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认识高中文学鉴赏中的“美”与“丑”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鉴赏作为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在教学中有其特殊的任务。新课标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往往摆脱不了对教参的依赖,不注意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对学生采取“信不信不管,服不服由你”的态度,对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欣赏或简单的贴个标签,一带而过;或盲目拔高,讲得天花乱坠,致使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与提高。
  一
   在文学鉴赏的教学中最常遇到、最不好回答又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关于文学形象美丑性质的问题。本是事物两面的美与丑似乎是泾渭分明的,但在对文学形象的鉴赏中常常呈现出另一种情形。比如这样一个形象:肥大的雨鞋,最晴朗的日子也穿在脚上;苍白的小脸,被宽大的墨镜遮去一半;衣领高高竖起, 耳朵塞满棉花,整个身子瑟缩在甲壳般的棉大衣中;“千万别闹出个什么乱子”是他的口头禅。
   契科夫笔下的这个小人物,灵魂是丑陋变态的,但是,这个文学形象又是美丽不朽的。契科夫通过这个奇丑无比的“套中人”折射出专制统治的丑恶与黑暗。透过别里科夫猥琐的外表和坑脏的内在,我们体会到的是旧时代决裂的呼声和渴望新生活的呐喊。文学作品欣赏常常是溢美不见美(例如《红楼梦》对于贾宝玉的刻画),写丑不觉丑(例如《巴黎圣母院》中对卡西莫多的描写),甚至是“美丑颠倒”“以丑为美”。
  二
   文学鉴赏中更多的往往是对丑的认识、剖析和批判。生活中的丑同美常常呈现出对比共生的状态,有时甚至难解难分。雨果说过:“万物之中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
   作家往往通过文学作品揭露生活的丑,因为现实的生活的丑要比美更能揭示生活的本质。作家表现生活的丑,并不是把丑的东西赤裸裸的摆给我们看,而是用艺术的手段把应该否定的东西集中起来,使之更强烈、更鲜明、更生动,充分展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
   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美还是丑都渗透着作者的美好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美的,作品中美的艺术形象叫表现对象的美,作品中丑的艺术形象叫表现目的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塑造无论美丑都可以称之为美。所以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主要是欣赏作家在作品中所寄寓的美好人生愿望和社会理想。作品对恶与不义的鞭笞与否定,使欣赏着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了解丑之为丑,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果戈里从表现角度也作出了同样的论断,讽刺的意义在于“使人们对于那样极端卑劣的东西引起明朗的高贵的反感”。在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贪婪、吝啬、虚伪、狡诈的性格被揭露得淋淋尽致:为了钱财,他逼死妻子,不顾破产的兄弟,赶走无处安身的侄女;为了钱财,他失去常态,以赚女儿的便宜喜不自胜,直到临死之时,仍对金钱念念不忘。作者通过对吝啬鬼的形象塑造,激发了读者对丑的鄙视,对美的追求。
  三
   文学形象的美与不美,主要不是看作品所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文学作品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充分有力的表现了事物的本质或普遍性,展现了美的规律。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美就在于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鲁迅笔下的阿Q、癞头疮,黄小辫,,瘦骨伶仃,可笑可怜,忌讳疮疤,麻木健忘,自欺自慰,可悲可叹......由此观之,确实无美可言,但是,他身上浓缩的却是那个时代人的精神特质,“写出了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因此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典型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美。
   果戈里在《死魂灵》中刻画了一大群流氓、骗子、吝啬鬼的伪善者,他们全是丑的典型,别林斯基却称赞这部作品是“优美的长诗”。
   文学作品的鉴赏有具独特性,为了表现生活中的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能是丑的;为了揭示生活中的丑,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可能是美的。只要文学形象本身是典型的,那么这些文学形象就是美的。
  四
   文学鉴赏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体验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审美是不完全,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期待,莫泊桑曾形象的描述过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这些人朝我们叫到,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感动感动我吧,使我忧愁忧愁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欢笑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让我思想吧。”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并不是每个人先天就有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精神导向功能,让学生向往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事实上,我们欣赏文学形象所获得的审美满足,远远超过认识文学形象本身。
   美是迷人的,但需要我们去感受。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变成理性的人,唯一途径是先让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主动承担起使学生成为“理性的人”的责任。
其他文献
记得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杨叔子曾对大学生说:你们要吸收各种“营养”,争取做个完整人,而不做半个人。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理论知识,更要培植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芒、道德光芒、才学光芒的“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而事实上,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为读书而读书。高分是目标,成绩是准绳。高分低能,高分庸才,比比皆是。不少毕业于名牌大学
期刊
做班主任已经两年半的时间,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失败的伤痛。然而不管是喜悦还是伤痛,都是我教学之路上的美丽的风景,这风景让我的内心不断强大,这风景让我不断成长。   今年高三,一提到高三大家都觉得,唉,高三忙呀、累呀!是呀,开学已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高三真是太忙太累!然而这种忙累之中又让我体验到,能够陪着学生走过高三这最艰苦的旅程,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   今年我所带的班
期刊
现行中学课本,除了具有降低教学难度、实用性更强、安排更合理、更科学这些特点以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许多课文增加了旁批。但令人遗憾的是,不仅有许多学生不重视旁批,甚至有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发挥旁批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旁批,充分利用旁批的提示和说明,去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许多旁批列出了文章的提纲   旁批的文字相对来说比较简明,概括性较强。
期刊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常有意无意地念叨:“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我问他什么意思,他竟一本正经地说:“就是说呀,我小的时候你养我;等你老了,就该我养你了。”我哑然,先不说他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否准确,不可否认的是,经典已深刻影响了这个四岁孩子的心,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经典,他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文化。《论语》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孔子是否会想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教会了如我一般
期刊
组建一个新的班集体,班主任的工作至关重要。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协调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一个新集体,如果头开得好,以后的各项工作会顺利展开。要组建一个良好的新集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立前行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行的方向,这个目标既可以是近期目标,也可以是远期目标,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
期刊
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惟有多方探索,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才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而重视预习课,上好预习课,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预习中训练了学生各项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和参与精神,达到了新标所提出的“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要求。   一、上预习课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放在课内,学生在同一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内容都是对语文人文精神的集中而深刻的阐述,强调了学生人文品格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切实做到育人先育德,把以人为本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抓好、抓细、抓活。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
期刊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备课   作为一名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丰富的备课准备工作。这一堂课教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备课的准备是否充足。学生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方法,那么,教师就要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学和备课。有一句话这样说:“备课就是备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按照学生的水平和阶段有针对性地去备课,那么他的课堂教学肯定是不见成效的和
期刊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也是人。所以教师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的重点更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班主任除了做好日常的工作外,要发挥的更大的作用,就是协调好各科教师一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独立学习包括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它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独立
期刊
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这三个环境之间的关系可用同心圆来表示,其中处在中心的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是课堂环境,因此课堂环境的建设对于语言教学举足轻重。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努力,改善课堂环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课堂环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人际环境、情感环境和物质环境。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说说如何建设有益的课堂环境。   一、物质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