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武夷茶韵间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很憧憬这样的情景:在天游峰上,面对白云缭绕的三十六翠峰,着一袭青衫,席地而坐;执一壶香茗,临风而饮;倜傥儒雅,诗兴勃发,将“我欲乘风归去”吟唱。或在夜色将临时分,于蜿蜒回旋的九曲碧波间,有一盏红灯一壶茶水相伴,听岸边传来的丝竹雅乐,凭竹筏于月下漂流而去……
  每每收到朋友寄自武夷山的岩茶,脑中便屡屡出现这样逍遥的幻觉。然而并不只是有我这样的奇想,当年福建的诸多电视频道上,时有茶艺小姐在天游峰间,端壶泡茶的画面出现。虽是一个地域的形象广告宣传,却传神地点出了在武夷山品茶的妙趣:浪漫、逍遥、典雅、精致,富有品位。
  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地的武夷山,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良好的山水美景,以及积淀久远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韵味醇厚的茶乡。有人只用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十个字,便精妙点出了武夷山的内涵与气质,将其典雅与质朴的特征描述得准确无异,由此也足见茶在武夷山的重要地位。
  在我看来,茶在武夷山是联系山与水、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远古与今天的重要结点。武夷无处不是茶乡,不品很难说你真正到过武夷山,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游览了武夷山之后的切身感受。
  一年四季行走于武夷山,处处可见翠绿盎然的茶园,遍布于丘陵山垅和村野乡间,就是在核心景区内的晒布岩脚下,也能看到成片的茶园,以其苍碧的色彩与曼妙的曲线吸引着游客的视线。顺着天梯上爬,至天游峰上始觉有些累,可以在天游观里要一壶岩茶,与朋友相坐而饮。虽没有幻觉中的那番超然,但能望着观外满眼的青山,说着天地人间的趣事,任时光如脚下的白云轻走,难道不是一种逍遥与儒雅?
  都说武夷山好、水好,茶当然更好。到武夷山来不喝武夷茶,确有枉来之感。武夷山平均海拔600多米,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加上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它的茶园多在坡崖上种植,峡谷间的云雾、光线与植被所产生的影响,使之“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而独树一帜。武夷茶特别是岩茶汤色酽红,味甘顺鲜滑,兼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醇厚而有别于其他茶类,千百年来,李商隐、范仲淹、朱熹、陆游、辛弃疾、徐霞客、赵朴初等无数名儒雅士、政客显要,曾经逍遥于武夷山水间,对散发着枞韵兰香的武夷茶赞赏有加,在留下的浩瀚诗文中,咏叹武夷茶的不在少数。如范仲淹所唱“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朱熹所咏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咏武夷茶》); 赵朴初所叹“饱看奇峰饱看水,饱领友情无穷已。祝我茶寿饱饮茶,半醒半醉回家里”(《闽游杂咏》)……就连亁隆皇帝当年在评价全国各地贡茶时,也称“就中武夷品最佳”。
  说到武夷山的贡茶史,可远溯唐朝,元朝也在此设御茶园,专制贡茶。明末清初,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颇受英国女王的青睐,大量的武夷红茶由此从澳门经爪哇销往欧罗巴大陆,成为皇室贵族的尊贵饮品。清代武夷乌龙传到东南亚一带,促进了茶业的发展。最盛之时,当地著名的茶市下梅每日外运的茶叶达300只竹筏之多。2006年,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示了清末晋商开辟万里茶路的沧桑历程,而这段古老茶道的起点就是武夷山的下梅村,晋商所贩的茶叶便是武夷茶,足见武夷茶在清朝的影响。
  传统的武夷茶包括红茶、绿茶、白茶与闽北乌龙四大类,但品质最好、影响最大的当属于其岩区所产的乌龙。所谓乌龙,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武夷岩茶即属于闽北乌龙,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不同于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大红袍是闽北乌龙中的至尊,还包括名丛、肉桂、水仙、奇种等深受茶客喜爱的名茶。过去它们都被称之为“武夷岩茶”,而现在习惯统称“大红袍”,为的是以大红袍的知名度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影响。
  提及大红袍,到过武夷山的游人几乎没有不知的,人们能够从导游的口中听到关于它太多的传奇,说它受过“御封”,政府曾专门派兵驻守看护,解放后曾晋京敬献过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云云,令它的生长地九龙窠也成为武夷一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一睹风采。大红袍有无成为贡茶史并无史料记载,但其上优的品质和产品的稀缺使之身价高昂,却是不争的事实。它曾以20克拍出了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2013年底,美国副总统拜登造访中国,离京前专门到了趟北京国子监参观游览,还和孙女一块到一家茶社点了大红袍与白茶喝,满意而去。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以《拜登游国子监点大红袍喝》为题竞相报道,让只代表武夷山岩茶的大红袍赚足了名声。目前,加贴地理标志保护专用防伪标志的“大红袍”是钓鱼台国宾馆的特供茶,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在我看来,品茶不在于茶有多么昂贵,而在于领略杯盏间散发出的雅韵与情调。有这样山水环境,有这样久远流长的茶史与文化,在武夷山喝茶便是一种情致,一种享受。且不说武夷茶有多种调理人体机能的功效,也不必像我憧憬的那样追求在超然脱俗的境地中品茗,更不必非至尊茶王不饮。在武夷山,到处可见山下、溪畔茶肆的旗幡在风中轻舞。游罢天游、九曲,约上三两朋友,找一处幽静茶馆坐下,泡一壶岩茶,可以推窗看山水,侧耳听棹歌,或者叫上茶馆里的姑娘表演武夷茶艺,在弥漫着清香与禅乐的馆舍里,见纤纤细手执壶在杯盏上轻舞点点,活煮山泉、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鉴赏三色、喜闻幽香,普通之极的泡茶、饮茶基本动作,在这里被演化出十八道泡茶的环节与程序,每道功夫被赋予了古朴幽雅,情趣盎然的艺术色彩,于精妙间诠释着武夷茶品饮真味与文化内涵,任思维在山水、文化和古今的时空间联想翩翩,在举盏轻啜间领略典雅而隽永的武夷茶韵,岂不乐乎?
  晚色将临,品茗论道已久的爱茶之人推盏离座,去看看山水实景演出剧——《印象.大红袍》。清风明月下,广宇大地间,可以超广的视角,从容将于夜幕中随着呐喊而突然亮身的大王峰、玉女峰一揽眼底,并将这山、这水化作了茶馆、剧场,看三百多名当地群众演员在七十多分钟时间内,将他们故乡的茶史、祖先传承至今的制茶工艺和着山水传奇、玉女与大王相爱的故事一一述说,将武夷山“千古山水茶”艺术地展现。
  就在这样一个清风微拂的晚上,终于有人要醉,醉在了武夷山隽永不尽的茶韵间。
其他文献
卡尺是广泛使用的量具之一。从卡尺的结构来说,它是违背阿贝原理的,因此,改善其相互作用,与克服测量中的点头现象存在着矛盾。一、什么是点头现象 Calipers are one of the
小学数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发挥其创造思维能力,发展素质,旨在造就跨世纪的高素质建设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吃透教材,并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差
读了1999年第10期《小学教学研究》中的《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一文,觉得这种较为流行的课前说话训练很值得商榷。一、训练的实施违背了心理规律1.削弱了学习蓄势。在“预备
一  [1] 你应当奉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2] 他曾用血块创造人[3] 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4] 他曾教人用笔写字[5] 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几节《古兰经》经文最初是在光明山腰上的希拉山洞里,通过天使吉卜利勒将造物主安拉的启示传达给了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通过这些经文能看到安拉将自己比作教师,有趣的是真主将自己老师的地位排在万物创造中最复杂与最优秀的杰作——人类的创造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根据这一学科特点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 ,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收到了良好效果 ,
陽明“心即理”所含“主體即本體”、“本體在主體”之根本義蘊,意味着此一命題的展開及其完成,所謂“主體”對於“本體”的認取及趨近,其實正是“主體”的自我認同,也是“本
1 适用范围本建议详细规定了用于球面和散光镜片,其中包括已装入框架的镜片的顶焦度和棱镜度的测量,并能确定镜片方位以及打印标记的连续式和数显式焦度计的技术要求。注:IS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其基本部分一般由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三项要素组成。而“智慧”在这三项要素中都有贯彻和体现,又因其和哲学思维、理性机巧的密切联系,当属于
本文主要分析了聚焦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DRAW型光盘的特性;DRAW型光盘在激光电视唱机上的运行状态。并从试验中得到有关数据,说明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Thi
物理知识的习惯用语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人们交流信息,服务于生活.但生活中很多约定俗成的说法与物理概念是相悖的,有时甚至会对同学们的学习产生误导.因此,我们应学会辨别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