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注意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实施财务控制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管理效率都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内部控制的水平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措施和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188-01
内部财务控制亦称“内部管理控制”,是企业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按标准实施的措施。内部控制是所有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的内控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在各个国家都有着很长的应用历史,最早的财务控制只是对帐簿资料的审计核对和内部牵制(internalcheek)。1936年,AICPA公布的《自力公共会计师对财政报表的审查》中,第一次界定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在该文中,规定了“会计内部审核与控制制度”是指为保证企业的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审核财务账簿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些方法。时间发展到上个世纪的末期,美国的COSO委员会在1992年时再一次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解释,那就是对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执行过程。1.企业运营的利润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切确性;3.相關法令的执行。我国早在《自力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会计节制与审计风险》中就有规定,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分为会计系统和控制规范等部门。而且在1999年我国重新修订《会计法》,从法律的层面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需成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之后又颁发了几项会计内部控制的规定和文件,进一步确定了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并要求在单位内部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成为单位内部一个重要的部门。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注意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实施财务控制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管理效率都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内部控制的水平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1.保证各种法律和法规的贯彻执行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得到落实。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目标
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二是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和完整。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是需要物资和资金的,这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内部在建立和完善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贪污、盗窃、舞弊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从而保护企业的财产物资的安全目标。
3.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目标
企业的发展,资金是血脉,会计工作是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实施内部控制可以不断完善和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
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单位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生产中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调整企业生产中的策略,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企业管理挂钩。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1.内部财务授权控制
企业发展中,时刻都会有财务工作发生,在处理这些财务工作过程中,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可以进行财务工作的管理,不经授权不得接触财务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有效控制财务情况发生,实现事前控制,避免产生财务事故。企业内部不同级别的财务人员授权控制的职责范围应该是有区别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和权利,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财务工作和业务处理行为高度负责。实施一般授权和特殊受权是企业惯常运用的措施。例如:材料采购员在进行一万元以下的材料采购业务时,可以给予一般授权,即业务员可以自行决定采购与否;而超过一万元的材料采购就需要经过有关领导的比准,这个批准就是特殊授权。
2.在企业内部实施分工控制
财务工作因其涉及物资和资金而成为企业内部的重要部门。所以内部的不相容职务一定要由不同人员担任,从而实现互相制约和牵制,避免违规和腐败行为发生。使不相容职务由不同人员负责,如果一人兼多职,在舞弊以后可以进行掩盖。实施分工控制可以防止差错,堵塞漏洞,使公司财产得到保护。对于批准和执行工作,不能由一个人担任;执行和审核不能由一个人担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职务不能由一个人担任;保管财产物资和记录的职务不能由一个人担任;记录总账和记录明细账的职务不能由一个人担任。
3.在企业内部实施业务记录控制
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情况必须按一定的程序记入会计系统。在这个发生和记录的过程中,管理层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可靠。(1)原始凭证必须经过专人审核,才能作为原始依据;(2)记账赁证的内容必须与原始凭证的内容保持一致;(3)凭证必须连续编号;(4)凭证正、副联必须一次复写填制;(5)定期对凭证的填写、记账、过账和编制报表进行复核;(6)建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和日记账核对制度;(7)建立完善的凭证传递程序。
4.在企业内部实施财产安全控制
对于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实施安全控制。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必须立即记账,做到日清月结,防止现金被挪用,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对于财产物资的管理实行永续盘存的措施;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点;财产物资不论是发生盘盈还是盘亏,都要查明原因和管理责任;建立财务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制度。便于进行收发业务、便于清查、便于保管。
5.在企业内部实施预算控制
企业必须重视预算控制在内部管理中的作用。在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所编预算必须体现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在编制过程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调整修改预算并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和考核情况。做好企业的预算控制,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在企业内部实施结算中心控制
对于大型公司来说,建立结算中心是非常必要的。更加有利于办理内部各成员单位或分支机构的资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使公司的管理在一条线上。企业内部的结算中心主要管理任务是集中管理各成员单位和分支机构的资金收付和往来结算,把握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向。统一对外筹资,保证企业具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周转,同时控制财务风险,并且调节内部的资金盈余。建立结算中心,对于企业的现金管理尤其重要,对于资金的管理、收支,可以实施更有效的控制,从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手段。
7.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审计控制
企业的财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重要的管理组织,其职责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督促和检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审核违规行为并制止发生,检查企业制定的各种标准是否得到贯彻和执行,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企业的各项经营目标是否按期完成。协助单位的高级管理层,为其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措施和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188-01
内部财务控制亦称“内部管理控制”,是企业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按标准实施的措施。内部控制是所有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的内控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在各个国家都有着很长的应用历史,最早的财务控制只是对帐簿资料的审计核对和内部牵制(internalcheek)。1936年,AICPA公布的《自力公共会计师对财政报表的审查》中,第一次界定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在该文中,规定了“会计内部审核与控制制度”是指为保证企业的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审核财务账簿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些方法。时间发展到上个世纪的末期,美国的COSO委员会在1992年时再一次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解释,那就是对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执行过程。1.企业运营的利润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切确性;3.相關法令的执行。我国早在《自力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会计节制与审计风险》中就有规定,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分为会计系统和控制规范等部门。而且在1999年我国重新修订《会计法》,从法律的层面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需成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之后又颁发了几项会计内部控制的规定和文件,进一步确定了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并要求在单位内部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成为单位内部一个重要的部门。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注意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实施财务控制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管理效率都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内部控制的水平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1.保证各种法律和法规的贯彻执行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得到落实。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目标
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二是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和完整。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是需要物资和资金的,这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内部在建立和完善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贪污、盗窃、舞弊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从而保护企业的财产物资的安全目标。
3.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目标
企业的发展,资金是血脉,会计工作是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实施内部控制可以不断完善和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
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单位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生产中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调整企业生产中的策略,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企业管理挂钩。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1.内部财务授权控制
企业发展中,时刻都会有财务工作发生,在处理这些财务工作过程中,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可以进行财务工作的管理,不经授权不得接触财务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有效控制财务情况发生,实现事前控制,避免产生财务事故。企业内部不同级别的财务人员授权控制的职责范围应该是有区别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和权利,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财务工作和业务处理行为高度负责。实施一般授权和特殊受权是企业惯常运用的措施。例如:材料采购员在进行一万元以下的材料采购业务时,可以给予一般授权,即业务员可以自行决定采购与否;而超过一万元的材料采购就需要经过有关领导的比准,这个批准就是特殊授权。
2.在企业内部实施分工控制
财务工作因其涉及物资和资金而成为企业内部的重要部门。所以内部的不相容职务一定要由不同人员担任,从而实现互相制约和牵制,避免违规和腐败行为发生。使不相容职务由不同人员负责,如果一人兼多职,在舞弊以后可以进行掩盖。实施分工控制可以防止差错,堵塞漏洞,使公司财产得到保护。对于批准和执行工作,不能由一个人担任;执行和审核不能由一个人担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职务不能由一个人担任;保管财产物资和记录的职务不能由一个人担任;记录总账和记录明细账的职务不能由一个人担任。
3.在企业内部实施业务记录控制
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情况必须按一定的程序记入会计系统。在这个发生和记录的过程中,管理层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可靠。(1)原始凭证必须经过专人审核,才能作为原始依据;(2)记账赁证的内容必须与原始凭证的内容保持一致;(3)凭证必须连续编号;(4)凭证正、副联必须一次复写填制;(5)定期对凭证的填写、记账、过账和编制报表进行复核;(6)建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和日记账核对制度;(7)建立完善的凭证传递程序。
4.在企业内部实施财产安全控制
对于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实施安全控制。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必须立即记账,做到日清月结,防止现金被挪用,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对于财产物资的管理实行永续盘存的措施;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点;财产物资不论是发生盘盈还是盘亏,都要查明原因和管理责任;建立财务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制度。便于进行收发业务、便于清查、便于保管。
5.在企业内部实施预算控制
企业必须重视预算控制在内部管理中的作用。在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所编预算必须体现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在编制过程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调整修改预算并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和考核情况。做好企业的预算控制,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在企业内部实施结算中心控制
对于大型公司来说,建立结算中心是非常必要的。更加有利于办理内部各成员单位或分支机构的资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使公司的管理在一条线上。企业内部的结算中心主要管理任务是集中管理各成员单位和分支机构的资金收付和往来结算,把握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向。统一对外筹资,保证企业具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周转,同时控制财务风险,并且调节内部的资金盈余。建立结算中心,对于企业的现金管理尤其重要,对于资金的管理、收支,可以实施更有效的控制,从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手段。
7.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审计控制
企业的财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重要的管理组织,其职责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督促和检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审核违规行为并制止发生,检查企业制定的各种标准是否得到贯彻和执行,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企业的各项经营目标是否按期完成。协助单位的高级管理层,为其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