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本文遵循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对“六要素整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从“教学做合一”和“在劳力上劳心”两个方面进行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以更好的应对新高考改革的需求,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69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教育原理之一。一方面,陶行知主张;“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另一方面,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1]36。这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六要素整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为了践行这一理念,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陶行知指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在田里教[2]217。”放到教学上,知识的传授绝不是只靠老师口头的教授传递信息,讲述书本知识,做做练习。这样学生就会变为一个被动地接受信息的机器,而这样获得的知识也仅仅是储存在大脑中,使用时也只知道生搬硬套,毫无意义可言。所以在教学上,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就是根据学生特点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保证学生的较高参与程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行碰撞创造出新鲜的想法,而且难度也要适中,不可过难,也不可过于简单,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到果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讨论,进行一场新鲜快乐的学习旅行。
  目前,按江苏高考改革的新趋势,高中英语作文将采用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作文写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学生们感到头疼的一个话题。而换了新题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读后续写往往给学生提供一篇350字左右的记叙性文章,学生读后,根据所给出的接下来的两段开头的两句话进行续写一篇150字左右的作文。
  拿之前笔者所教学的练习中的一篇文章举例,这篇记叙文描述了主人公Jim夜晚在回家途中听到灌木丛传来打斗的声音以及女孩呼救声,起初感到胆怯的主人公最终决定上前与歹徒搏斗营救女孩。续写部分第一段的开头是这样的Para1:Watching the attacker run into the darkness,Jim thought of the girl.第二段的開头是Para2:“Dad,is that you?”asked the girl in wonder and amazement as she walked from the bushes.笔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考虑到文章的文体是故事,所以第一步,让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按时间,地点,人物,主要情节归纳出“When,Where,Who,What”四个步骤。让学生有所“学”,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做到总览全局。紧接着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续写的两段所给出的两句话,思考两句话之间是否有关系,推断每段第一句话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时候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Fly the imagination是读后续写的关键一步,但学生往往会天马行空,想象的情节部分同学会超出合理的范围。所以教师的“教”就很重要,也就是适时的指导很关键。结合第一段第一句话我用两个问题指导学生想象,“what will Jim do?”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初中的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但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职責,家长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所以在当下的初中教育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好家校合作教育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当下初中教学环境下的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共育工作展开讨论,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 班主任;初中教学;家校合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2-7711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靠网络技术而衍生的新兴教学模式,它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课内课外时间进行重新分配调整,通过密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与综合素养提高为教学目的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对于学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眼光,培养其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然而,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很多高中生对美术的学习并不重视,而且很多教师在美术教学上也存在问题,这就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教学方面采取有效的策略。本文笔者就对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学
摘要:“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观点,并且依然对当代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材施教”在初中教育中被体现为“差异化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堂的重要目标,差异化教学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动力,并且成为课堂转型的有力推手。但是,差异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反而阻碍了课堂效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讲究策略。文章先对古典诗词与德育教育的价值进行了解析,又以《诗经·无衣》为例,提出了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使古典诗词融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相关教育效果,保证教育质量。  关键词:古典诗词;《诗经·无衣》;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摘要:阅读时,一个“核心问题”的出现是学生了解整本书的钥匙。在语文教学中,“核心问题”牵动着课堂教学进程,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往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核心问题的设计在整堂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课堂上,一篇文章“核心问题”能否解决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是否有收获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问题;小组合作;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概念,积极确立研究基点;然后简述构建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直接展示研究价值;最后详细论述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科学构建:开放教学氛围,点燃讨论激情;开放教学过程,释放生命活力;开放教学关系激发生命潜能。以期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互动讨论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摘要:本文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发掘初中语文教材核心素养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理论融入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初中语文学习基础。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思维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76  开展核心素
摘要:将民间美术请进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途径,促进学生更直观、更直接地与之亲密接触,调动起对新事物、新问题、新知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观察美和发现美的能力,这有利于丰富教学、教材内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相长和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本文基于美术核心素养以及民间美术教学间的联系展开相关探讨,希望对民间美术教学带来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间美术;核心素养;教学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学生们的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育模式,适应时代进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要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挖掘“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将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在核心素养下为学生们构建一个适合高中数学的生本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