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1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198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
  这里我想来谈谈大地,谈谈泥土。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么!”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叩头谢过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这是《左传》记载下来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不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古代中国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就有这么一个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来,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上一个世纪,当殖民主义强盗还处在壮年时期,他们大肆杀戮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土人,强迫他们投降,有一种被规定的投降仪式,就是要土人们跪在地上,用砂土撒到头顶。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为了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呵!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动感情波澜的事情。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迫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背井离乡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其他文献
今年85岁的屠呦呦出生于宁波鄞州,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摘得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也成为中国诺奖获得者中的唯一女性。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而鹿儿所食的那株野草,就是青蒿。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而这个国人企盼多年
据国际田联官网消息,在当地时间6月30日进行的2018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巴黎站的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再次跑出9秒91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本站第三名。这是苏炳添在9天之内第二次跑出平亚洲纪录的成绩。  当日男子100米比赛在顺风0.8米/秒的风速条件下进行。排在第六道的苏炳添起跑反应时为0.127秒,在全部8位选手中并列第二。起跑之后他和美国名将贝克、法国本土选手维科几乎并驾齐驱处
开篇点题,设下悬念。  用传闻凸显性格特点,埋下伏笔。  外貌描写,刻画严肃,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感,但是情节在推动方面显得动力不足,可以在原来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让“爆头哥”的形象呼之欲出。  对比表现,从前文情节的紧张度来看,情节的张力越强烈,放松以后的反差也就越鲜明,表达的效果就越好。  “爆头哥”是谁?他是令整个九年级都为之胆寒的老师。同学们都谈其色变,他就是九(1)班的数学老师。  今天
7月22日8时左右,我国将迎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很多国民将“天涯共此时”,亲历这5个世纪一遇的天文奇观。“看不到日全食,你还会爽吗?”我们看到,对于这一天文奇观,公众的热情已经越来越高,看日全食,已经成为一句问候语和时尚。网络、电视等媒体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现场直播”,平面媒体也图文并茂,专家解读形成原因,善意提醒慎走高速路、开车灯、不宜戴墨镜等。而公共管理部门更是下发了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的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选自《神剑之歌》,张爱萍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鉴赏空间  这首詩主要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风餐露宿的生活场景。过草地也许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岁月,牺牲的战士最多。诗的开篇便交代草地上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风烟泥潭、饥寒交迫以及敌人的追剿
大家好:  有人做过一次暑期调查,结果出来,四大名著里最让人喜欢的人物,居然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有趣的是,从《西游记》里一身毛病的猪八戒到膀大腰圆的莽汉鲁智深,都不是作者笔下浓墨重彩的绝对主角,却分分钟抢走了书中男主女主的各种风头。人们一边骂着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莽汉,一边又无限纵容他的闯祸和各种品性里的瑕疵,无比牵挂、怜惜他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多么诱人的风光,多么饱满的希望!  我们的岛城氤氲着稻花之香,我们的生活普照着七彩霞光。  如果你热爱生活,如果你热爱文学,如果你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那么,就让感情涌向笔尖,静静流淌成涓涓的细流吧;如果你喜欢思考,如果你喜欢发现,如果你是一个思想丰富的人,那么,就把思想敲进键盘,轻轻地,随着嫩嫩的花瓣绽放出馥郁芬芳吧。  稻花香文学社是展示文学才华的天地,是亲近文
「摹拟范本」  “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
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有一条极令人悲哀的创作规律,它几乎成为文学与人生最大的一条悖论。读《离骚》时我们这样说,读《赤壁赋》《岳阳楼记》时我们也这样说。杜甫说这是“文章憎命达”,司马迁说这是“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确实是一条“诗家不幸文章幸”的苦
前段时间,忽然梦见逝去多年的母亲。梦境中,总是与她相伴出行,走到一处小溪旁,便突然见不到她的身影了。这样的梦重复出现了几次,心里便有些慌张。我打电话给在老家的二姐,请她代我去父母的坟上烧支香。二姐答应了,又告诉我,老家政府说要修川藏铁路,动员把父母的坟地迁到别处去。我心下便想,原来母亲是来和我告别了。  一时间,儿时的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  我从小生活在川西平原的一个小县城内,父母都是县里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