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视力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内在动机的影响作用。
方法160例低视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医嘱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培训。干预前后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S)与低视力者生命质量量表(CLVQOL)进行测评,干预后再采用内在动机量表(IMI)评估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的内在动机。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IMI兴趣/乐趣、内在选择性、主观能力、压力/紧张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8.43±3.67)、(16.13±1.53)、(16.05±7.34)、(11.64±2.74)、(62.25±3.74)分、对照组分别为(13.53±2.78)、(13.67±1.75)、(13.52±2.42)、(9.52±1.77)、(50.24±4.3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 18.800,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SS评分与CLVQOL总分分别为(27.49±3.41)、(64.30±7.04)分,对照组分别为(16.54±2.25)、(34.86±3.9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3、32.540,P <0.05);观察组干预后IMI的兴趣/乐趣、内在选择性、主观能力、压力紧张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与GSS评分呈正相关(r=0.663~0.739,均P<0.05);IMI总分与CLVQOL总分呈正相关(r=0.765,P <0.05),并且IMI的内在选择性、主观能力、压力/紧张维度也与CLVQOL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相关(r=0.661~ 0.765,均P<0.05)。
结论自我管理可提高低视力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患者的内在动机是影响自我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