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现代知识和高超的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建设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打造品牌专业,办大、办活、办强学校,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农村职教中心的生源素质、实验实习设备相对较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校根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理清思路,制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为了实施好这一工程,我们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外延,培养的原则、途径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评价办法和激励措施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以满足专业现状与发展和教师个体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长线专业和重点专业师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和教师基本素质培养为前提,以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施在骨干专业、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培养双师型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校企合作产教研项目实施中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培养双师型教师“五位一体”的培养机制;以校内校外、校企双元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送高校进修、校本培训或教师自学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我们把宏观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微观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方案结合起来。坚持“三优先”“双五层次”“四阶段分期”“校企双元”的原则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在制定培养规划时。坚持“三优先原则”:即重点专业、关键学科、实训指导教师等紧缺岗位人才优先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优先培养;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业绩的教师优先培养。我校确定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电工和汽车运用与维修四大主体专业,按照省级国家级骨干专业的标准制订了四大主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对专业教师的需求。要求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和阶段目标,经学校领导小组协商、批准,纳入学校和个人培训规划之中:学校课题组定期检查、评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落实情况,使学校的规划落到实处。
  二是在落实培养规划时,采取了“双五层次”:即将教师分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名师等五个层次的类别,分别确立为五个级别的“星级教师”,制订各层各类教师的达标要求、达标时间,培养途径,评估办法等,分别要求取得中、高级技能证书。定期组织星级教师评选。
  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会”“熟”“精”“专”“特”五个层次的要求:“会”,基本掌握相关技能,会实际操作;“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能熟练操作;“精”,能精通所教专业课相应的职业技能;“专”,拥有一项以上高水平专业技能;“特”,拥有专业特长,在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荣获省一等奖以上者。以上要求纳入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中,要求教师逐年提升。从低到高相应评审为一至五级“双师型”教师。
  三是在实施培养步骤时。采取“四阶段分期”:第一阶段,通过多种方式基本配齐专业教师,使得教师明确一个相对清晰的专业方向;第二阶段,通过多渠道培训。促使专业课教师能胜任2门及以上专业课和一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第三阶段,专业教师取得相应行业的专业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能胜任相匹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努力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第四阶段,专业教师能胜任课程改革,开发课程模块,编写教材,能承担行业员工培训、企业生产指导工作,成为专业建设的高端人才、核心人物。
  四是在具体培养做法时,采用“校企双元”方式:即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经常指派教师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市场调查与分析、技术攻关,教师加强了对生产一线上技术要求、工艺标准的直接了解,改善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相对滞后。不能跟随现代专业技术发展脉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将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带进学校,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促进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优势互补。同时,采用“结对培养”,让专业理论教师与同专业的技能教师结对。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二、抓好落实。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
  
  我们以学校为主阵地,充分借助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资源,构筑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网络。在师德素质优化、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等方面抓好落实,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1.师德素质优化的培养
  我们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学用一致,引导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学观,增强教师爱校、爱教、爱生的情感,促进教师个体师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群体素质的优化,使之成为德、才、能兼备的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技能的传播者。我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引进企业在校内设置生产车间,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融化进学校文化之中,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师德素养,进而达到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企业人才。
  
  2.现代教育理论的培养
  定期聘请高校教授、职教专家来校举办讲座。选派专业教师参与全国以及省市教研和学术会议,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与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分批安排教师到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考察,转变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
  
  3.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和关键职业能力。我们立足校本,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
  (1)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新老教师之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结成对子,共同研讨教育教学,促进交流、共同进步;实施“星级教师”培养工程和“双师型”教师等级评审工程,加快青年教师的进步与成长。
  (2)开展观摩课活动,定期举办各级各类观摩课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相长的能力和水平。
  (3)定期开展教学改革专项研究活动,专业教研组、备课组围绕项目教学“任务单导学”有效教学模式,定期研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4)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的制订及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专业教师针对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开发校本教材。
  (5)定期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及相关软件运用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1)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应高校学习、深造,接 受行业或国家相关部委组织的专业人才或师资培训,丰富、更新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2)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工作、行业研讨会等活动;推荐教师到各级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任职,担任活动组织、主讲等。
  (3)各专业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定期来校指导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及教学指导。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促进了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融合。
  (4)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的各项技能比赛,强化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学校制定了技能大赛的考核奖励方案,引导和激励专业教师主动提升技能,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
  (5)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技术节,对全体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展出技能成果,展示获奖者的技能风采。
  (6)创建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和主力军作用。让名师与青年教师组成名师工作室团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也给名师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
  
  三、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保障机制
  
  我校从用人机制、投入机制、物质保障机制改革人手,建立了学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良性机制,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改革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
  我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学校以此为契机,拓展“双师型”教师的选用与培养渠道。在教师激励机制中:一是在待遇上坚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二是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晋级、评先选优;三是给予有利条件,我们依托大中型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在校外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实践基地或培训基地接受相关培训。
  
  2.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校内基地
  在校内,我校建立了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机械与数控加工实训中心、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配备了较齐全、较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为专业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教学实践、研究平台;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将收集到的企业、行业相关信息或教育教学信息,提供给教师实习。
  
  3.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
  学校坚持从各方筹集资金。建立了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保证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进修培训的时间和经费。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目前我校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职教领军人才、省中心教研组成员各3人:专业课教师中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有112人,其中技师42人,高级技师4人;近三年在国家、省、市级说课大赛、课件制作比赛、优质课评选、专业技能比武中,教师获一、二等奖达96人次。2009年有5名教师被评为南通市第五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居南通市中职学校之首。2006年以来,在省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先后有46名师生获参赛项目一、二等奖、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先后有4名学生获参赛项目一、二等奖,每年对口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均占全省总数1/14左右,在全省遥遥领先。学校先后荣获“南通市职业教育奖励基金一等奖”“南通市职教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获得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集体称号。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与T细胞亚群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动态检测46例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直肠癌组CD3、CD
目的观察比较泰素加卡铂与泰素加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axol+CBP组(A组)及Taxol+DDP组(B组),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及不
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践型的职业人才,是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这批人才除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因此中职体育教育也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拓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适应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拓展训练”逐渐成为素质拓展的热门项目,它以其新颖的形式、良好的效果备受社会青睐。将“拓展训练”简化为课堂“拓展游戏”,让学生在游
近年来,我们在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根据实际电路的教学任务,把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成八个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负责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学会采购,树立成本意识    电子技能实训制作电路所需要的元器件,一般都是在开学前,根据授课老师报的元器件采购计划。由学校统一采购。课前老师将元器件进行分类,课上分发给学生。我们改变了这一做法,让学生参与元器件的采购、分发过程。教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与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和足叶乙甙(Vp-16)与异环磷酰胺(IFO)、顺铂(DDP)组成的VI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经病理组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加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客观疗效及其临床受益反应(CBR).方法对2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此方案化疗3个周期,按WHO标准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综合评估
目的探讨肺尖癌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9年1月~1997年1月应用化疗(2个周期)、放疗(30~40 Gy)加扩大性手术切除治疗肺尖癌28例.结果化、放疗后CR 6例,PR 18例,MR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