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客观上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地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日渐成熟的教育机制。
  一、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记忆和背诵的模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将课文的重点难点告诉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重难点教学对考试内容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只是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而不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培养,因而显然是一种效率较低的教学模式。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情趣,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环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再加上高中语文中如文言文等一些较为枯涩难懂的知识点较为集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就会严重影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另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教师把自己摆在一个学生较为难接近的位置,使学生和老师产生距离,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一般碍于老师的权威往往偏重于老师较为喜欢的答案和思考的方法,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要随之进行改革,唯有改革和创新,才能使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束缚,走出传统的苑囿,走上活泼高效的健康发展之路。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降低身段,将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打造既宽松和谐又科学有序的创新形式的课堂,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二、怎样构建新型的课堂
  1.对朗读进行培养,注重效率
  高中因为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课业负担较重,学生可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讲本来就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效率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尽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语文进行学习和记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把相关的知识点和相关联的文章进行统一的整合,然后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将课堂的朗读内容运用到日常的写作中去。比如在对《雷雨》这篇文章的学习和朗读的过程中,因为是话剧这种平时接触较少的语言表现形式,不仅简洁凝练.而且富于动作性,很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引导学生对这一方面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对文章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体味这种写作技巧的优势和语言表现形式,并且结合相关的作文训练让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对相应类型的作文进行写作,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不同的写作风格,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方式。
  2.重视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
  一堂课能否取得成功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修养,包括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得到学生的共鸣,自身的知识积淀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一位置,感受学生的想法和思想,而不是凌驾于学生的之上进行教学。就拿文言文教学来说,文言文属于高中语文中较难掌握的部分,而且在高考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很大,教师首先应该掌握大量的文言文知識,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进行扩展,对文言文不仅要对考试要求的书本内容有所了解,还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人文风情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理解。
  例如,高中大家较为熟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然后分析词的内容情感和写作技巧,随后就是要求学生背诵,学生这样的记忆往往是机械的,不牢固的,容易遗忘。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词的内容设置情景,并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PPT等形式,将词的内容和画面或情景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进行创作时的心境和感受,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较为活跃的气氛中理解和掌握诗词的景、事、情、理,而且内容与画面或情景结合,更能加深记忆,从而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情感,提升能力。
  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对个别学生特殊情况的考量。教师在教学中所提出的启发式问题,能够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使之将所受到的启发与已有的经验进行贯通,使问题得到科学妥善的解决。
  3.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单调而且被动。在新的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氛围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进行《沁园春·雪》这一课文的教学时,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对问题的重点和知识的进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可以采用情景与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对真实事物的感受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不是单单的只是依靠记忆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如《故乡》一文中,可以发动学生联想自己的故乡是怎样的,联系自身的真实感受对课文进行理解,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记忆更加的深刻,更加贴近实际。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枯燥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云南宣威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方法27例患儿,根据麻醉方法分为:①气管内全麻组(气管插管组,n=11),②Y-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组(Y-OH组,n=9)
我科自1993年3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伴复合伤者136例,该类患者在处理上比单纯的颅脑损伤复杂,且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现将其临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研究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 GST)中CD34,SMA,S-100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71例GST组织进行CD34,SMA,S-100
目的对比研究4 ℃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主动脉根部4 ℃冷晶体停搏液
目的阐明颅内再发血肿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3例再发远隔部位血肿的病史、肿瘤类型、临床表现、血肿类型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对再发血肿患者均再次开
目的将226例心悸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26例患者均做过两次以上心电图,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记录24 h心电活动,回放并进行分析、记录.结果 226例患
在当前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需求,创新当前的作文教学,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一篇优秀作文中所涵盖的素材往往是新颖的,独特的,真实的。因此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首先必须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
目的探讨在开展特异性丙肝抗体检测后,再进行ALT检测的意义.方法对ALT单项异常献血者在2年内再次献血时ALT值和抗-HCV的结果进行调查.结果 ALT单项异常已成为无偿献血检测不
我国在全面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要求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推进的大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育领域不可小觑的重点任务和内容,它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有序进行,而且还可以推动素质教育获得全面高效的落实,对于确保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反思与评价教学过程和成果,都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一、推动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1.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  高中生如果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