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后进生”不再后进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后进生;方法;兴趣;
   交流;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B)—0024—01
  
   客观上,每个班级都存在“后进生”这一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后进生”一直是老师们很头疼的问题,由于基础差,他们不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从而学习成绩不理想。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他们所欠缺的知识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从而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和兴趣。大部分“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也欠佳,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不主动,不能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如何使“后进生”不再后进,成功地使他们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我动了很多脑筋。就小学生而言,根据不同年级的“后进生”我采取了不同的转化方式。
  
   1.关注“后进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堂上我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用轻松的Free Talk,Ask and Answer等方式上课。同时,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后进生”,用眼神、微笑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用难易程度适当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读复习了很多遍的单词,朗读他们会读的句子。这样,“后进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增强了,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
  
   2.耐心帮助“后进生”补充欠缺的知识,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我利用早读时间帮助“后进生”复习旧知识,预习新课;每天着重辅导一到两名学生,帮助他们温习字母的书写、认读单词和朗读对话;辅导他们掌握近期所学内容,防止新的知识的积压。和“后进生”一起学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我耐心的辅导下,“后进生”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
  
   3.增加和“后进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后进生”在多数老师面前是失宠的“丑小鸭”,他们和老师单独交流的机会很少,在心理上惧怕老师。为了减轻这种惧怕心理,我尽量为他们创造我和他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时间检查他们对单词的认读和对句子的理解,及时帮助他们消化不懂的内容;课间让他们发放作业、拿教具等;放学路上和他们聊聊天,问他们开不开心,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举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也是受老师关注的,而且面对自己的错误他们能及时改正,从而使他们转变了心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争取“后进生”家长的配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提高“后进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后进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的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家长来访及跟家长通电话等方式和他们交流,争取他们的配合,让他们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写单词等,这对“后进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5.适当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做到分层布置作业
  
   对“后进生”来说,要达到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要求难度太大,他们也会认为自己达不到要求而放弃对英语的学习,所以对不同年级的“后进生”,我采用不同的要求。如对三年级的“后进生”,我首先要求他们必须认读26个字母,这是认读和拼读单词的关键;其次,每天听5~10分钟的录音,在听的基础上识记单词,并理解当天所学的知识;再次,要求他们认读各个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但不要求背诵。对六年级的“后进生”,我要求他们每天只认读和背诵一个单元的四会单词,对话中的四会句子能认读即可,而且要反复地去认读或背诵。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后进生”都能理解和运用简单和基础的知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成功地转化一个“后进生”就是为这个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学习氛围;实验;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5(B)—0027—0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应如何提高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用爱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情感需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
〔关键词〕 地理教学;兴趣;导言;   直观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B)—0048—01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的挚友,是其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则会努力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着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搜集信息;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B)—0046—01    儿童的眼里有一汪鲜活的清泉,期待着教师精心的呵护;儿童的心灵是一方纯真的净土,渴望着教师真情的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走进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之火,精心呵护学生独特的感受
患者女,68岁。头顶部赘生物10年,局部有刺痛感半年,皮损增大、破溃3个月.于2006年9月15日入院,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右侧头顶部出现约黄豆大结节.质硬.表面较光滑.无破溃、糜烂.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