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新课程已全面实施,加速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随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与之相对应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全面推广。教师如何面对这次脱胎换骨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教育专家认为首当其冲是写好教学反思。反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教师对以往的言论和行为做出重新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理智的进行的自我关照,是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下面就如何写教学反思谈一些看法:
一、写成功之处,发扬长处。
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作为一种资源,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应该说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的一个创作过程,每一堂课下来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后的体会。课堂上突发的灵感;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等,提炼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很大益处。
二、写不足之处,努力弥补。
每一堂课即使是教师觉得备课已十分满意,慎之又慎,也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常见的如教法的运用,例题的选择,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反应,板书的设计等方面,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及时反思,记录在案,仔细琢磨,及时补救。
三、写所疑之处,加深研究。
这里的“疑”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听课时的疑点,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点。每节课上完学生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疑点,这里有时是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的,课后教师要及时深入班级,将反馈回来的疑点记录下来,仔细研究、找出解决的方法、措施。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理解得透彻、到位了,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有时或是解题的方法,不是最简单、最科学、学生最容易懂的方法。将疑点记录下来,加强研究,达到明白理解。
四、写下难点,化难为易。
每堂课都有教学难点,突破难点,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正如登一幢楼。教师的教法就象楼梯。对教材难点的突破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把对难点的处理记录下来,仔细分析,比较,并把今后的教学设想等写进去,长期坚持,将会极大提高对教材难点的处理能力,达到化难为易。
五、写再教设计,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教法上就会有所改进,知识点的传授上就会采取新招,解题上的许多误区就会得以突破,启发就会得当,所选的习题就会精当,训练就会否到位。
总之,写好教学反思,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今天,为了把教学工作做好,做一名新时代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定要争取做一个自觉而有效地反思者,坚持不懈,执着最求。
一、写成功之处,发扬长处。
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作为一种资源,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应该说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的一个创作过程,每一堂课下来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后的体会。课堂上突发的灵感;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等,提炼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很大益处。
二、写不足之处,努力弥补。
每一堂课即使是教师觉得备课已十分满意,慎之又慎,也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常见的如教法的运用,例题的选择,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反应,板书的设计等方面,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及时反思,记录在案,仔细琢磨,及时补救。
三、写所疑之处,加深研究。
这里的“疑”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听课时的疑点,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点。每节课上完学生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疑点,这里有时是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的,课后教师要及时深入班级,将反馈回来的疑点记录下来,仔细研究、找出解决的方法、措施。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理解得透彻、到位了,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有时或是解题的方法,不是最简单、最科学、学生最容易懂的方法。将疑点记录下来,加强研究,达到明白理解。
四、写下难点,化难为易。
每堂课都有教学难点,突破难点,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正如登一幢楼。教师的教法就象楼梯。对教材难点的突破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把对难点的处理记录下来,仔细分析,比较,并把今后的教学设想等写进去,长期坚持,将会极大提高对教材难点的处理能力,达到化难为易。
五、写再教设计,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教法上就会有所改进,知识点的传授上就会采取新招,解题上的许多误区就会得以突破,启发就会得当,所选的习题就会精当,训练就会否到位。
总之,写好教学反思,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今天,为了把教学工作做好,做一名新时代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定要争取做一个自觉而有效地反思者,坚持不懈,执着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