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的"导言、开场白"就是教学中所讲的教学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将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引导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中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讲授的导入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
  俗话说的"导言、开场白"就是教学中所讲的教学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将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引导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中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讲授的导入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课堂讲授的导入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笔者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导入的方法与技巧的认识: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和要求
  所谓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一般来说,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中,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游刃有余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使学生学习的思维由浅入深,进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中。
  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铺设桥梁,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的知识。此外,有效的新课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沟通感情,创始学习情境。总之,高效的新课导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課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就自身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常用的几种导入方式进行说明。
  1、复习导入法--------以旧引新导入。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
  学生对与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的做法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提问、练习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从“旧的”过渡到“新的”,从“已知的”拓展到“未知的”,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
  2、联系生活导入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认识到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数学课程的内容就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的后继实施作好准备。
  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入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道理,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学习,达到设问、设疑的目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不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的集结,数学教学也不只是刻板地对知识的传授,而应遵循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象这样的导入,从学生身边的事和物入手,由学生自己去计算,思考,很自然,亲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3、故事游戏导入法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心理状态,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导入的趣闻性是吸引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的关键。
  各种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在数学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编排下,都可以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体,成为引用抽象数学问题的导线。
  讲点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历史或故事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往往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
  4、类比联想导入法
  类比就是当两个对象都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而且已经了解其中一个对象的某些性质时,推测另一个对象也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思维形式。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采用类比联想导入简洁明快,同时能高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事实上,在数学解题时,也常采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即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从具有相似特点的数、式、以及相似的内容、性质或相似的图形进行类比、联想,寻求解题途径。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会在已知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检索,建立起思维路径。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几种,如设疑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审题导入法、练习导入法、实验导入法、电教导入法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导入的类型和方法是很多的,不只是以上几种。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导入方法。即使是同一个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导入。
其他文献
一、目的与意义: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一位。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5%。虽然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从三个阶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目的性閱读  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可以从整体上来考虑,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主
摘要:阅读教学中,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有许多,单从学生层面来审视,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辅读资料教学质量语文兴趣  辅读资料是在阅读教学中为激发兴趣,铺垫知识,指导学法,激活思维而恰当适时地在教学各个环节引入的相关资料。它能促使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深入进行对话,从而实现文本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学目标理论研究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教参,就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实际能力的分析,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
摘要: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越来越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只注重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差生大量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  一、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如下“两条原理”和“四个基本原则”  1、两条原
摘要:九年義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新标准》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生生间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学习兴趣  列宁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
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理工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坏节.文章通过分析电工电子技能课的特点,对电工电子技能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及获得有效的手段,提高
摘要:作文教学必需有一样东西,它要能够提纲挈领,要能够把这些"千头万绪"串起来,要让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有所因循,要让作文方法的指导"循序"而进!  各类报纸杂志对作文方法的指导介绍,可谓是不胜枚举。从文体;形式、布局谋篇结构层次、顺序安排、开头结尾的呼应、拟题技巧等可谓无孔不入,各类指导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此情景不仅愁啥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学生们也是无从着手。因此,必需有一样东西,它要能够提纲挈领,要
为响应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使学生在家中可以正常接受教育,停课期间有所学习、有所收获、身体力行、不断进步.学校积极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数据
中学作文写作的现状令人堪忧,本文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散文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会写作,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