外,他还下得一手好棋。他在《围棋赋》中说,围棋是君子“游神”,先达“安思”的好去处。他对围棋评价很高,认为“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妙”。这些业余爱好和兴趣,充实了帝王的空虚生活,解脱了一些忧愁和苦闷,同时也陶冶了性情,宽舒了心胸,从而使心理、生理达到了平衡,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清心寡欲 疾病不扰
  萧衍的长寿,还在于他是一个坚定的“素食主义者”,并且不喝酒。他曾写过一篇《断酒肉文》,认为荤食是人患一切病的病因。他为了以身作则,也为了表达誓断酒肉的决心,不惜发下毒誓:“弟子萧衍,从今以后,决心断除酒肉,假若再饮酒食荤,杀害生灵,愿受一切鬼神制裁,将堕阿鼻地狱。”萧衍也的确说到做到,吃素之后,饮食上更为清淡,多半是一些“豆羹粝食而已”。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他的身体极为清瘦,曾有大臣反复劝他开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萧衍能活到89岁的高龄,也在于他少近女色。性生活淫乱往往是皇帝短命的主要原因,萧衍只有后嫔、妃子七人,生八男九女。他在建康(今南京)做皇帝时,得到美貌的余、吴二姬,刚沉湎于女色,便遇到大臣进谏。他晚年信佛,更是远离女色。在80多岁的时候谈及养生之道,萧衍说自己的长寿不是由于学仙,而是由于30多年不近女色。节制性欲是中医特别强调的,因肾藏精、生髓、通于脑,为先天之本,能温煦脏腑、组织、器官。中医还认为:“留得一分精,便有一分生机”,因此,节欲是延年益寿的根本。
  宽容大度 身心平和
  萧衍肚量很大,很少因小事与人生气,常常避免引起心理紊乱。《梁书》记载,有一次萧衍设巨饼宴,尚书蔡樽在座,萧衍直呼其名,蔡不应声。萧衍有些生气,于是改叫蔡尚书,蔡樽才放下筷子答应。萧衍说:“卿向来耳聋,如今怎么听见了?”蔡樽回答:“臣职务是‘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唤我。”听后萧衍觉得惭愧,并未动怒,丝毫无报复之意。仅这种宽容大度,在历代帝王也是罕见的,正是因为萧衍做到了这些,所以才长寿。
  结语:
  历代帝王将相长寿者“凤毛麟角”,萧衍养生长寿之道,涵盖了中医养生的各种理论,所以说是比较科学和有理论依据的。萧衍的做法,或许能给当代人的养生,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南半球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激起的气流,到北半球有可能形成一场龙卷风,这种混沌学里著名的"蝴蝶效应",谁说它不会出现在全球纺织产业中?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它
朝阳医院急诊科唐子人主任于美国成功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游客,被誉为“中国好游客”,成就了最美中国医生救人于危难的国际佳话。盛赞之余,我们不免冷静思考我们的国情,反思我国面对类似情况的心肺复苏盲区,并以此为契机,寻求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之妙法。为此本刊特邀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委,全军十二五心肺复苏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中国腹部心肺复苏学创始人,武警总医院
A纺织厂(本案原告)与B贸易公司(本案被告)于2003年4月30日签订了一份购销棉纱合同,双万约定:被告供给原告针织用21支纯棉普梳纱20吨、货到后付款,每吨2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