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的味道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家出走后,安娜贝尔·莱尔德为自己取名为珀涅罗珀·泰勒,并且真的做到了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之妻珀涅罗珀一样忠贞不渝——“我承诺过永远都属于他。他可以打破他的誓言,但我不会打破我的。”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她以一种近乎隐士的方式,独自将女儿养大。尽管她那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有时也为她的精神努力而骄傲,认为“她妈妈精神上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看不见的艺术”,但她向女儿隐瞒其亲生父亲身份,以及为女儿取名普瑞缇(Purity,纯洁),显然都不能让女儿满意。于是,皮普这个看起来前途远大的名字(皮普也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的名字),成了普瑞缇的名字,而找到父亲也成了皮普最想要达成的愿望。这部读起来难免让人联想起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小说,正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第五部长篇小说《纯洁》(Purity,2015)。整部小说就以皮普寻找父亲作为主要线索展开。
乔纳森·弗兰岑

  作为一部非典型的美国成长小说,《纯洁》在情节上模仿了《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之子忒勒玛科斯寻父,描写了皮普通过寻父经历成长的过程。除了这一主题,在这部作品中,弗兰岑对于雾、感觉、味道等的描绘也颇为引人注意。雾、蒙蒙细雨等特殊天气现象营造出来的特殊情境,以及身处特殊情境中的书中角色极为敏锐的味觉,为理解整部小说的核心概念——纯洁提供了路径。说雾等特殊天气营造出来的特殊情境让身处其中的人感知更加敏锐,扩大了身体感知的范围,这似乎与雾的模糊朦胧、不确定等特性相矛盾。其实不然,一方面,视线被雾遮蔽之后,人的其他感官被充分利用起来。另一方面,被扩大了的感知,属于身体的知觉,而非纯粹肉体的知觉,并不能够被简单地用感官上的感受所概括。这样似乎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纯洁》中,喜欢雾的安娜贝尔和皮普对味道拥有异乎常人的敏感。安娜贝尔、皮普对味道的获得得益于嗅觉,却又不完全来源于嗅觉;其属于肉体的知觉,更是身体的知觉。在德国哲学家赫尔曼·施密茨的《新现象学》一书的中译本中,译者庞学铨、李张林指出,在施密茨的哲学体系中,是这样解释身体的知觉的:“‘当下’展开后人所首先直接遭际的事实状态是身体,身体的知觉不同于肉体的知觉。肉体知觉同相应的感官联系,它在肉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确定的。身体性知觉现象不依赖于感觉器官,它们必定在肉体上发生,但又没有特定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能够超越具体的肉体部位而绝对存在;它们是在肉体上被直接给予、在直觉上体验到的。”“当下”,即施密茨新现象学中核心概念之一:原初的当下,“这里、现在、存在、这个和我五个元素融合在其中。”原初的当下以身体性知觉的方式与身体直接遭际,即身体对这里、现在、存在、这个和我这五个元素的感知是直接的,这种感知是在肉体上发生的,却超越了肉体而存在。安娜贝尔、皮普对味道的敏感,很明显,就是这种身体的知觉。一方面,这种敏感是对于“我”此时此地的这个存在状态的认知。例如,小说第四部分《月光牛奶场》的第一句话即是“不过味道也曾经是天堂”,作为安娜贝尔认为味道是地狱的回应。然而,对于书中人物来说,无论味道是天堂还是地狱,它们都不只是某种或者某几种味道,而是一种笼罩整个身体的氛围。另一方面,这种敏感并不仅是嗅觉所能提供的,例如,“不管她妈妈对于味道有多么敏感,她甚至有一个对于道德沦丧更敏锐的鼻子。她能够嗅出身处丹佛的皮普正在做某些错误的事情”。这种对道德的敏感嗅觉,显然不是肉体的知觉所能够做到的,而是身体的知觉在直觉上体验到的。
  作为一种身体的知觉,安娜贝尔对味道的敏感,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并非肉体(物质身体)的,而是感知身体的。首先,因为反感家族企业对于动物那血流成河的杀戮,她成为一个坚定严苛的素食主义者,逐渐对动物血肉制成的食物及其味道形成了近乎天然的敏感;其次,她的敏感,尤其是她对道德沦丧味道的敏感,出于其对自身的精神道德要求,与她对于纯洁的看法有紧密的联系。在与安娜贝尔认识之初,皮普的亲生父亲汤姆·爱勃兰特就看出了她有一种“怪异的纯洁观念”,这种纯洁观念,既是因为她对味道那异乎常人的敏感,也是因为“她的所有事情就是要做到道德上毫无瑕疵”。即便在离婚之后,安娜贝尔仍旧保持着自己精神上的纯洁,“我承诺过永远都属于他。他可以打破他的誓言,但我不会打破我的。”她对自己诺言的这种坚持,既是因为她依然深深爱着汤姆,恐怕也是因为她“要做到道德上毫无瑕疵”。所以她才会为自己取名珀涅罗珀,为女儿取名普瑞缇,以提醒自己守住道德的纯洁。在安娜贝尔的刻意培育下,皮普对于味道以及纯洁,也有了异乎常人的敏感。但显然,关于这种敏感,皮普有与安娜贝尔不一样的看法,否则,她也不会舍弃普瑞缇这个名字,以皮普作为自己的日常称谓。
  尽管皮普一直试图跳出母亲为她限定的生活,为此她甚至不惜做一个“脏女孩儿”,但是从文中某些细节描写来看,在内心深处,她依旧保持着对纯洁的向往。例如,“她极其贫穷,但她的床铺很洁净;以洁净程度来说,她很富有”。生活上的微小习惯,映射的是皮普内心对纯洁、干净等概念的真实想法。再比如,当为母亲所做的蛋糕掉在公共汽车站洗手间的脏地板上后,她回到家,进门就哭了,在她向母亲解释为什么会哭时,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注意:“太对不起了。我把一切事情都弄得那么脏。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很显然,这段坦白,绝不只是因为弄脏了蛋糕。尤其是回到家之前,皮普刚刚遇见了一个问她是不是要去隆姆匹克的“脏女孩儿”,这个女孩儿让皮普想起了几年前的自己,那时候她也经常去那里,过一种放纵的生活,并且在那里失去了贞操。由此可见,皮普对于自己曾经如此轻率放纵,让母亲对自己的期待落空抱着一种十分懊悔的态度。更让皮普觉得愧对母亲的是,此时的她爱上了年长她15岁的有妇之夫——史蒂芬。因为爱上有妇之夫而产生的不道德感,让皮普在面对母亲时,羞愧到无法自持、痛哭流涕。更让人感到揪心的是,皮普的这种爱恋,被史蒂芬看做她对缺失的父爱的渴望。当他把自己的这种理解告诉皮普时,无疑既伤害了皮普的爱与自尊心,也加重了她的思想道德负担。
乔纳森·弗兰岑

  正像是菲利普·韦恩斯坦在《乔纳森·弗兰岑:愤怒的喜剧》一书中所言,在《纯洁》中,弗兰岑以一种“紧张焦虑的、递推式的叙述结构挑战着读者的期待”,同时,也挑战着过去的自己。在《纯洁》出版初期,弗兰岑企图在一本书中描绘整个世界的宏大尝试,并不为媒体所看好。但同时位列2015年亚马逊年度百本好书、2015年《纽约时报》年度百本好书两个榜单的《纯洁》,最终用实际成绩说明了它延续了弗兰岑在《纠正》《自由》两本书中的创作水准。
其他文献
“你需要什么东西呀,爷爷给你准备……佩奇,什么是佩奇呀?”2019年1月18日,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啥是佩奇》横空出世。片中,一头雾水的爷爷在村里四处打听孙子想要的“佩奇”,得到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有人说是女主播,有人拿出同名洗洁精,还有人说是棋牌的一种。几经周折,最后,老人用鼓风机自制了一个铁打的“佩奇”。这段温情故事,串联起乡村与城市、现实与想象、误解与沟通等多个话题,迅速在网络走
【试题】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盆地、________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________
克莱尔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在喊累。学生抱怨无休无止的作业与检测;白领不满老板随时命令的加班;为人父母者为维系家庭而奔波劳碌……每个人都在负重行走,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你痛恨这样的机制,你渴望轻松愉悦,你想要逃离,但我却告诉你:压力造就人生。  这里的“压力”意思非常广泛,它可以是你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它可以是你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也可以只是对家庭的深切眷
我们中华儿女皆是被土地“溺爱”着的孩子,我们的性格和行为皆有着土地深深的烙印。  台州中学学生 郑馨子  如果有人不相信数学是简单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人生有多复杂。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  总是在下午过半之时,我们会发现时间被糟蹋了,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夜晚感到焦虑。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为自己一天无所事事而羞愧。  摘自《温柔之歌》  法国作家  蕾拉·斯利玛尼 著  假若人生是一条长
在谈核色变的现实语境中,人们对核废料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在瑞典,一个名叫奥萨马尔的小镇,已经成功申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核废料储存库。如果这一计划顺利实施,那么从2020年开始,储存库将正式运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调显示,当地的民众非常支持这一做法。  是什么力量让瑞典小镇的居民选择了与核废料共居?  首先,很多瑞典人一直在向人们解释,核废料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在宣传大军中,就有一位名叫恩斯
叔叔、阿姨:   你们好!   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经基本控制住,这背后,医护人员不辞辛劳的付出功不可没。我十分理解小菁内心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向往,她想成为医生,想以此向那些时刻为我们的健康而奋战的可爱的人致敬。   我也理解你们的担忧,但医生这个职业并不是时刻都有危险的。医生拥有更专业更完备的医疗卫生知识,甚至会在日常生活中促使家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疫情暴发时,他们比常人更懂得沉着应对,保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或许我们会永远平凡,平凡也有宁静的风度。  ——汪国真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  ——路遥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周国平   结合以上材料,请选择下列情境之一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对“平凡与不平凡”的理解和思考。  (1) 终其一生,你都只是个平凡的人,那么你会后悔吗?请以垂暮之年
当下,新时代的奋进口号让无数人热血沸腾。但与此同时,年轻一代的焦虑却让“佛系”思想日渐盛行。其实,奋进与淡然并不矛盾,一旦两者兼而有之,便是“为而无所求”的生活态度。  冯友兰先生在论及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时曾评价其“为而无所求”,若与当下的两种生活态度对应,则是在过程中奋进,在结果前淡然。  首先,过程的奋进是必要的。中国古代有“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一说,儒家倡导的责任担当与奋斗
动物保护/人与动物/关爱;意外保障  2020年4月13日,杭州市萧山分局警犬训练基地的65条警犬获赠由公益组织“真水无香”提供的免费警犬险。受保的警犬中,有30%是老年犬,它们分别负责缉毒、巡逻、血迹搜寻等工作,都是表现突出的优秀警犬。据悉,警犬险可以为警犬们提供出勤意外受伤、传染病及慢性病治疗、疫苗接种三方面的保障。  @ 落西落安: 之前通过综艺节目《奇兵神犬》大致了解了警犬们的生活。警犬寿
【编者按】新材料作文无疑是当下高考作文命题的“当红炸子鸡”,平时同学们没少练习。但是,究竟什么是新材料作文?怎样处理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如何防止套话作文?这些问题是一些同学长久以来的困惑。本期开始,“中天讲堂·作文进化论”将为你解密“新材料作文”。    揭秘人:  徐桦君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    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