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撰写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新课程已全面实施,加速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随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与之相对应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全面推广。教师如何面对这次脱胎换骨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教育专家认为首当其冲是写好教学反思。反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教师对以往的言论和行为做出重新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理智的进行的自我关照,是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下面就如何写教学反思谈一些看法:
  
  一、写成功之处,发扬长处。
  
  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作为一种资源,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应该说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的一个创作过程,每一堂课下来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后的体会。课堂上突发的灵感;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等,提炼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很大益处。
  
  二、写不足之处,努力弥补。
  
  每一堂课即使是教师觉得备课已十分满意,慎之又慎,也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常见的如教法的运用,例题的选择,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反应,板书的设计等方面,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及时反思,记录在案,仔细琢磨,及时补救。
  
  三、写所疑之处,加深研究。
  
  这里的“疑”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听课时的疑点,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点。每节课上完学生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疑点,这里有时是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的,课后教师要及时深入班级,将反馈回来的疑点记录下来,仔细研究、找出解决的方法、措施。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理解得透彻、到位了,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有时或是解题的方法,不是最简单、最科学、学生最容易懂的方法。将疑点记录下来,加强研究,达到明白理解。
  
  四、写下难点,化难为易。
  
  每堂课都有教学难点,突破难点,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正如登一幢楼。教师的教法就象楼梯。对教材难点的突破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把对难点的处理记录下来,仔细分析,比较,并把今后的教学设想等写进去,长期坚持,将会极大提高对教材难点的处理能力,达到化难为易。
  
  五、写再教设计,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教法上就会有所改进,知识点的传授上就会采取新招,解题上的许多误区就会得以突破,启发就会得当,所选的习题就会精当,训练就会否到位。
  总之,写好教学反思,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今天,为了把教学工作做好,做一名新时代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定要争取做一个自觉而有效地反思者,坚持不懈,执着最求。
其他文献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文《一路花香》是印度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语言清新质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感悟、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尚有一定的难度。有难度就要创设拾级而上的坡度,引领学生在多元的情境中感悟文本。  一、散谈式对话,自然无痕地感知   搭建散谈式对话平台,让散谈为感悟文本内涵服务。本节课堂教学实施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的散谈式的谈话,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即时即地地对学生的
“知和行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可见,知行是不可分割、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并没有真正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教学的旧框框、旧模式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背条条、考条条的学法又泯灭了学生的兴趣,因而,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知行分离的误区,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德育功能,使之注入新的活力呢?三年来我们进行了思想品德课“知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意义。因而,课堂教学中应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为以学生发问为主,实现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即应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學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有吸引力的教师。“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所有致力方面的工作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家洛克耶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由此,我们不难悟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根本。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课堂气氛    小学生对老师有着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其途径和方武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即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形象的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即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教育新政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自我反思能力。  【关键词】教育新政;教师;自我反思    一、教师反思的含义和意义    1
[摘要]本研究以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来源,使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英国的女性主义语言学家詹妮弗?柯茨提出的女性用话语建构友谊的五大策略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女性朋友间的谈话特征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验证了五大策略分析法对于电视剧语言的适用性和文学语言作为语料对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可行性。  [关键词]会话 特征 女性朋友 五大策略    一、引言    在女性意识普遍觉醒和
[摘要]根据5年的教学经验和几年来学生比较好的考试成绩。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必须“重细节、抓态度、养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重细节 好成绩    中国教育极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与其并行。在升学就业时,“考试分数”仍然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样就使人们不得不把考试成绩看得比较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每个教师往往会总结一些有效的方法、措施,
“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地位最高、任务最重、难度最大,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不懈探索。我没有能力从理论上来系统地全面地阐述,只能就当前当地本人的工作实际,谈点个人的浅见和不成熟的做法。我认为,当前德育工作要抓住“两个根本”“一个关键”。“两个根本”是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和真诚的品德修养;“一个关键”是思想品德教育;要力求做到有机渗透。    一、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维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考,深入刻苦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查阅学科资料,积极投入学习中。作为一个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做到事半功倍。  生物是一门颇具特色的学科,不仅以实验为基础,而且以生活实际如衣、食、住、行等等
李白的诗以歌行、古体最为脍炙人口。比较起来,他的律诗近体不算多,七律更是寥寥无几。但他的《登金陵凤凰台》七律却是广为传诵的名篇,在凤凰台的题咏中,被推为“绝唱”(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为李白奉命“赐金还山”、南游金陵时所作。该诗通过描绘祖国河山,抒发怀古伤今之情思,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关心,对时局的忧虑,寓情于景,慨叹深沉,感人肺腑,堪称佳作。  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