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道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是指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农村的公路。文章以柳州农村道路建设为例,在简要概括农村道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道路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問题,提出一些完善农村道路建设的思路,以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道路建设;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井陉县地处燕晋通衢之要冲,又处在我国经济发展“东靠西移”战略的中间地带,是海河流域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与相对落后的山西省之间的过渡区,既受大北京地区和石家庄市的辐射影响,也是晋东北汇入大北京经济圈层的必经通道。
1.井陉县农村道路的现状
自2003年以来,我县借助中央和省市“村村通公路”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县3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道路工程。2010年,又抓住全国和省市实施“畅通工程”的机遇,加大“户户通”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县行政村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7.2%。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我县不断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县道县建县养、镇道镇建镇养、村道村建村养”和“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强化管护措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展开。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1)
2.我县农村道路建设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有不少公路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坑洼不平、破损严重的现象,有的公路甚至刚修几年就成为“短命路”,严重影响了通行质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2.1公路养护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存在错误认识,认为修建公路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没有考虑到农村道路是有其使用年限和寿命的,虽然有的镇落实了养护人员,健全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只做表面文章,养护管理流于形式。按照“村村通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标准,农村公路一般要五年一中修,八年一大修,如果平时注重加强管理,及时挖补养护,一般来讲,可延长3-5年使用年限。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造成个别破损路段因得不到及时修补和专业保养,达不到公路预期使用年限。
2.2部分道路超期“服役”
按照“村村通公路”设计标准,我县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为四级路。在正常管理养护和无超载车辆通行的状况下,使用基准年限为6-8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农村公路中,县级框架路、镇道、村道急需中修、大修。
2.3部分道路“人为”破坏严重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设计一般荷载为15吨以内,但在个别路段,不少超载超重车辆强行通行,载重量达150余吨,严重超过道路承载负荷,对道路形成“毁灭性”辗压,导致路面短时间内就出现大面积破损。另外,部分群众存在破坏公路的行为,跨路浇地、漫路灌溉、打场晒粮、沿路堆放物料等现象时有发生。
2.4建设养护资金缺乏
近几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补贴资金、县镇投入和群众自筹。养护管理资金主要依靠省市以奖代补资金。目前,由于人工费、物料费等养护管理费用增加,加之镇村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人员管理的积极性在下降。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工作的最大瓶颈。依目前我县农村道路破损的程度,若从现在开始逐步进行挖补和修复,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小修、中修或大修。但若等到全部道路完全损坏后再统一整修,不但影响通行质量,而且有可能需要多花更多的资金。同时,从目前看,若再不加强建设改造和养护管理,全县近十年“村村通”公路成果将“毁于一旦”。因此,现在就应该及时谋划,切实加大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力度。(2)
3.完善某县农村道路的建议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县形象、建设“省会后花园”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已到了不干不行、非干不可的地步。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3.1明确建设养护责任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议近期对农村公路状况开展调查摸底,对县域内的农村公路进行拉网式普查。按照“县道县建县养、镇道镇建镇养、村道村建村养”和“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明确每一条道路产权,落实建设和养护主体。同时,掌握道路破损情况,研究制定农村公路分期分批建设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农村道路统一进行建设维修。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标准,加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建设,实施精细化、专业化养护,最大限度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建议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现状,探索建立镇村公路建设改造投入机制。参照省市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做法,研究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从目前的经济条件来分析,镇村两级公路建设投资的压力比较大。为切实减轻镇村负担,充分调动镇村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县财政给予补助。同时,可借鉴其他县的做法,将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捆绑使用。比如,可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区的道路建设与农村道路建设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3)
3.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县发改、交通、住建委、国土、环保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并择机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动员全县上下再次掀起“村村通”公路建设和养护热潮。
3.4强化管理和监督考核
加大对破坏道路行为的查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超载超重车辆进入农村公路问题。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的考核力度,适当增加科学发展考核赋分权重,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顺利推进。
3.5逐步完善规划建设
大力发展县域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在原有公交客运线路基础上,依托县城内的公路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外放射的公交网络,在现有各乡镇通公交的基础上,到2015年达到村村通公交,至规划期末形成以一级公路为主的井陉县至石家庄市区的客运线和以二、三级公路为主的连接各村、乡、镇的城乡客运网络,加强区域内部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
规划期内,县域将形成由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的乡镇公路、一般乡村道路四个层次的公路网。二级以上公路形成“四横四纵”的公路网骨架,国、省道达到一级标准,县道达二级以上标准,乡道达三级以上标准,村村联系道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1)“四横”:
①石太高速二通道:小切-曹家庄-小作-王庄,新建;
②石太高速:核桃园-南枣林-南高家庄-后掌;
③307国道:规划提升为一级路;
④柿苍公路:规划提升为二级路。
(2)“四纵”:
①小大公路:(小大公路和辛庄乡到南峪镇的乡道)米汤崖-曹家庄-石翁-台头-北峪,提升为二级路;
②平涉公路:北径-小作-微水-秀林-南障城-测鱼-白城,提升为一级路;
③平赞高速:南陉-北正-东水-郎家庄,新建;
④原宜微公路和衡井公路:王庄-罗庄-微水-石佛,提高为二级路。
3、城乡公共交通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设施在新农村建设大潮推动下正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国家的投入———包括政策、资金的支持———都是历年最多的。针对村级公路建设所暴露出来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我们本着从大局出发,兼顾地方的观点展开。地方各级政府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紧抓财政支持,做到工作开展到位,细节落实到点,采取步步为营,不贪功好进,切实做好农村道路建设工作,为广大百姓建设一条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得龙.提高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的建议和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9)
[2] 古炳玮.对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的思考[J]. 中国经贸导刊. 2012(06) [3] 高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策略研究[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4] 欧胜彬,邓远,苏雪华.人力资本经营与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J]. 中国商贸. 2012(07)
关键词:农村道路建设;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井陉县地处燕晋通衢之要冲,又处在我国经济发展“东靠西移”战略的中间地带,是海河流域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与相对落后的山西省之间的过渡区,既受大北京地区和石家庄市的辐射影响,也是晋东北汇入大北京经济圈层的必经通道。
1.井陉县农村道路的现状
自2003年以来,我县借助中央和省市“村村通公路”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县3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道路工程。2010年,又抓住全国和省市实施“畅通工程”的机遇,加大“户户通”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县行政村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7.2%。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我县不断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县道县建县养、镇道镇建镇养、村道村建村养”和“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强化管护措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展开。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1)
2.我县农村道路建设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有不少公路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坑洼不平、破损严重的现象,有的公路甚至刚修几年就成为“短命路”,严重影响了通行质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2.1公路养护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存在错误认识,认为修建公路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没有考虑到农村道路是有其使用年限和寿命的,虽然有的镇落实了养护人员,健全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只做表面文章,养护管理流于形式。按照“村村通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标准,农村公路一般要五年一中修,八年一大修,如果平时注重加强管理,及时挖补养护,一般来讲,可延长3-5年使用年限。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造成个别破损路段因得不到及时修补和专业保养,达不到公路预期使用年限。
2.2部分道路超期“服役”
按照“村村通公路”设计标准,我县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为四级路。在正常管理养护和无超载车辆通行的状况下,使用基准年限为6-8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农村公路中,县级框架路、镇道、村道急需中修、大修。
2.3部分道路“人为”破坏严重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设计一般荷载为15吨以内,但在个别路段,不少超载超重车辆强行通行,载重量达150余吨,严重超过道路承载负荷,对道路形成“毁灭性”辗压,导致路面短时间内就出现大面积破损。另外,部分群众存在破坏公路的行为,跨路浇地、漫路灌溉、打场晒粮、沿路堆放物料等现象时有发生。
2.4建设养护资金缺乏
近几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补贴资金、县镇投入和群众自筹。养护管理资金主要依靠省市以奖代补资金。目前,由于人工费、物料费等养护管理费用增加,加之镇村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人员管理的积极性在下降。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工作的最大瓶颈。依目前我县农村道路破损的程度,若从现在开始逐步进行挖补和修复,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小修、中修或大修。但若等到全部道路完全损坏后再统一整修,不但影响通行质量,而且有可能需要多花更多的资金。同时,从目前看,若再不加强建设改造和养护管理,全县近十年“村村通”公路成果将“毁于一旦”。因此,现在就应该及时谋划,切实加大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力度。(2)
3.完善某县农村道路的建议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县形象、建设“省会后花园”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已到了不干不行、非干不可的地步。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3.1明确建设养护责任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议近期对农村公路状况开展调查摸底,对县域内的农村公路进行拉网式普查。按照“县道县建县养、镇道镇建镇养、村道村建村养”和“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明确每一条道路产权,落实建设和养护主体。同时,掌握道路破损情况,研究制定农村公路分期分批建设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农村道路统一进行建设维修。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标准,加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建设,实施精细化、专业化养护,最大限度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建议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现状,探索建立镇村公路建设改造投入机制。参照省市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做法,研究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从目前的经济条件来分析,镇村两级公路建设投资的压力比较大。为切实减轻镇村负担,充分调动镇村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县财政给予补助。同时,可借鉴其他县的做法,将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捆绑使用。比如,可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区的道路建设与农村道路建设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3)
3.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县发改、交通、住建委、国土、环保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并择机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动员全县上下再次掀起“村村通”公路建设和养护热潮。
3.4强化管理和监督考核
加大对破坏道路行为的查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超载超重车辆进入农村公路问题。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的考核力度,适当增加科学发展考核赋分权重,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顺利推进。
3.5逐步完善规划建设
大力发展县域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在原有公交客运线路基础上,依托县城内的公路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外放射的公交网络,在现有各乡镇通公交的基础上,到2015年达到村村通公交,至规划期末形成以一级公路为主的井陉县至石家庄市区的客运线和以二、三级公路为主的连接各村、乡、镇的城乡客运网络,加强区域内部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
规划期内,县域将形成由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的乡镇公路、一般乡村道路四个层次的公路网。二级以上公路形成“四横四纵”的公路网骨架,国、省道达到一级标准,县道达二级以上标准,乡道达三级以上标准,村村联系道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1)“四横”:
①石太高速二通道:小切-曹家庄-小作-王庄,新建;
②石太高速:核桃园-南枣林-南高家庄-后掌;
③307国道:规划提升为一级路;
④柿苍公路:规划提升为二级路。
(2)“四纵”:
①小大公路:(小大公路和辛庄乡到南峪镇的乡道)米汤崖-曹家庄-石翁-台头-北峪,提升为二级路;
②平涉公路:北径-小作-微水-秀林-南障城-测鱼-白城,提升为一级路;
③平赞高速:南陉-北正-东水-郎家庄,新建;
④原宜微公路和衡井公路:王庄-罗庄-微水-石佛,提高为二级路。
3、城乡公共交通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设施在新农村建设大潮推动下正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国家的投入———包括政策、资金的支持———都是历年最多的。针对村级公路建设所暴露出来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我们本着从大局出发,兼顾地方的观点展开。地方各级政府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紧抓财政支持,做到工作开展到位,细节落实到点,采取步步为营,不贪功好进,切实做好农村道路建设工作,为广大百姓建设一条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得龙.提高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的建议和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9)
[2] 古炳玮.对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的思考[J]. 中国经贸导刊. 2012(06) [3] 高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策略研究[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4] 欧胜彬,邓远,苏雪华.人力资本经营与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J]. 中国商贸.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