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在四川的《田家半月报》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家半月报》是一份基督教性质的刊物,主要目标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大众。由于战争的影响,迁到四川出版。抗战时期的《田家半月报》栏目丰富多彩,并积极应对时局要求,克服经济困难,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发行量。该刊物对基督教的传播、农村社会的改良和宣传抗战救国有一定的影响,其办刊的某些特点、内容和方式对于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The Tianjia Ban Monthly is a Christian-type publication whose primary goal is to serve the rural masses and serve the general public. Due to the war, moved to Sichuan for publi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Tianjia Half-Monthly” section was rich and colorful, and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vercoming economic difficulties and adopting various measures to expand circulation. The publication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pread of Christianity,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society and the promotion of propaganda and the salvation of the war. Some features, content and ways of its publication have some reference to today’s society.
其他文献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湖南省侗族地区4个县24所中、小学校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历、职称层次偏低,年龄结构
脑科学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基础科学,心理教育需要自觉吸收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当今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心理教育范式的建构提供了科学基础和理论框架,脑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对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由于已经成为一部分社会公共服务不可替代的提供者和生产者,从而成为全球新的引人注目的重要力量.然而,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实践和理论,公共治理也面临着发展瓶
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新,它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从阶级的特权到全体人民的人权、从少数人的民主到多数人的民主、从形式法
六朝以来道教思想的蓬勃发展,直接催生了重玄学的形上学理论。同时还有一股与即将兴起的佛教禅学相媲美的道教心学思潮,正处于萌芽与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在当时的历史地位与所
本文从追溯"翻译研究"的历史入手,通过勾勒"翻译研究"的理论脉络,指出其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勒菲弗尔和巴斯奈特所倡导的"文化转向"实际特指转向文化研究.同时,文章认为在全球
不同民族神话均包含着一个“秩序轴力”或其雏形,神话的“秩序轴力”特点与该民族文化的本质有着传承性。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秩序轴力”分别是“伦理”与“命运”。通过
哈德成(1888—1943)大阿洪,在现代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与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并称为“四大阿洪”。他身处中国现代社会的急剧变革时期,为国家、为民族的文化事业辛苦奔波,殚
任何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和谐就是通过一定的机制,使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强度与范围都得到有效调节和控制.本文在对中外思想家有关调节社会冲突的学说进
当代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深刻而日益加剧的相互依赖,它不仅发生在国家内部,也发生在国家之间.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相互依赖在很多层面对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如何应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