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追星女孩,都曾有一个童话梦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认识我的偶像之前,我的生活可以说平淡无奇,直到上了高中,有一天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电视,突然就被他的笑给吸引了。
  他的笑太干净、太清澈了。我想,拥有这种微笑的,大抵是个不错的人。
  他是个不算很火的年轻爱豆。那时我的世界很小很小,会因为考卷上多一分少一分便大喜大悲,之前从没有过喜欢谁粉谁的冲动,偏偏那一刻突然有了这种冲动。我家里管得比较严,几乎没有学习之外的生活,可是从那时起却总是想更了解他一些。
  我没什么零花钱,买不起专辑,更没法去现场看他。后来听说他拍了杂志封面,我连午饭都不吃了,溜出学校去校门口一家文具店买他的杂志。
  我重复看了很多遍有关他采访的那一页,像做阅读理解一样逐字逐句地研究,细细体会,总觉得能品出些什么内容来。
  有他照片的那一页被我剪了下来。杂志的纸张容易折损,我拿透明胶非常小心地贴了一层膜,塞在书桌里面,没事的时候就偷偷拿出来看。
  那时认识他的人并不多,我很着急,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没有人了解他呢。
  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走上了曾经自己认为不可理喻的追星之路。
  下了晚自习第一件事是回宿舍给他打榜,在微博里他的超级话题下签到,在粉丝群里看看今天大家都分享了关于他的哪些事情。他活在我的社交网站里,活在我的B 站首页,活在微博的推荐里,我的生活满满都是他,甚至会在晚自习偷偷看他的直播,边看边想,这么温暖的大男孩一定要越来越好啊。
  我的大一几乎是高中的延续,只是零花钱多了一些,除了基本的吃穿学费,几乎都被用在了追星上。从最初简单的转赞评、打榜和刷数据,到专门去买他的各种同款,去他去过的地方拍照,站在帝都的烈日下排8 个小时的队买周边,从黄牛手里买200 元一张的签名照,一天之内去十几家咖啡店喝咖啡给他庆祝生日买手幅…………只有追星的人知道,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奇体验,看着他不断前进,感觉自己也拥有了力量,等着他营业,每天都充满期待。
  那时振振有词地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追星是因为他优秀,他值得。我说不太清那种感觉,他比我大几岁,但是他在这个年纪做了很多他的同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就好像我的梦想在他身上一一得到了实现。
  大一上学期为了去看他的演唱会,和家里撒了个小谎,暑假在学校待了一个月。
  一夜没睡。是真的睡不著,仿佛是要跨过千山万水去见爱的人。不再是隔着屏幕,而是亲眼见到他。
  我买的是不算低价的门票,坐在比较中间的地方。人很多,又挤又吵,他在那方小小的舞台出现的时候,欢呼声快要把我埋掉。
  我拼命向他挥手,举着灯牌大喊他的名字,在每一个给到他的镜头时尖叫。
  我几乎想哭,想告诉全世界他一路走来有多辛苦,他是最美好的存在。
  可是世界上好多像我这样平凡的粉丝啊,他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能分给我。
  那种感觉和青春期的暗恋其实是很像的,你会为了他的一件小事躁动,无论他做什么都觉得可爱。可是追星与暗恋不同的是,暗恋是一颗星喜欢另一颗星星,你们或许有机会在星轨某一处相遇;而偶像是那个月亮,月亮周围是没有星星的,月亮只能远远观望,独自发亮。
  演唱会散场时,我反反复复地追问自己,那么热烈地喜欢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自认为为他做了很多,他的生日、爱好、喜欢的品牌,他说过的话、偶尔流露出来的小习惯我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可我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个陌生人。
  买了那些手幅、写真集,还不如当初多给自己买两件漂亮衣服。单方面的付出没有结果,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种自我感动。
  回学校之后我跟室友聊天说起这回事,说着说着就哭了,像个很不体面的失恋女孩。
  室友是个不追星的人,每次我跟她安利偶像的新歌时,她总是笑我疯狂的样子。
  别人上午看了一本书,而我在打榜签到;别人下午逛街见世面去了,而我在控评做任务;别人晚上刷刷剧聊聊天,而我在做数据蹲时间给偶像干活。那时的我觉得自己每天都过得繁忙又充实,可是就在和室友哭诉的那天晚上我才发现,在追星的那段日子里,我欣慰地见证了他的成长,自己却几乎一直原地踏步,多肤浅。
  很不值得。我开始想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到底在自我满足些什么,明明自己什么都没有,却还为别人的梦想加油。
  室友说我就是太闲了,所以我大一下学期给自己选了很多课,进了学生会,还参加了比赛。
  我发现她是对的,忠于自我的感觉真好啊。
  有人说偶像是贩卖梦想的人,追星其实是在追理想中的自己,我一直深以为然。可惜我用了整个青春才明白,他并不能替我实现梦想。他没有我也可以走更好的路,也同样可以好好地长大,而我只有自己,所以不能抛下我自己的人生不管不顾。
  最近选秀类的节目越来越多了,我看到那些粉丝团体不断壮大,有时甚至很想去劝说那些过分狂热而迷失自我的粉丝,可是又想,如果当初有人来劝我,我又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呢?
  我们这些追星女孩,大概不过是想在那些闪闪发光的人身上,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白日梦吧?
  现在的我仍然喜欢他,但更喜欢踏踏实实的自己。如果说那个傻傻追星的我相信童话,那么现在的我算是才明白过来,人不能只相信童话。
  所以,像应援偶像一样应援自己吧。
其他文献
1. 华中师范大学:老教授魔性解读古诗爆红,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的一段讲课视频火了。评讲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普通的老师会从诗的韵律、意境評讲。而戴老师的方式是这样的:“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  据了解,戴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非常受学生欢迎。他的课都场场爆满,甚至有些同学为了能坐到位置,提前去蹭前一个老师的课。 
看《二十不惑》的时候,有被梁爽的奶奶可爱到,梁爽问她:“我好像做错事了,可我不好意思道歉。”奶奶说:“那你就悄悄对她好。”  剧里当然是皆大歡喜的结局,但现实中,关于原谅和被原谅,是判断一段关系的凭证。  有人于我天生100分,即便扣掉了50分,我还是愿意走向他;有人本就是三两分,扣个10分就可以说再见了;还有人是无限加分的无价之宝……  而原谅和不原谅的状态也有很多种,都在下面啦。
摘要  为明确我国玉米田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于2010—2011年自山东、吉林、四川、河北4省采集连续多年施用烟嘧磺隆的玉米田杂草种子样本121个,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其对烟嘧磺隆的抗性。结果显示:4个杂草样本对烟嘧磺隆产生了抗性,其中山东淄博张店区傅家镇高家村的牛筋草抗性种群的GR50为25.76 g/hm2,是敏感种群(1.33 g/hm2)的19.37倍,已产生明显的抗药
格子的话痨时间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Aha Moment,指的是那种“原来如此”的瞬间,我觉得有点儿类似于中文语境里的恍然大悟,或者是醍醐灌顶?  我人生中很重要的Aha Moment之一,是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个无知又有点自以为是的小学渣时,有一回和一位学心理学的小姐姐聊天,说到当时我朋友正在面临的一个重大选择。  当时的我完全不认同朋友在国外读书读到一半就要回国的选择,认为她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疫情的原因,今年在家的时间尤其长。刚开始被困在家吃吃喝喝自我感觉还比较好,可是随着顽疾渐愈,人群骚动,我就感觉不太自在了。  小区解封的第一天,我就只身一人去了超市,闲逛是目的,买菜只是顺便的事。超市的阿姨一把拉过我推销特价酸奶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止了。作为一个深度社交恐惧症患者,最怕的就是被人拉着推销了,因为不会说话,不懂拒绝,常常是推销什么就买了什么。阿姨说酸奶什么口味都有,现在是特价
1943年3月,国民党军统特务许良安被任命为云南省路南县县长。一上任,许良安便鲸吞抗战田赋,巧立名目征收酒税、巡查费,短短几个月里就搜刮民财数百万元之多,以致路南县民怨沸腾。  当时,云南的抗日运动如火如荼。路南县的爱国师生积极响应,他们游行请愿,张贴墙报,声援抗日。许良安竟然派出军警,撕毁抗日墙报,抓捕进步师生。当广大师生到县政府请愿时,许又指使其爪牙杀伤师生十余人。  许良安的暴行激起全县各界
提到张艺兴,你是不是就会想到“小绵羊”这个称号,水润的眼睛,可爱的小酒窝,人畜无害的笑容……都是大家对于张艺兴的印象,可是就在2016年,张艺兴用自身的行动来告诉大家,“小绵羊”进化了!  小绵羊→舞蹈王子  张艺兴作为韩国男子团体EXO中的成员,一直都是一个温和阳光的大男孩。可等他一到舞台上就会瞬间突变,立马变得气势极强,动作也变得极为有力道。作为团队中的舞蹈担当,张艺兴经常会在演唱会上进行舞蹈
一、我们默默地相识     不习惯地跨进熟悉的学校,陌生的宿舍,熟悉与陌生一排斥,一切都变得无比安静。  很厌烦这种感觉。  那些美丽、温柔、潇洒、惆怅的旧友,在沸气蒸腾的炎夏里,与我分别。怀念。  此时此刻,眼前的这些新朋友,看上去都是老古董,似乎不太好相处,我也只能选择沉默。只是通过宿舍门口的花名册,我才一一晓得她们的名字,偶尔遇见,相视对笑一下。  “如果中考我那该死的数
2009年已经过半,在危机考验下的中国企业的HR管理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又会给职场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发起的“2009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有886家企业的HR在线填写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六成多企业涨薪幅度不超过10%,69%的企业没有裁员动作。  在关于薪酬增长比例的调查中,涨薪的企业比例为75%,持平的为19%,下降的为6%,其中六成多企业涨薪幅度不超过10%。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汉服是一首绝美的诗。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无论哪一种,都美轮美奂。然而,遗憾的是,在今天,我们似乎很难再看见汉服作为常服出现在街头。  本期就请我们的小主人公郑银娟来聊一聊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以及她在生活中疯狂安利汉服的有趣故事吧。如果你也是汉服或华服的忠实粉丝,那么也一起来加入我们啊!  始于颜值,久于典雅,终于内涵  当我和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