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小学语文的教学逐渐“科学化”,并且开始逐渐向生活延伸,提倡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换句话说,语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其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寻找素材。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情况中不难发现,如果让小学生独立完成一篇作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作文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心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目前一直困扰着教师的重要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素质教育在中国的盛行,众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将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旨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知识。通过有趣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对于小学的作文写作,生活化教育更是不可缺少,更是离不开生活的帮助。换句话说,作文的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其写作素材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立足于生活。因此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除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身边寻找素材。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困难也是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老师让自己写作。现在的许多小学生都有不喜欢甚至是害怕写作文的问题,其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其实,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东西写,小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少,对外界的感悟也非常少,因此用来写作的素材就非常少。另外,有的学生有了素材仍然写不出作文,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无法将自己心中所想通过手中的笔写出来。最后一个导致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就是老师,有的老师过于严肃、苛责,学生无法信任自己的老师,当然也不想将自己的心事告诉老师,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
那么,如何改善上述现象,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潜心钻研,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当然,也是帮助教师解决作文难教的问题。专家们通过分析造成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几种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此难题。
2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指导策略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很多方面综合考虑,毕竟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文笔有限,让小学生去挑战作家的写作水平,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循序渐进,免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1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氛围
为学生创设有针对性的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进行任何一堂教学都不可缺少的。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主要是让学生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认识生活,了解社会的美好,进而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写作。在学生进行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并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2 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由上可知,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可以写的东西,导致许多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像在记流水账。比如说,一位老师让学生写去亲戚家做客,其中有一位学生只写了两句话“我今天早上去我二姨家做客了,我最喜欢去我二姨家做客了,我非常开心。”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写作素材匮乏是造成学生写不出作文的最大症结。
其实,积累写作素材这一问题,就可以通过孩子们的生活来解决。孩子们对于生活细节的积累就是其写作文的源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来当成自己写作文的素材。但是,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太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事、物是有一定限制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还好,尤其是生活在山区或者农村的孩子,其生活阅历更是严重受限。因此,教师在面对上述情况时,一定要集思广益,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说,教师让城市的孩子写作文时,可以抓住城市孩子的生活特点,如,可以让孩子记录“去动物园的一天”,将在一天中看到的人、事、物都记录下来,进行整理,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而对于山区的孩子而言,或许没有机会去动物园观察动物,但是这些孩子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俨然就是一部活教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山上的植物或动物,甚至是家边上的小溪流都可以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学生将这些资料记录下来,事后经过整理,也会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
因此,在面对不同地域或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将孩子们的创造性有效地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有效性而言,主要是看教师能否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并不是随便地写上优良中差,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看见自己文章中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能够通过教师的评语找到提升自己写作技巧的关键,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渐渐地喜欢写作文,乐于讲作文。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对写作有了自己的方法,那么,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改芳.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陈怀耀.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J]. 作文教学研究,2014(02):76-78.
[3]何凤茵. 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素质教育在中国的盛行,众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将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旨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知识。通过有趣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对于小学的作文写作,生活化教育更是不可缺少,更是离不开生活的帮助。换句话说,作文的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其写作素材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立足于生活。因此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除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身边寻找素材。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困难也是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老师让自己写作。现在的许多小学生都有不喜欢甚至是害怕写作文的问题,其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其实,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东西写,小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少,对外界的感悟也非常少,因此用来写作的素材就非常少。另外,有的学生有了素材仍然写不出作文,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无法将自己心中所想通过手中的笔写出来。最后一个导致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就是老师,有的老师过于严肃、苛责,学生无法信任自己的老师,当然也不想将自己的心事告诉老师,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
那么,如何改善上述现象,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潜心钻研,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当然,也是帮助教师解决作文难教的问题。专家们通过分析造成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几种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此难题。
2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指导策略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很多方面综合考虑,毕竟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文笔有限,让小学生去挑战作家的写作水平,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循序渐进,免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1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氛围
为学生创设有针对性的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进行任何一堂教学都不可缺少的。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主要是让学生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认识生活,了解社会的美好,进而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写作。在学生进行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并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2 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由上可知,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可以写的东西,导致许多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像在记流水账。比如说,一位老师让学生写去亲戚家做客,其中有一位学生只写了两句话“我今天早上去我二姨家做客了,我最喜欢去我二姨家做客了,我非常开心。”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写作素材匮乏是造成学生写不出作文的最大症结。
其实,积累写作素材这一问题,就可以通过孩子们的生活来解决。孩子们对于生活细节的积累就是其写作文的源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来当成自己写作文的素材。但是,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太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事、物是有一定限制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还好,尤其是生活在山区或者农村的孩子,其生活阅历更是严重受限。因此,教师在面对上述情况时,一定要集思广益,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说,教师让城市的孩子写作文时,可以抓住城市孩子的生活特点,如,可以让孩子记录“去动物园的一天”,将在一天中看到的人、事、物都记录下来,进行整理,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而对于山区的孩子而言,或许没有机会去动物园观察动物,但是这些孩子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俨然就是一部活教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山上的植物或动物,甚至是家边上的小溪流都可以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学生将这些资料记录下来,事后经过整理,也会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
因此,在面对不同地域或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将孩子们的创造性有效地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有效性而言,主要是看教师能否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并不是随便地写上优良中差,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看见自己文章中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能够通过教师的评语找到提升自己写作技巧的关键,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渐渐地喜欢写作文,乐于讲作文。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对写作有了自己的方法,那么,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改芳.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陈怀耀.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J]. 作文教学研究,2014(02):76-78.
[3]何凤茵. 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