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参与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从教的方面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教学理念
  1.活动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
  主体—参与—活动,参与成了主体与活动之间的一个中项,是活动产生的前提。主体参与和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是主体参与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活动不会自动地产生,正是人的主体参与才使活动成为活动,成为展示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
  我们观察一下正在玩耍的儿童就会发现,他们是那么认真,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妈妈规定的回家时间”,不在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时儿童精神高度兴奋,注意力十分专注,他们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地步。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参与度是很高的。这种活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他们在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他们可以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活动。我们有理由认为,自由是人参与活动的最佳境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通常有主动参与、被动参与。主动参与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被动参与却是一种非自由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表现在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掌握;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中处于平等地位,学生能够在教师面前随意表达,并有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权利。没有自由的学生,在教学中就谈不上主体参与。
  2.民主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的沟通、理解,合作共事要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师生关系的研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但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学识的不对等,但教师必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要视他们为真正的主体。实施民主性教学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场,在这种场中师生会产生许多正向的互动作用。
  3.需要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部机制是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需要和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这可以说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在发展的需要的驱动下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现时性倾向的状态。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不仅存在于需要的不满足之中,也存在于需要的满足之中。当学生总是在教学中受挫,没有成功的体验时,其求知与发展的需要之门就要“关闭”。
  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
  1.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因为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活动的进行;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感到愉悦,身心处于自然的放松状态,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并由此产生最佳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这种教学氛围。
  要营造这种教学氛围,师生都应把对方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互相尊重、理解与信赖。教师应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成内在的权威,即去除外表的威严,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要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学生,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师生都作为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人,共同追求真知,在教学与求知的过程中创设出自由自在、和谐、愉快、轻松的情境,这样既可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的课乐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
  2.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兴趣中萌发、强化,学习效果在兴趣中呈现,学习能力在兴趣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生”,即必须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熟悉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及学习起始状态等;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要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确定目标,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树立远大理想相结合,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向学生生动地讲明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材为载体,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克隆”、“转基因水稻”等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其中,将人类面临的“沙尘暴”、“环境污染”等问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这样,既可以保证全体学生能产生愿学、乐学和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与态度,又能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3.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诸多要素进行优化设置,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过程的实施,完全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练习、实验操作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组合,合理地安排。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人们的思维常常是由疑而启动的,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到活跃状态,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师要在教学伊始引导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操作实践,积极思维,主动探求,获得新知。这样,教学的过程就成了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自主探索的过程。不论学生的探索成功与否,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学习目的性会更加明确,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得到提高。
  5.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讲解获得体现。教师的讲解要“精”,要讲在关键处、要害处,要以精要的点拨,收“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要以讲启疑,以讲导思。只有“精”,才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腾出时间和空间。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其次要认识到“空白时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课堂上留有时间给学生交流撞击、争论探求,留有空间给学生操作实践、提炼升华。教师的少讲促成了学生的多思、多练。实践证明,这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会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总之,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它是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模式。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培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习惯,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填补“空白”,完型艺术形象    作家在创作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在字里行间留下一定的艺术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品味探究,这就是所谓的艺术
2018年12月1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公共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认真贯
自进入12月以来,北京气温明显下降,为使职工在做好冬运工作的同时感受到企业的关心与关怀,北京公交集团第六客运分公司工会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分公司工会通过'北京工会
环境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能使学生心理处于最低焦虑状态,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特定情景,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认知课本的内容和知识要点,拓宽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景教学法”的含义    情景是指某个场合的具体情况和景象。政治课情景教学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4%,增速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上半年全美经济平均增长率仅有3%,居历次经济复苏周期中的低位。在大规模财政及
两年的精心栽培,结果换来的是学生吴燕燕的一句:“都是你害的。”让我心凉万分。原由是我不同意这位学生自找实习单位引起的。我所带的班级这学期考完中级技能等级证,就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为期10个月的实习。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饭店专业的学生实习时应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定点单位西园饭店实习,不允许自找实习单位。但这位学生因为比别的学生多考了一个茶艺师证,所以想自己找实习单位。学校多次强调实习纪律,但该生拒不服从,
在甘肃,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按照教育平等的原则,农村学校也就占全省学校数量的70%以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村教育有了明显的发展。  当今在农村,每个乡镇至少有规模较大的一所独立初中和一所中心小学。各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离乡镇独立初中较远的村里也有戴帽中学(指跟小学合办的初中),但规模不大,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