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处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垃圾的处理》是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的第二课。我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垃圾填埋模拟实验,认识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分析焚烧垃圾的利弊,引导学生继续探索科学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为下一课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关键词】创设情境; 模拟实验; 创意设计; 拓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45-0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过程和方法: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器材准备】1.课件。2.分组实验材料:塑料瓶、洗净的细石子、浸过墨水的餐巾纸、喷水壶、设计记录表、抹布、镊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家庭在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垃圾,平时我们会挑出其中还能用的,把其余的垃圾放到垃圾箱里(课件),这些垃圾箱里的垃圾又会有专人用垃圾清运车清理(课件),运送到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场是怎样集中处理这些垃圾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垃圾的处理问题。板书课题:垃圾的处理。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2.1 教师讲解:垃圾被运到垃圾处理场后,通常会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板书)。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我们邹平县的垃圾处理场也是用填埋的方式来处理垃圾的。有些地方对垃圾处理问题不够重视,将垃圾集中起来后,只是挖坑进行简单填埋,你认为这样简单填埋垃圾合适吗?为什么?
  2.2 大家都认为简单填埋垃圾不合适,可能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危害。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简单填埋垃圾是否安全有效(课件出示实验方法),这个实验装置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2.2.1 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2.2.2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2.3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老师指导。
  2.4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3.1 正如大家刚才所说,简单填埋垃圾会污染土壤、地下水、还会污染空气、引发疾病,危害非常大。怎样才能防止填埋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呢?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3.2 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教师演示实验验证。
  3.3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来减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课件出示建议)老师重点指导:怎样处理源源不断送来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气体、污水怎样处理?垃圾场填满了垃圾以后怎么办?
  3.4 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3.5 汇报交流,大家评价。
  3.6 师:同学们设计的垃圾处理方案都能有效防止垃圾对环境污染,下面我们来看看专业人员设计的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
  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讲解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介绍邹平县的垃圾处理场。
  3.7 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课件)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4.1 焚烧是另一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就是把垃圾放在焚烧炉里烧掉,焚烧比填埋成本高,但是有自身的优点。
  4.2 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4.3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科学填埋和焚烧垃圾虽然都能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但却都存在缺点,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
  垃圾的处理
  垃圾——垃圾处理场——填埋或焚烧
  【教学反思】
  几次试教本课后,对于以下几点比较满意:
  一、垃圾填埋模拟实验是本课的一个重要活动,对实验材料我进行了改进,用塑料瓶代替广口瓶、酸奶盒上的盖子用来放浸过墨水的纸巾,给学生起到了合理使用垃圾的榜样作用,从细节处渗透环保教育。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模拟的是什么?各部分代表的是什么?把模拟实验装置图及实验要求做成了课件,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这些后,又提示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这些措施都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开展。
  二、在设计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时,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填埋后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怎样解决源源不断运来的垃圾、垃圾渗出的污水怎样处理排放、发酵所产生的气体怎样处理运用,垃圾场填满后又怎么办,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最科学的处理垃圾、最大化的利用垃圾。因为引导到位,学生设计的作品非常精彩,许多设计已经能与专业设计人员的思路一致,在与新型垃圾填埋场的示意图进行对比后,孩子们体会到了设计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合理使用课件,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新课时,为学生搜集身边的垃圾箱和清运车的图片,做成课件,把学生带领到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自然而然的提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组实验前的指导、设计完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后与新型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对比、填埋垃圾与焚烧垃圾的优缺点的比较,都做成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直观形象,能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改进的地方: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进行得比较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P21、P27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探讨它们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法检测12例正常宫颈组织(Norma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数形结合是一种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在函数问题中,“数”指函数的解析式,也是指用代数方法处理问题,而“形”指的是函数的图像,也是指用几何方法处理问题。数形结合揭示了代数与几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相关性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函数问题的能力,把握代数与几何的联系,用代数的方法思考几何问题,同时也用几何的方法解决代数问题,使得抽象问题形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临床多见且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其机制以揭示新的治疗靶点。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DH)是疼痛信号传导和局
学习胡克定律时,不少学生总是误认为弹簧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而实际上是弹簧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为纠正这种误解,在教学中应进行有效的课堂探究实验,分析数据,并画出F-l图像和F-x图像,进行对比,结论就会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