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以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模式,总结人才培养的成效,并指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以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按照行业标准和要求,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不仅探索出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取得一定的成效。学院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生产操作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能胜任企业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
  一、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学院坚持贯彻教高[2006]16号文精神,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创新开展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工厂化办学理念,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目前,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探索出以下几种方式。
  (一)准就业的“2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石油化工专业群、餐饮酒店管理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第一、二学年,学生除学习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平台课程外,还要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单项技能训练,掌握基础技能,使其对专业有感性认识。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接受统一的教学和实训,通过任务驱动训练掌握基础技能。
  第二阶段——职业综合能力实训。第三学年,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生产,并与企业(公司)签订生产合同,掌握预就业岗位综合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的对接。
  适当压缩公共课和专业平台课程的教学时数,合理安排专业课,将“必需、够用”的专业内容安排在第一、二学年进行,使学生顶岗实习前掌握最基本的岗位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则依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学习,按时回校参加学业考试。部分“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主要在顶岗实习中由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岗位的实际情况完成。三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学生按企业与学校协商的方案全部被派到技术性较强的一线岗位顶岗实习,企业与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就业协议,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学院经常派出教师到企业巡回进行现场教学和实习管理,师生利用互联网交流信息,实施“一对一”的学业指导,以保证准就业下的学生按时完成本专业的课业任务。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4月,我院在广州市政府在上海举行的“新广州新机商推介会”上与瑞典斯堪尼亚(SCANIA)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斯堪尼亚合作学校”。“斯堪尼亚合作学校”以广东省商用汽车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院“有教养、有本领”的育人目标为指引,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校企结合建设根据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培训、教师实践锻炼及企业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现校企之间、院校之间资源共享;实现校企经济利益互惠、技术互惠、“教、学、做、养”一体化,具有示范性、辐射性、有职业氛围的“商用汽车服务技术教学基地”。校企双方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学生始终保持双重身份。在“斯堪尼亚合作学校”中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前往瑞典总部学习,定期到斯堪尼亚上海培训中心参加相关培训,斯堪尼亚也会专门邀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瑞典技术培训高级顾问到中国向学生讲解国际最先进的商用车技术,该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三)“订单 冠名办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采用“订单 冠名办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市场调研找出与企业利益的共同点,达成学生培养与就业的“订单”式协议,如物流管理专业与苏宁电器公司、机电一体化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等实施“冠名办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餐饮管理专业与中国大酒店实施“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商务翻译、国际贸易等专业与广州市赛时多式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虚拟订单班”,虚拟订单班学生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在校期间,各专业学生在原班级分散学习,按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培养和教学管理;在集训期间,企业进行招聘选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就业协议,组建“赛时班”,企业将派专家到学校围绕企业愿景、企业文化、外语口语能力、外贸跟单能力、国际货代业务能力等内容对“赛时班”学生进行授课。“虚拟订单班”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由企业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决定是否成为企业的员工。
  (四)开展校政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校、政、企”合力助推人才培养,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为根本要求,我院着力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院外语与商贸系与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合作共建爱心公益电子商务平台,推进校政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作为校企合作的中介,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中的统筹、引导、规范、沟通和服务的作用,建立配套项目,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   二、学院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
  学院部分专业通过与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共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生产操作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胜任企业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方面取得一些成效。
  (一)初步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学院不少专业与企业在长期合作中已经初步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尤其是石油化工专业群各专业非常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办学,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三次集中校外实习,采取“三段分层递进”模式。这些企业给予学生带津贴参加顶岗实习的条件,顶岗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珠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人才定点培养基地”挂牌我院,有力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师可以随时到广州石化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也可以适时带领学生集中进厂实习,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到企业育人环境三年不断线。已初步构建广东石化行业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特色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以企业冠名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初步成效。
  用人单位与学院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选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我院主动与一些紧密型合作企业协商,在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大力倡导企业冠名班办学。我院与广州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合作,举办“苏宁电器”班;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数控班”;与广州市赛时多式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组建“虚拟订单班”,举办“赛时班”;我院机电类专业与日立电梯合作,举办“日立电梯”班。这些专业,企业能根据双方合作要求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在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方面能按协议约定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
  (三)对外合作办学有了新的突破。
  与瑞典斯堪尼亚(SCANIA)公司合作育人是学院在对外合作办学方面新的突破,双方探索学徒制人才培养,采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实训形式,将具有国际通用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进专业教学内容,培养高等级、高端重卡维护服务人才。双方共建“校厂”,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斯堪尼亚公司派出高级教育顾问、技术培训经理及广东雄辉汽车公司服务经理到我校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希望利用其国际先进的商用车技术理论及大量实际操作课程的安排,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用汽车的理论知识及维修技术。除此之外,斯堪尼亚公司还负责培训学院教师,不仅让学院教师到瑞典学习,还派教师到学院使用其在我校的设备和工具,培训所有汽车专业老师。
  三、结语
  目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各高校面临越来越大的学生成才和就业压力。学校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的人才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各高职院校都积累了诸多模式,但并不是每一种模式都可以复制,甚至是万能的,只有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我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校企合作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合作”的实质,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使得校企合作深度加大,使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深度融合,为各技术前线岗位输送充分符合工作条件的、技术水平过硬并有创新潜能的大批优秀人才,全面改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的困难局面,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绍敏.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5).
  [2]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3]高职院校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内涵理解及其途径分析——以天津职业大学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J].职教论坛,2009,(22).
  [4]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案例评述——以20所职业院校典型案例为例[J].职教论坛,2013,(3).
  [5]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5,(5).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有亲和力的老师,学生若喜欢一位老师,则对他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师生关系若不好,则会造成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是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所以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条件,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师生双方沟通的直接产物,因而教师要领悟沟通的魅力,讲究沟通的艺术,掌握沟通的技术。  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  1.教师与学生沟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论述了将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认为将字门拳纳入高校体育课教学,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自觉性,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容。  关键词: 字门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体育  引言  根据《体育科学词典》,民俗体指的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依托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民俗体育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抬起头来走路,就必须给学生以做人的信心、学习的信心。然而,在农村学校,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学习方面参差不齐,后进生人数较多,转变困难,如何做到一个都不落下,让每一个后进生都能健康成长、学有所获呢?  时下,我们感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变得越来越难,大多数小学生一进入中学就
摘 要: 高职人才培养重在职业技能培训,需要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转移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并重的轨道上,强调实践技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应该强调实践性、技能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 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从近年来毕业学生的反馈情况看,那些进入角色快、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出色的应用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能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学的方式,真正做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学案 预习有效性  所谓导学案,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预习导学、课堂研讨和拓展延伸。备课组先进行集体备课,为学生提供预习内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园合作方式越来越多。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增进家园的良好沟通十分必要。在这个双向互动交流中,若交流双方存在主观性错误,就会导致交流失败,无法达成共识。心理学上的心理效应为避免这种错误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效应艺术。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心理效应 家长沟通  1.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初次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对接下来
摘 要: 高效课堂,就是要让课堂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大实效。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师生互动,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高效英语课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是每个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因为高中生不是初学英语,故逐步失去了初学英语的兴趣。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分析以往教学改革的不足,遵循高中生发展规律,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实例,提出构建高效英语课堂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师生互动 高效课堂
摘 要: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识字兴趣不浓、识字方法不当等因素影响,小学生的识字效率不高。汉字起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来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动机,探求识字捷径,巩固识字成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识字 联系生活 效率  汉字,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人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如何使识字任务在
摘 要: 模糊语言学自产生以来就对语言学界及翻译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诗歌语言由于大多抒发作者的内心感情,很难用精确的语言表达,正是这种模糊语言,使得诗歌有其独特魅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几首简单的外国诗歌中文译本,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做到再现诗歌的模糊语言美等问题。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诗歌 翻译 美感再现  1.引言  “模糊(fuzzy)”一词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L.A.Zadeh)在1
作为县城中学的郊区学校,所招学生大多“属于第三梯队的学生”,学生大多来自知识面较窄的农村,学生知识及基础能力差异很大。因而,初中生化学基础薄弱趋势越来越明显,为高中化学教学增加了困难。此外,还有不少高一新生存在错误的思想认识,如“上初三时,我紧张了一年,现在终于考上高中了,我先轻松一阵吧。”“我初三时背一背、记一记,成绩就上来了,高中我还这样做吧,等到高三时努力背一下就考上大学了。”等等。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