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适应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体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适应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做出合理化的模型,并且依靠此模型进行该课程的评价,并通过该体系的评价过程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认识到其优点与不足,对其加以分析,优化该课程体系,做好合理的应用理论基础。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 评价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8-02
  应用型人才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的体系中尤为重要。若是要培养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须要改变现有的高等数学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的内容、方式以及相应的课程评价的方式,旨在培养出学生活用数学去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作出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或模型是解决课程的实施情况问题的重要条件。在该类问题的评价过程中,通过数据的调查、整合、合理化的数据分析,从多个方面分析数据,检验数據,从而使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通过分析某高校在一段时间内在课程改革方面的调查数据,包括在这段期间内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着这段期间内该种课程所获得的成效,建立出一个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型,在得出模型后再对此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最终通过得出的数据给出相应的答案。
  课程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1.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主要成分分析的课程变量有n个,y1,y2,L,yn共有m个评价对象,但由于各指标没有统一的量纲,所以需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的处理,得到指标yij。首先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终语
  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提高人们对该课程的认识深度,可是使应用型人才的教程在社会中更好的普及使用。在模型建立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再次所得到的能力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社会,应用于社会。面对模型存在的缺点,我们要多多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尽可能减少人为性误差的影响,使模型在应用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高效完成适应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永清,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不一致性调整方法研究,江苏无锡,江南学院数理部。
  [2]林城森,数值计算方法,科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師必须研究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还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它既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该文以数据结构CAI软件的开发为例,就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方法从应用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克新一号是黑龙江省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高产良种。从1992年起,我场坚持每年从科研单位调进经过茎尖脱毒的克新一号一二级原种。该品种在我市一般亩产2000’k斤,高产田块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6-02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4-2《矩阵与变换》中有这样一道例题:自然界生物种群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出生率、死亡率、资源的可利用性与竞争、捕食者的猎杀乃至自然灾害等。因此,它们和周边环境是一種既相生又相克的生存关系.但是,如果没有任何限制,种群也会泛滥成灾。现假设连个相互影响的种群X,Y
期刊
该文提出了一种以面向对象数据库为中心,基于面向对象思想所设计的CAI数据库系统图形用户界面(CODG),介绍了该系统的数据模型、授权模型及界面模式
介绍了目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讨论了用这种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优点,介绍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DSP软件调试平台设计的方法。
该文主要讨论、Powerbuilder的面向对象特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发经验,提出了Powerbuilder在Client/Server系统中应用程序开发模式。
实现了一个基于Java的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VPTJ,可以为用户提供Java程序的可视化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