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暮年心理疾患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朱元璋晚年所编的特种刑法《大诰三编》中,记录了一个奇特的案子。
  医生王允坚私售毒药事发,朱元璋命他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待毒性发作,又要其交待解毒之方,次日才枭首示众。在“服毒及其反应”这项测试中,朱元璋宛如一个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者,不但认真记下服毒者的神态和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异常,还对其濒死时的心理高度关注。整段文字绘声绘色,完全能够想象,当事人朱元璋从中获得了多么大的心理满足,以至事后追忆,还是那么兴致盎然。
  中国古代对心理疾病缺乏了解,所以,很多时候某人行为乖张,却只被视为修养欠佳,极少有人想到这也是一种病变。以现代观念看上面这桩奇特的事件,很容易得出一个答案:暮年朱元璋在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剖析朱元璋暮年心理,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随着年岁渐老,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君王,居然产生了越来越浓重的幻灭感。
  他仿佛突然意识到了“帝力之微”,屡屡发出人生的悲鸣。这在向来信心满满,登基后以天纵之圣自居的朱元璋身上很不寻常。比如他铁腕反贪,一度相信只要帝国的政治机器按照他设定的轨道运行,自己就能做一个超越前代的成功帝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显然不那么乐观了,而且不止一次地感叹:“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我这般年纪大了,说得口干了,气不相接,也说他不醒”,甚至“自谦”“才疏德薄,控驭之道竭矣”。
  对朱元璋原本强悍的心理给予近乎致命一击的,是太子朱标的早逝。他在极度悲痛中召见群臣并在臣下面前大哭,无遮掩地表现自己的软弱,这于朱元璋是非常少见的。
  太子的早逝,加上几年前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都是沉重的打击。他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是自己无法掌控的。
  折磨晚年朱元璋的,不仅有幻灭感,还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忧虑感。
  他显然把江山视为老朱家的私产,渴望世世代代永传下去。太子早逝,朱元璋选择年幼柔弱的皇太孙作继承人,更加重了他怕江山在其身后一朝易手的心理负担。
  于是,一方面,朱元璋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还不惜大开杀戒,为确保江山无虞争分夺秒地工作,而与此同时,他又清楚知道,自己不可能预见所有的纰漏并替后代全部堵上。这使朱元璋愈发焦躁。
  在幻灭感和忧虑感双重夹击下的朱元璋,其暴虐在晚年达到了极致。他对臣僚们才信又猜,已赦复罪,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就是其妃嫔,也常常会无端成为他发泄异常心理的对象。据清初学者查继佐所著《罪惟录》记载:御河中发现一堕胎婴儿,朱元璋没有任何凭据,怀疑是楚王朱桢之母胡充妃所为,乃亲手杀死,弃尸郊外,楚王来朝,哭求母尸不得,只得到一条练带,归葬于王府;鲁王母郭宁妃、唐王母李贤妃和伊王母葛丽妃,竟在元璋的一次暴怒中同时被杀,三具尸体装在一个大筐中,埋于太平门外,待元璋怒气平息,想给予棺木进行埋葬时,三具尸体已腐烂不能辨,只好立三个坟丘算作三妃墓。
  史书描写朱元璋晚年生活状态时有这样两句话,“中夜寝不安枕”,“四夷有小警,则终夕不寝”。这样一个时时处于高度紧张,一有风吹草动就无法入眠者,怎么会是一个强大的人呢?老实说,读到这样的文字,笔者对朱元璋的憎恶减轻了许多,油然生起的,倒是深深的同情。
其他文献
研究含双线性双环滞后单自由度系统非线性振动的响应特点。先用平均法得到主共振情况下系统的幅频响应方程。然后讨论了外激励振幅变化对幅频响应的影响。给出了模式变化的临
中学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时间段.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很多,在教学
提出了基于小波能谱和小波信息熵的油气管道异常振动事件识别方法。基于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原理的分布式光纤油气管道安全监测系统实时检测管道沿途振动信号,对测量的时
提出温度体模型动网格生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流固耦合算法,生成物体振动过程中的动态网格。温度体模型动网格方法将运动边界的位移映射为求解域的温度边界条件,以流体能量方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分析模型,计算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砼板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位移状况,分析了板下脱空与接缝传荷对弯沉的影响.
利用高频天平技术,在4种不同风场中对71种不同几何参数的矩形截面高层建筑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得到了典型风向角下气动基底扭矩系数均方根值,考察了建筑厚宽比、长细比及
文中介绍了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广珠(广州-珠海)北段白沙湖段路基采用砼预制管桩进行加固的措施和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