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艺术类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越发重要。而对于学习艺术类学生而言,不仅可以使用它与世界接轨,也可以为自己的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助于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的提升。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要能够运用一些新的思想,创新一些教学模式,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
  关键词:艺术类中职学生;教师;教学方法
  英语对学习艺术类学生而言,不仅可以使用它与世界接轨,也可以为自己的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助于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的提升。学习艺术的孩子,自身都有着对艺术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占用大部分的时间,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必要的重视、时间及精力的投入,导致文化课基础薄弱,尤其是英语这种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这就使得我们在教学中要好好思考,教师如何才能让这些孩子爱上英语,提高对英语的认知水平,成为我研究的一个方向。
  当前的情况如下:
  第一,学生的状况。
  艺术类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有着鲜明的个性,更习惯于直觉与形象的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更倾向于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艺术生英语学习的薄弱之处,集中体现在: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强,词汇量低,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坚持英语学习的毅力和系统学习英语的方法。
  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多采用课堂满堂灌。只考虑到任务的完成,没有认真的研究学生获取了多少,导致学生对英语课感到单调乏味、没有活力。有些教师对艺术类学生本是就有一种不太认真地态度,极易导致糟糕的教学氛围。
  第三,课堂现象。
  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会出现溜号,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睡觉,不配合老师的行为。更有学生不服气老师的管理,出现对立的情况。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充分备课是能够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
  1.备学生——了解。“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样,个体差异不同,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已知程度,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備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就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
  2.备教材——吃透。备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犹如演员要熟悉剧本。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3.备教法——合理。根据艺术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认真分析学情,查找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要选择能更加贴近学生心理和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会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讲课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去设计教学方案,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形式多样化,并让学生们更多的有展现自我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点。
  (二)导入是另一个重要环节
  导入在一堂课中,虽然很短,但如果设计新颖,抓住学生的内心,就有了良好的开始。良好的导入方法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作为英语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有利于他们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需要注意的是,导课一定要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简洁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三)讲课的科学和技术性
  1.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知识是人类灵感与智慧的结晶。它是博大精深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你能否讲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讲授知识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特别是与学生们在网络、微博、微信上关心或评论的热点相结合,还可以创设与职业相关的问题情境,设计竞争与合作的课堂环境。
  2.教学不应当是教师的独脚戏,应当是师生间的互动。因此,不要把课堂搞成老师一个人的单向输出。老师讲课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探讨中来。要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并掌握知识。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互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3.精心提炼教学过程,一节好的英语课,其严谨流畅的教学过程往往令人回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仔细甚至是反复的推敲和提炼。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扣教学主线,为学生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注重知识点的联系,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做到目标明确,过渡自然,并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途径展开教学。
  4.教师不应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要善于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对学生应以激励为主,尽量不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小看教师的一句表扬,说不定会使这位学生的学习劲头大增。只要教师捧出一颗真诚的心,就一定会走进学生的心灵。课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尽量找到学生的发光点,指出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也必须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提出意见,以促使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一堂对学生们有着非常意义的,各方面完善的英语课,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学生愿意学习,你自己首先要学会教学。要想教好学生,就要认真地研究和钻研所教的对象和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让学艺术的学生们逐渐爱上英语,喜欢上英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 NPTS)房水葡萄膜巩膜引流途径的形态学情况进一步阐明其降压机制。 方法 每只家兔右眼为实验组(NPTS组),左
目的:  比较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P-PRP)与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L-PRP)对兔椎间盘髓核来源间充质干细胞(NPMSCs)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道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初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一、口语交际中的创新教育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用生动有趣的故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组和对照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
[目的]:通过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心房超微结构、细胞直径、纤维化程度、房颤持续时间和左房直径等因素的变化,探讨影响房颤患者电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时间的相关机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习环境、学习条件的不断完善,对学生在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培养内容之一。化学作为必学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真正起步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现阶段我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经阴羊膜腔外注入利凡诺、阴道放米索前列醇终止10-15周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15周妊娠要求终止的妇女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
研究目的:建立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实验模型;观察胰腺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亚型在大鼠胰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动态表达及意义;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拮抗剂洛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结合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其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积极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等四个方面,以下对其提高的策略展开了具体讨论,希望借此提高初中数学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有无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改革,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依靠充足的创新人才,国家才能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历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以它丰富的内涵、特殊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历史教学;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