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心理氧吧”塑造阳光心态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是“花的事业”,幼儿教师是播种阳光的使者,然而,由于承载了太多的希望、责任与重托,教师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诸如烦躁、抑郁,耐心缺失、激情消减,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近年来,我园本着关爱教师生命健康的宗旨,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氧吧”,让教师疲惫的心灵走向温馨的港湾,得到阳光的呵护。
  一、专家疏导,活动减压
  我园成立了心理工作室,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心理咨询师担当工作室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咨询、矫治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疏导;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坛,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讲座,为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把脉,指导教师进行心理的自我维护;我们把舞蹈房、图书室、多功能室开辟成心理减压室,让教师在业余时间来跳舞、打球、下棋、读书,丰富各自的兴趣爱好,消除工作、生活中产生的烦恼;幼儿园还定期组织卡拉OK、交谊舞、打扑克、养生美容经验交流等休闲娱乐活动,缓解教师们的精神压力。通过一系列活动,教师们的心情舒畅了,情绪稳定了,心态阳光了,青春的容颜和童心母爱又回到了她们的身上。同时,教师们还懂得了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情绪,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班子感召,影响带动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让教师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园长首先要积极地塑造自我、完善人格,成为热爱生活、情绪饱满、充满激情、笑对压力的人。园长心理健康了,人格健全了,对教师的心灵就会产生感召力。
  我园一直注重领导班子自身的人格修炼和心理健康,倡导“修炼素养,塑造健全阳光的人格魅力”。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我们提出了“六个态度”的目标:一是人格有硬度,做到坦诚做人、严以律己、爱岗敬业、率先垂范;二是思想有高度,做到理想坚定、理念前瞻、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三是形象有亮度,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雅、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四是心态有光度,做到人际和谐、心胸开阔、诚实守信、乐观豁达;五是待人有宽度,做到善于倾听、广开言路、民主决策、包容汇通;六是专业有厚度,做到学识广博、业务精湛、善于实践、勤于反思。领导班子努力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热情开朗的阳光心态、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和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带动着每一位教职员工,全园因此呈现出和谐奋进的环境氛围。
  三、宽容理解,引导激励
  教师团队中汇聚了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有的教师直率热情、不怕困难,但做事浮躁,缺乏自制力;有的教师多愁善感、沉默寡言,但做事谨慎踏实。作为园长,应当有容人之短的雅量,以宽容的心态善待每一个员工,同时更要有用人之长的见识,善于发现并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让性格各异的人能够组成一个和而不同的团队。我们仔细分析了每位教师的性格特点,尽量把性格不同的教师安排在一个班级,做到共生互补。同时,我们还注重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教师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如每周五的业务学习,专门安排5分钟~10分钟时间集中分享价值观积极向上的美文;团支部、工会经常组织开展展示团队精神的心理拓展游戏;在幼儿园论坛“阳光驿站”栏目里提供“好书美文推荐”平台,供教师选择阅读,并召开座谈会交流阅读体会;开展“我班的家长工作”“夸夸我的配班”等专题演讲活动,提升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她们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园领导主动、及时与教师交流,做好疏导工作;对因家庭、生活等原因而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园领导从不视而不见,简单处理,而是弄清原委,给予精神慰藉,尽力抚平教师的心理伤痕,让教师感受到来自幼儿园的关心和温馨。
  为员工构建和谐温馨的“心理氧吧”和心灵驿站,让她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指数,保障和促进了我园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他文献
近日,某自媒体发表的一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网络,文中举了一大串读音改变的例子,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不再讀(cuī),而读(shuāi)了;“远上寒山石径斜(改读xié)”,“一骑(改读qí)红尘妃子笑”……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如今要被“别字”堂而皇之地取而代之?对此,《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假消息”,网上流传的标准
2012年3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刘慧和她的团队的最新专著——《寻找失落的游戏精神》。专著从头到尾保持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论证的相对严谨性,以及论述的深刻性。但又不失幼儿园的特点,通篇洋溢着理想的光彩与诗意的深情。这本专著的出版,对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其他幼儿园,我认为也具有标本意义。  其一,专著表达了张家港实验幼儿园对教育主旨的认识与追求,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同,教师资源贫乏,能力参差不齐,流动较快,而且日常工作强度较大。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我园初步建立了“让‘同本研训’融入教师的曰常工作”研训运行机制,努力将教师从枯燥的纯理论学习和大量的集中培训里解脱出来,充分利用工作中的各环节和自南支配时间,有计划地落实各项研训内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学基本功训练在多练中求扎实  1.会议前讲故事巧用时间。每周的教师会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努力让自己上出一节节好课,应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追求。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现结合幼儿喜欢的一节科学课《寻找两片“相同”的树叶》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经意与不经意之間  《寻找两片“相同”的树叶》中的相同,是基于幼儿的理解水平的“模糊性”相同。这个活动的产生,是因为吴老师发现当今幼儿对身边的自然资源关注不多,更少深入观察。本次活动选用幼儿常见的
曲终人散,旧梦难寻,蓦然回首,终愿归处,灯火阑珊。  ——题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既然迈上了生活的船,何不坚定地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忘却凡庸小城,决心去魂牵梦萦的大都市,找寻梦之所在。  循着梦,直抵“魔都”。梦中渴望的繁华喧嚣,霎时涌现于眼前,青春的骚动于此得到释放。俗话说“花花世界迷人眼” ,更醉人心,难以言语的感受皆溢于言表,全然忘却了那个熟悉的小城,在梦中麻醉。  几日,忘乎所以地
为了让幼儿养成不挑食的良好生活习惯,每天摄入合理均衡的营养,我班开展了“餐前营养播报”节目。根据每天每餐食谱中的主副食,我有计划地安排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相关资料。每次就餐前,我请幼儿将相关食物的特征、生长过程以及营养成分等告诉同伴。这种形式不仪激发了幼儿的食欲。而且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瑞瑞是刚人小班的一名小女孩,活泼可爱。但每到吃饭时间,她就让我非常头痛,因为她一口菜不吃。一个偶然的发现
写在前面(“幸福教育俱乐部”发起人,南京市第一幼儿园陆娴敏园长)  幸福,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幸福,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由南京、苏州、杭州三地五园联动,结成的幸福成长共同体——“幸福教育俱乐部”,尝试将这种幸福具体化,将园所管理、教师发展和孩子的成长作为共同话题,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位教师都有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处处开放。  2011年1
【摘要】观察是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力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专業能力。幼儿教师观察力的培养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提高自身专業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讲述区域内一支教师团队进行观察力培养的研修故事,以及开展基层教师培训、研修的几点启示,试图为区县教研、培训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教师观察力;培养;教师研修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
目前在幼儿园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借用企业口号的现象,如“打造品牌”“重塑文化”“追求卓越”“重建制度”,等等。我认为应当对此进行冷思考,这些“口号”离教师真正的思想水平、实际的专业水平距离有多远?能否实现々需要多长的路途?教师真正应该做到的事是什么?可能做到的事是什么?教师需要的自我管理的空间有多大?作为幼儿园“法”的规章制度怎样制订和执行才是最有效的?才能真正满足或转为教师内在的需要?基于对这些问题
在工作中,同事在相处中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分歧或矛盾。产生分歧、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当事人该如何处理?幼儿园的管理者又该怎么办?这一期,我们将对“幼儿园同事之间的分歧与矛盾”进行探讨。  主持人:大家觉得,产生这些分歧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余香(上海市南汇听潮艺术幼儿园):  大家对工作的看法不一致,这会导致分歧的产生。有的教师把幼儿园工作看做是一个纯粹的谋生职业。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幼儿教育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