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忽然梦见逝去多年的母亲。梦境中,总是与她相伴出行,走到一处小溪旁,便突然见不到她的身影了。这样的梦重复出现了几次,心里便有些慌张。我打电话给在老家的二姐,请她代我去父母的坟上烧支香。二姐答应了,又告诉我,老家政府说要修川藏铁路,动员把父母的坟地迁到别处去。我心下便想,原来母亲是来和我告别了。
  一时间,儿时的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
  我从小生活在川西平原的一个小县城内,父母都是县里的干部,母亲在县委组织部当干事。成年后很长时间,她留给我的几乎都是很严厉的形象。我们兄弟姐妹5个,母亲对我们的生活细节要求得非常严格,饭前必须洗手,饭中不许说话,客人来了不许上桌、不许大声讲话,睡前必须洗脚;等等。我小时候很顽皮,经常闯下一些祸来,免不了招致母亲的教训,有时鸡毛掸子抽在屁股上,钻心的疼让我大声号哭。每次挨打后,我对母亲都充满恨意,最大的念头便是,长大后我不认这个妈了。
  如今,我已经快从中年步入老年了,说也奇怪,回想起母亲,许多事少年时不在意,而今却记忆深刻。
  大约10岁的时候,一个夏天,我在家突然发起了高烧。那天下着暴雨,迷糊中,我趴在父亲的背上,母亲撑着把不大的雨伞,急急忙忙地把我送往县医院。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刻,在经过县粮食局的那个高坡时,我侧眼看见身旁的母亲,她的后背全湿了,雨水从她的衣摆下方哗哗地流出。第二天上午,我从昏睡中醒来,望见母亲坐在病床另一头,正与一位护士轻声地聊着家常。后来我才知道,那晚母亲守在我病床头一夜无眠。
  还有很多细小的事涌上心头。我的少年时代读物匮乏,在我心目中,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县城里那家不大的新华书店。放学后,我经常去那里盘桓,但是兜里没有钱,只能望书兴叹。有一天,书店新来了一本连环画《高玉宝》,我特别想要,便鼓起勇气找到正在办公的母亲,向她讨要1毛5分钱。出乎我意料,母亲从钱包里数出了钱递给我,让我极为欣喜。须知那时这几乎是全家的一顿菜钱。我刚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下着小雨,我放学走出教室,远远地便望见母亲急急地向我赶来。见到我,她塞给我一张电影票,是当时正在热映的《创业》。母亲单位分给她一张票,她便在电影开映前半小时赶紧给我送来了。于是,我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自豪地向电影院跑去。等到我上高中的时候,父亲因为所谓的“政治错误”被撤销了职务,母亲也受到了牵连,不能在县委组织部工作了,但可以自己选一个中意的单位。那天下午,母亲在院子的台阶前用木盆洗衣服,我经过的时候,她叫住我,一边搓着衣服,一边对我说她想好了,去新华书店工作。我很高兴,这样我就可以更加方便地买书、看书了。其实,在那個年代,从县委组织部调到新华书店站柜台是会让人议论的。过了两年,我考上了大学。有一天,同寝室的几位同学聊起新出版的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说很紧俏,买不到,我便给母亲去信。过了半个月,母亲寄来了6套书,我们寝室一片欢腾。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论小时候父母对我们怎样严厉,等我们为人父母了,等我们也老了,留在记忆中的,总是他们关心体贴我们的那一面。这就是善良和亲情的力量。那些最有生命力的情感不是怨恨,而是对爱的深深感恩。
  (选自2016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原文】  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注释】  清平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  蛩(qióng):蟋蟀。  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愁损:愁杀。  兰成:庾信的小字。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文
今年85岁的屠呦呦出生于宁波鄞州,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摘得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也成为中国诺奖获得者中的唯一女性。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而鹿儿所食的那株野草,就是青蒿。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而这个国人企盼多年
据国际田联官网消息,在当地时间6月30日进行的2018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巴黎站的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再次跑出9秒91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本站第三名。这是苏炳添在9天之内第二次跑出平亚洲纪录的成绩。  当日男子100米比赛在顺风0.8米/秒的风速条件下进行。排在第六道的苏炳添起跑反应时为0.127秒,在全部8位选手中并列第二。起跑之后他和美国名将贝克、法国本土选手维科几乎并驾齐驱处
开篇点题,设下悬念。  用传闻凸显性格特点,埋下伏笔。  外貌描写,刻画严肃,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感,但是情节在推动方面显得动力不足,可以在原来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让“爆头哥”的形象呼之欲出。  对比表现,从前文情节的紧张度来看,情节的张力越强烈,放松以后的反差也就越鲜明,表达的效果就越好。  “爆头哥”是谁?他是令整个九年级都为之胆寒的老师。同学们都谈其色变,他就是九(1)班的数学老师。  今天
7月22日8时左右,我国将迎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很多国民将“天涯共此时”,亲历这5个世纪一遇的天文奇观。“看不到日全食,你还会爽吗?”我们看到,对于这一天文奇观,公众的热情已经越来越高,看日全食,已经成为一句问候语和时尚。网络、电视等媒体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现场直播”,平面媒体也图文并茂,专家解读形成原因,善意提醒慎走高速路、开车灯、不宜戴墨镜等。而公共管理部门更是下发了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的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选自《神剑之歌》,张爱萍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鉴赏空间  这首詩主要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风餐露宿的生活场景。过草地也许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岁月,牺牲的战士最多。诗的开篇便交代草地上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风烟泥潭、饥寒交迫以及敌人的追剿
大家好:  有人做过一次暑期调查,结果出来,四大名著里最让人喜欢的人物,居然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有趣的是,从《西游记》里一身毛病的猪八戒到膀大腰圆的莽汉鲁智深,都不是作者笔下浓墨重彩的绝对主角,却分分钟抢走了书中男主女主的各种风头。人们一边骂着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莽汉,一边又无限纵容他的闯祸和各种品性里的瑕疵,无比牵挂、怜惜他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多么诱人的风光,多么饱满的希望!  我们的岛城氤氲着稻花之香,我们的生活普照着七彩霞光。  如果你热爱生活,如果你热爱文学,如果你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那么,就让感情涌向笔尖,静静流淌成涓涓的细流吧;如果你喜欢思考,如果你喜欢发现,如果你是一个思想丰富的人,那么,就把思想敲进键盘,轻轻地,随着嫩嫩的花瓣绽放出馥郁芬芳吧。  稻花香文学社是展示文学才华的天地,是亲近文
「摹拟范本」  “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
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有一条极令人悲哀的创作规律,它几乎成为文学与人生最大的一条悖论。读《离骚》时我们这样说,读《赤壁赋》《岳阳楼记》时我们也这样说。杜甫说这是“文章憎命达”,司马迁说这是“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确实是一条“诗家不幸文章幸”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