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沉文本内核透视美丽人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数字化的信息社会里,“浅阅读”“伪阅读”虽也常受批评,但“碎片化阅读”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不能不令有识之士尤其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忧虑。因为这与我们课堂上倡导的深阅读南辕北辙。深度阅读文本给人精神世界带来的享受与体验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文本解读时,应教给深阅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以便学生在平常的文字符号中,在细微的片言只语中,感受一波又一波真情,欣赏一个又一个独特的美,最终实现自身精神的成长。实现这一理想的阅读目标,笔者以为教师个体“深度潜水”的个性阅读是关键。最近,又读胡适的《我的母亲》,再三品读之余,略有所得,以示大方之家批评。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这是由胡适本人执笔、专门撰写的传记。《胡适自传》从作者的父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海外的文化接受以及归国后在从事新文化运动等各个方面,完整地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处于新旧时代交替、新旧思潮激荡中的先锋知识分子、时代弄潮儿形象,并带领读者去领略当时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其中透露的很多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青年读者更具有长远的激励作用。文风虽质朴,但情感更真挚深沉,可谓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一、常菜佳做——小小标点亦精彩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言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朱自清曾说:“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标点符号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和内涵,外显文本的心声。
  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是“陌生化”,感觉应该用我们想象中的标点,文本里却用了另一个标点,展现出一张陌生面孔。这种“陌生化”的标点符号,它往往因其特殊用法传达着作者的一种特殊心情。如《我的母亲》最后一句话:“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按道理,句子结尾的“。”应是“!”,这样不会让人感觉有大师也能出错的美中不足。前文第四段提到“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接着5、6、7段写严师慈母的一面;8段至12写母亲对 “我”做人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一段总结“受了她的极大极远的影响”。通常理解,最后一句话是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用“!”水到渠成,理所当然。但是作者别有用心、别有用意地用了“。”,那是一种言语表达。联系文本,母亲是一个温和善良、宽厚容忍,低调不张扬的人;受母亲的影响,我也是个待人和气,有好脾气,不摆架子,不溢美的人。谦逊的胡适,怎会高调的用“!”向读者表达自己的深切感激?此处用句号,看似平平谈谈,一不小心还会忽略,其实不然。句号更见感激之情暗潮汹涌,更见情至深,也可见作者不夸耀的美好品性。
  文本解读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语言标点中推敲品味,体察作者怎样精确、省俭、传神地运用标点,感悟标点的涵义,体味语言文字丰富内涵。标点符号是另一种形式的语言,也是作者的第二语言。解读文本时,留意标点就像“常菜佳做”,万不可把“句点、读点、顿点”仅仅作为标点而已,认真对待它,细致地研究它,用平常菜做出美味的佳肴来,从而体会其特殊的意味,解读文本语句的深刻含义。有意识地留意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便多了一个理解文本的角度,便多了一条走进文本的路径。关注标点,“沉入”地发现标点上的亮点与深意,唤醒学生的解读文本的体验,由浅入深,逐步并充分展开,能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朦胧走向清晰,从表层走向深层,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课堂的文本解读精彩纷呈。
  二、小口品茗——只言片语见韵味
  作家刘心武解密《红楼梦》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解读文字背后的秘密”。确实,解读文本就是要“咬文嚼字”。
  《我的母亲》篇幅较长,内容庞杂,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阅读时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就能感受到作者语言深处的美和匠心独运,进而探知作者的深层情感。如:“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中的“才”,稍加琢磨,意味深长。母亲面对讨债大军镇定自若,用自己的智慧和隐忍解决棘手的问题:母亲明白大年三十不能赶债主,可又没法还清债,但母亲知道债主在十二点之前一定回去,决定无暇顾及地推迟对债务的处理;债主心知肚明,但只能干坐着,即使不情愿,也只能耐心等着;直到近半夜,债主急着回家,钱的重要性渐渐被家人的团聚代替,母亲紧紧抓住债主的心理,于是“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债主也能接受了;母亲央一位本家来,意为不是不还债,实在是没钱,你看,这钱都是隔壁借来的,一个女人只有这点本事;“才走后门出去”可见母亲还是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毕竟家里坐着那么多要债的不是件光彩的事;母亲是寡妇,又是后母,况且儿子媳妇都比她年长,家中经济本不宽裕,雪上加霜的是大儿子還常年惹下一堆赌博债,母亲从不骂,还没有一点怒色,可见母亲是多么宽容;她遇事无处商量,连倾诉的对象都没有,这样的母亲确实生活非常痛苦,物质上不富裕精神上也不富裕,这需要多大的忍耐啊。
  这样,一个宽容、隐忍,但又智慧、慈善的当家后母的形象就鲜明的站立在学生面前,作者对母亲作为当家后母的艰难苦涩无以复加的心痛之情也溢于言表。
  然而,即使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又有不同情韵,如“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同样是“才”,这个“才”却大相径庭。仁慈温和的母亲绝对不能容忍五叔的污蔑。她决不忍声吞气,决不默默无语,而是放声大哭告知左邻右舍——“我”不是好欺负的,对此事决不善罢甘休。母亲请来本家双方当面质问,面对自己的名节她不依不饶,一定弄个水落石出。这个“才”体现了母亲直面困难时的勇敢坚强,把“问嘴”摆上桌面的大方聪慧,更体现了母亲绝不退缩的刚气。让人不禁对母亲产生深切的同情,又为母亲无限的酸楚而心痛,沉重地感叹后母难当啊。两个“才”字,母亲的为人之美显而易见。   这样的比较、品析,能使人物形象无比丰满,同时能挖掘作者深层的情感。课文中有许多此类词语:突出课文主旨的中心词、浓缩主要内容的概括词、展示文章思路的线索词、最有表现力的精彩词。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解读文本时,指导学生准确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指引学生思维方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不能浅尝辄止,就如“小口品茗”,闻香识香、唇齿留香后,才能馥郁满怀。解读文本从词语入手,让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带着自己的情感和经验穿梭在字字句句的密林中,去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发掘文本深处的韵味,真正体味语言文字深处的美。
  三、小火慢炖——平凡语中见魅力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这无非是要求读者对文本的言语表达能充分的理解。而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解读文本时,紧抓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紧抓似乎无关紧要的话,突破开去;理解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推断语句隐含的合理信息;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筛选能比较准确地辨明主旨的信息。这些不仅能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而且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在今天还是大学校园时光的美好年龄,母亲就拥有了这样尴尬、难堪、痛苦的身份。“寡妇”是中国旧时妇女最大的不幸,“二十三岁”是让人担惊受怕而又惶恐无助的年纪。漫漫黑色的长夜,独守空房的寂寞,年幼的儿子,无法预料的未来几十年人生之路。女人的节操在寡妇这个身份的凸显下,成为左邻右舍的热门八卦话题,稍有不慎,流言蜚语就会置你于死地。这已经让人不堪重负了,“又是当家的后母”。在讲究辈分的旧时大家庭,这是母亲仅有的生存空间。可这个后母要操持这家:家道中落,经济不宽裕;人口众多,儿子媳妇又比自己年长,其中的苦楚不言而喻。要撑起这个家,做好当家主母,能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让家人安然生活,母亲不得而知,只能殚精竭虑地身体力行。对于赌博成性的纨绔大哥,母亲当管则管,拿捏得度;“从不骂他”“从不露出一点怒色”,小家女子,大家风范,这怎一个“难”字了得。婆媳本就难相处,加上母亲的年龄身份,再加上两个嫂子的臭脾性,其中的的艰难无法想象。母亲忍气吞声,从不多言多语,无法忍耐时,轻轻哭一场,哭得俩嫂子明白母亲毕竟是当家后婆。母亲“大人不记小人过”,忍得家中风平浪静,榜样做得无可挑剔。这是多么醇厚的品德,可背后却是满满的隐忍、苦涩和辛酸。“寡妇门前是非多”,对于触及底线的做法,母亲态度强硬,做事不留情面,母亲用自己的勇敢、刚强、仁德、智慧赢得了族人的尊重,可其中的难、苦、痛又谁人知晓。
  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修辞,语言朴素得如常年劳作的村妇。可是解读文本就要抓住这些素朴得几乎被一带而过的句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设问质疑,使学生探微发幽之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解读句子时没有花哨的形式和无效的折腾,只是慢火熬炖,使课堂解读“删繁就简”,把握文本的内容,触摸人物的心境,挖掘作者的匠心。
  抓句子展开文本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文本解读教学的实效性。这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文本解读要避免“浅读”“泛读”,须采取“小火慢炖”的办法,不厌其烦地读,不厌其烦地问,避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在“炖”的过程中细细品味,细细琢磨,闻到语言的香气,品出语言的味道,体会文中的情韵,开掘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感受文本真正的魅力。
  四、文火慢煮——起承语段见丰厚
  朱自清说过:“欣赏……得从词汇和用力的地方……去体会,去领略,才是切实的受用。”一些段落是文本“用力的地方”之一,借助段落解读文本,能让我们的课堂生成艳丽多姿,让文本丰润厚实,让课堂效率切实提升。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段落,不但显示了行文思路,更包含了丰富的文本内涵。
  母亲,是寡母;孩子,是幼子。所以对幼子期望更高,要求更严。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却很有远见,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专心读书识字,不学其它无用的,是母亲认同和期望的。在母亲的严格管束之下,儿子也果然做得很好,少年老成,乖顺听话,对学习充满热爱与执著,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寡母是何等的宽慰。
  “一点”的谦逊,不用言说,这一点是一生的影响,并且是“极大极深”的影响。母亲以爱为舟,以严为桨,以言为帆,以身破浪。一个别样的母亲,为我的人生铺展了一条别样的航线,成就且惠及了作者别样的一生。“每天天刚亮时……才回家吃早饭。”母亲不一定知道“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但她却懂得及时帮助孩子反省的重要;母亲不一定知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但她却懂得独立思考和勤奋的重要。“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不要跌他的股。”在母亲心里,对丈夫是极为敬重,极为挚爱的,且是一生唯一崇拜的人;对儿子充满子承父业的殷切希望,言之谆谆,情之切切,令人感慨不已。
  母亲在纠正小胡适成长中的错误时,很有艺术水平。保护儿子自尊;只是眼神示意;教训儿子不是出气叫别人听的,是为了让孩子反省。为了培养孩子成才,母亲煞费苦心,她绝不放过小胡适的任何一点错误。不懂事的小胡适对“死”没什么确切的概念,淘气的他不知丧父之疼,随口“没心没肺的轻薄”话,如针刺在母亲的心上,那是最疼爱的儿子骂最敬重的丈夫。丈夫已去,孩子懵懂。这句随意的话轻薄了姨母,轻薄了母亲,更輕薄了父亲,也轻薄了自己,深夜的责罚肯定是重的。无知的“我”因此擦眼泪擦进了细菌,后悔不已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健康,什么都愿意尝试,“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于“我”,爱得有度,严得有格。
  胡适在母亲点点滴滴做人处事的传授和示范下,规范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母亲注重知识,这意味着她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母亲注重育人,育人讲究艺术。母亲把满腔的疼爱,化成涓涓细流,演绎出春花般芳香馨甜的人性之美。
  解读语段,没有凡俗的套头,没有爆炒油煎,只有“文火慢煮”,把每一词句应有的味道都煮出来,然后把每一词句的长处融合在一起,以片段的形式极致地体现文本的美。在纵向的延伸中求得文本内涵的丰厚和充盈,尽可能拓展教学的宽度,拓宽师生的教学、学习视野,让教学变得大气、雄浑。用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进入语段,解读特殊的,重要的,关键的段落,从而解读文本。考虑句段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与主旨、作者情感、观点的关系。通过细致和反复的品味,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领会作者的意图,理解蕴藏着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享受审美蕴涵。从人生教育的层面来看,文本中的语段,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本身。所以,语文文本的解读应发挥“人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人生品位和生活情趣,发展个性,建塑健全的人格。
  文本解读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的文本承载的信息的丰富性看上去貌不惊人,但往往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自然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它显现出非同一般的价值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习惯和方法,从细微处、关键处、含义丰富处入手,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文本解读的效果。这里的细微处绝不是细枝末节,而是极具教学价值的关键之处。解读时对文本中具体的教学价值有足够清醒的评估,保持高度的敏感,并重视在教学设计中彰显这些“处”,就能很好地找准教学切入点,就能把文本还原成鲜活的生命姿态,让学生寻幽揽胜,登堂入室,采撷到文本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谭邦和,男,华中师大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会长。1999年以来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加制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国家级教师培训、语文高考研究等工作。现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华中师大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受聘担任文华学院中文系主任及该校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一、语文课
在叙事类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往往是主人公,时常忽略小人物在文本中特有的文学价值,而由于对“小人物”的忽略,课堂教学常常出现文本解读浅显,甚或理解错误的现象,此种对“小人物”忽略的现象理应引起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人物塑造不分大小,有些人物刻画虽用笔极简,但文学价值极高,阅读教学如能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的“小人物”身上挖掘文学的独特价值,语文教学定能海阔天高。  一、错误阅读“小人物”
《江南的冬景》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文中将北国的冬天、闽粤等地的冬天以及德国的寒郊散步与江南之冬作对比,选取“曝背谈天”“冬郊植被”“微雨寒村”“江南雪景”及“旱冬闲步”等五幅典型画面,展现江南冬景的独特魅力。写景类文章往往是某个时期作者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自古皆然,好的写景文并非纯粹写自然景观,聊资消遣而已,“景物的美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郁
问:看到《群山之巅》最后一句话“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你创作完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就是一种无言的苍凉感。也许是与笔下相处了两年的人物告别的那种心疼与不舍;也许是内心还涌动着一股热泉,可又无处倾泻的那种伤感。   问:《群山之巅》这本书书名的内涵?为什么钟情小人物?   答:我塑造的这个小镇,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群山之巅,所以很自然地就用了这个标题。高高的山,普普通通的
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或表达了人间至情,或闪耀着思想光芒的优秀作品,却由于学生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有限,无法为他们所欣赏。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的时候就碰到这样的问题。《项脊轩志》是一篇公认的感情细腻深沉的好文章,可谓“句句皆情”;可学生却认为写的都是小事,读起来很平淡。显然,学生与文章和作者有“违合感”,审美距离较远。因此,我教学时,在解决了语言文字层面的问题以后,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
近读文章《在美国知道“不知道”》(载于《潇洒》杂志1997年1期。作者:年华)感受颇深。“……在美国,有许多事情让我瞠目结舌,其中之一就是教授说‘不知道’,多次碰上教授说‘不知道’和‘你怎么看’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填充自己的脑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我们多数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教授怎会不知道”,“教授怎么没主见”的现象,却恰恰让我们的教改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我们综合《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小学教材》和已有研究成果,找到1927-1939年间上海、南京、北平、天津出版的冠以“国文”或“国语”名的初中教科书39套,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见,30年代最大的教科书出版商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四家出版社共出了19套教科书,占当时同类出版物数量的一半左右。这39套教科书,都是文言白话混选,文言文数量按年递增,且按是否分单元,课后是否附语法修辞和文学知识的不同,这些教
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一)》中有诗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一壶酒一个人喝是孤独,但是与邻里朋友分享对饮,却是欢乐无穷。酒尚且如此,无穷无尽的知识资源更是这样,我们应该将脑中有限的知识分享,来收获他人有限的知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将每个人有限的知识罗列起来,就可以使我们本身原有的知识增值。这是一个抛砖引玉,开阔眼界,增强思辨,储备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利用自己有涯的知识,吸收异于自己
质疑是学习的必要手段,不论是哪一个学科都不例外。语文阅读中,只有教会学生去深层次发掘文中蕴含的深意,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会读书。若说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前面挡着一扇大门,那么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它让我们一览生动、灵动以及饱含激情的语文课堂新貌。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最合理的设疑载体?以下笔者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提问的目标要有明确性   有效提问旨在提高教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作文要写得出新出彩,就必须要运用生动的、典型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无疑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点滴积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如今不少中学生腹中积累的素材寥寥无几,写起作文来常常使用雷同的材料,令人生厌。  一、中学生作文素材匮乏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学生写作素材储备量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观察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从生活中提取和积累素材。写作活动本质是反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