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不但是战争年代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和平年代的无价之宝。为人父母,都是对于儿女充满无尽的爱,恨不得把毕生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女。因此,家书都是出自肺腑之言,是最为真实、最为实在的言语。让我们用心来读一读家书吧,感悟家书中的情怀,聆听家书中的智慧。
  《论德谟克利特之井》
  小梅:
  你选择到马里兰大学恐怕没有错,这不在于这个学校名声大、“级别高”,我们不必要有这种世俗的念头,不必去争此虚荣。重要的是在这种研究性大学的确可以赢得时间,真正的无形之宝与无价之宝就是时间。除了时间,压力也是好的。把你推向深处的压力,对于你这种懒人是绝对必须的。
  中国人喜欢讲“人往高处走”,这一世俗的观念容易误导人们往名利的阶梯作无休止的爬行。其实,作为学人,应当感兴趣的是“人往深处走”。我一直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你往深处走的条件比我更好,环境、基础、语言都可以帮助你。你能意识到时代病,感到须沉下心来,这是很要紧的。沉下去,才拥有大海。这种“深处意识”将使你收益无穷。
  说到这里,我想起“德谟克利特之井”这个意象。你知道,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四六〇至公元前三七〇年)是古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说的创始人之一,其著作达七十三种,可惜留下只有少数的一些片段。他有一句名言,叫作“事实真相在井底”。因有这句名言,人们后来就把储藏真理的深处称为“德谟克利特之井”。我们应当走向德谟克利特之井。
  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爱伦·坡的小说,他就用了德谟克利特之井这个意象。他写的短篇《幽会》里说过一句话:“宝藏只会在深渊里。”这句话我读过便忘不了,现在虽已烂熟于心,但从未失去它的新鲜感。记得《幽会》里曾描写道:有许多强壮的游泳者跳入水中,寻找他们想找的宝藏。但是,他们不敢进入深渊,所以寻找也只能是“徒劳”。我们做学问,正是以寻找精神宝藏为职业的人,可是,这宝藏在浮浅的表面是找不到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一生必须不畏艰辛地工作,不怕劳苦地往深处下沉。任何捷径都是表层之路,它不可能通向深渊。你今年三十一岁,彻底打掉心存侥幸的念头,下决心一辈子往深渊靠近,这将形成你的一种境界和抱负。
  犹太人有句谚语:“不要靠近深渊。”我不喜欢这种太聪明的告诫。在《独语天涯》中,我特写了一小节随想录批评这一格言。我喜欢的是马克思的“科学的门口如同地狱门口”的话,从事科学就不怕有堕入地狱、堕入深渊的危险。科学上有成就的人都是敢于献身于科学的人,即抱着“我不入地狱谁来入”“我不靠近深渊谁靠近”的决心与信念从事自己的事业。最后赢得“宝藏”的人都是这些献身者。走入德谟克利特井底去发现真理的人,也正是这些献身者。
  在《幽會》这篇小说的前边,引述了小说叙述者奇切斯特教区主教亨利·金在其妻子的葬礼上所说的一句话:“为我待在那里!我一定会在那谷里同你相会。”这个“你”,我们不妨把它设想为独居在德谟克利特深井里和其他深渊中的“真理”,我们也应当对它呼唤:请你待在那里,我一定在深渊中与你相会。
  ——刘再复
其他文献
神秘邀请函  温嘉楷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初三级  一封邀请函从门缝里塞了进来,写着:“1街13号,0点。”背面是一张地图。这也许是个恶作剧,但我的好奇心还是驱使我去看一看。我进屋了,发现没有灯,屋里站满了黑影,我再也没有勇气待在这了,拔腿往屋外跑去。这时有一个黑影抱住了我,紧接着灯亮了——“祝你生日快乐!”  猪豆豆点评:套路很老,可依然令人感动。未来邀请函  郭勃辰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
金鸡岭,位于广东北大门,有“岭南第一镇”之称的坪石镇。因岭的西北峰顶有座巨石,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頸欲啼,故而得名,是广东省八大风景之一。
记得那天晚自习结束后,阿杰坏笑着,拉我直接回宿舍。我担心他们再出什么鬼点子,于是抗拒着。可是抗拒什么呢?这帮坏小子,无非想让我与他们一起“嗨”。  216总令我不悅,这帮家伙每一种吵吵闹闹的声音,都让我产生离开这里的想法。这个晚上,我却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216。  宿舍关着灯,通向阳台的门帘也挡着,黑黑的。  一进门,我的手上就多了个东西。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个坏东西,我下意识地把它抱在胸口。我这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算是第一代的留守儿童。少时,父亲工作的关系,父母相隔千里分居两地。母亲带不动孩子时,就将我寄养在外婆家一段时间。  这段经历给了我别样的童年时光。  我知道了炊烟、落日、黎明与黑夜;也知道了蛇、虫、鸡和车前草。这些东西百科丛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也有。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当真正地用眼睛见到了,用鼻子闻到了,用手摸到了,用嘴巴尝到了,一切都是不一样的。你如何去设想瓦上霜、叶尖露的样子呢,
深秋的日落总是来得又快又急,一眨眼,红得像燃燒的烈火的夕阳早已落入水中,暮色四散,田间小径冒出淡淡青烟。  在这种天色里,恐怕最适合用来怀念了。秋叶掉落,伴着令人闲适的秋风。吃过晚饭,与家人团坐在屋前的水门汀,大人们谈论收成,孩童们忙着捕捉低飞的蜻蜓,大雁呼朋唤友归巢中,风轻轻吹,将我吹进回忆里:回到家乡,回到那湛蓝大海边,听奶奶的一声声呼唤,尝奶奶苍老的手熬煮的美味。闭上眼,细细品,慢慢念,那乡
小时候最向往的异乡,就是层层大山背后的未知世界。每当冷空气南下的时候,听说高山上的树枝已经结成了冰柱,于是异乡就是那冬天有雪的地方。第一次真正踏足异乡是2008年春末,我离开广东去北京参加考研复试。在广东南部出生长大的我,这辈子还没有见过真实的冰雪。火车沿着京广线一直往北方跑,逐渐看到沿途树叶变得稀疏,直到看见光秃秃的树林上空飞过一群黑压压的乌鸦,便知道已经来到北方了。在广州出发时穿着长袖薄外套的
里约,巴西的第二大城市,全称“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里意思是“一月的河”,源于葡萄牙探险家卡布拉尔在1502年1月发现这个位于南半球美洲大陆的河口城市。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来说,里约是陌生又遥远的,甚至现在从中国到里约都没有直飞的航线。因此,在里约很少见到亚洲人,他们对于亚洲人的好奇不亚于我们看到金发碧眼的白人。走在路上,总会有很多双眼睛打量着你,就算你已经感到很不自在,他们也没有要收回目光的
朋友的处女作出版了,真为她高兴。  多年老友,我了解她。她太熱爱写作了。大学毕业,有很多种工作可以去选,她却应聘进了杂志社。现今纸质媒体不景气,做了不到四年,杂志社倒闭了。经过各种坎坷,她又进了一家出版社。  我与她相识,因为我是那家杂志的专栏作者。她是唯一经常来跟我讨论这期写什么的编辑。她对作者和自己都是有要求的。某年“五一”节,她说要来北京看我。我问:“为啥?”她说她特别想采访一位年近九旬的老
正常人的日常,不外乎上學吃饭睡觉,真是太无趣,哪有游戏迷这么“有趣”:“开始了,今天我要霸榜,哈哈!”流连在王者荣耀、QQ飞车各色游戏之间,赢了高高兴兴,输了哭天喊地,哪像平常人那么“无趣”。“耶,终于赢了!”“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同学,你作业没写呢。”对,游戏迷还有个日常生活,就是……赶作业!  猪豆豆点评:深夜里赶作业,真是……“有趣”啊!(我怎么听到了哀号声。)  指导老师 严达鹏
在一棵高高的橡树上,五只无毛的松鼠宝宝吃过奶后紧紧地蜷缩在母亲身边取暖。松鼠妈妈用她毛茸茸的尾巴当作毯子,盖在新出生的孩子身上。到了该哺乳的时候,她就用建造巢穴用的树叶和树皮盖着松鼠宝宝。这些双眼依旧紧闭的小家伙,出生时体重不足两盎司。它们是那样的无助。  到了三周大的时候,它们的身上明显地长出了一层柔软的灰色茸毛。大约五六周大的时候,它们的眼睛睁开了,第一次看到这个崭新的世界。当它们能够敏捷而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