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降低加重质的损失,保证重介选煤过程中悬浮液密度的稳定性以及悬浮液中的介质含量,对重介选煤过程中的悬浮液回收与净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脱介筛前段安装固定筛或孤形筛预先脱除合格悬浮液,在脱除的合格悬浮液管道上安装分流箱分出一部分合格悬浮液进入稀悬浮液系统,同时,稀悬浮液经过净化浓缩,从而实现悬浮液的回收与净化。
关键词:选煤 悬浮液 回收 净化
0 引言
重介质选煤过程中,物料经过分选后,轻、重产品会带走大量的悬浮液,增加了加重质的损失,同时也使得悬浮液的粘度发生变化,而悬浮液的粘度是影响介质损耗的因素之一,因此,悬浮液必须予以回收并循环再利用[1,2]。为使回收的悬浮液性质符合要求,还必须进行浓缩净化。所以,悬浮液的回收与净化是重介质选煤流程中必不可少的。
1 悬浮液的回收
重介质分选机生产过程中,其产物伴同大量悬浮液一起排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悬浮液循环再用,就必须泄除悬浮液,并将粘附在产物上的加重质及泥质冲洗干净,这就是悬浮液的回收作业。悬浮液的泄除和产物的冲洗,一般都在脱介筛上进行。为了减轻脱介筛的负荷,在脱介筛前最好装设固定端或弧形端,用来预先筛介。脱介筛分为两段,筛孔大小取决于加重质的粘度,一般在0.25~1.0mm之间。第一段泄除产物中的悬浮液,脱席的数量约占悬浮液总量的70%~90%,这部分是合格介质,直接返回合格介质桶循环再用。脱介筛第二段上方一般设置2至3排喷水管,用来喷洗粘附在产物表面上的加重质及泥质。1、2排所用的喷水是经稀介质浓缩设备出来的溢流水,2、3排是用清水作为喷水。喷水用量的多少与产物粒度有关。例如对于块煤,喷水量约1.0m3/t,而对于末煤一般喷水量在1.5~2.0m3/t。
2 稀悬浮液的净化浓缩
回收后的悬浮液中,有不少泥质物混在其中,这些泥质的来源,一是入选原料所带的原生煤泥(矿泥),二是物料经分选过程中受到破碎及泥化作用而产成的次生煤泥或矿泥。用脱介筛脱介时,这些泥质物便随悬浮液一起进入筛下。这些泥质物必须从回收的悬浮液中不断清除,从而使悬浮液得到净化。因此,悬浮液的净化过程就是加重质与泥质的分选过程。这就要求首先将产物与悬浮液分离,然后再将浮液回收回来,并进行净化,以供循环使用。脱介筛第二段因加喷水,筛下所回收的悬浮液浓度很低,称为稀介质。稀介质含泥量很高,不能直接再用,稀介质一般采用磁选机回收。由于返回到合格介质桶中的磁选精矿,其密度和磁性物含量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若将脱介筛第一段筛下的合格介质经变流箱分出一部分合格悬浮液进入稀悬浮液系统,使这部分合格悬浮液与稀介质一起参与浓缩和净化。这样就能降低循环使用的合格介质的含泥量,从而维持悬浮液的正常粘度。
3 清除混杂于悬浮液中的煤泥
物料在分选时,常因分级时或脱泥作业的效率较低,或者由于入料在运输或分选过程中的碰撞和泥化,致使大量的煤泥混杂于悬浮液中,使悬浮液受到污染,就会导致悬浮液粘度增加,进而使分选效果变差。为排除合格悬浮液中多余的水和煤泥,将一部分浓悬浮液通过分流箱分流到稀悬浮液净化浓缩系统中,通过分流量来清除混杂于悬浮液中的煤泥。
3.1 悬浮液泥质物的动态平衡 在悬浮液中泥质物的含量是处于动平衡状态,从上述重介质回收与净化的过程中,进入悬浮液系统中的煤泥有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而从悬浮液系统排出的煤泥包括产品带走的煤泥及稀介质和分流过来的一部分合格介质,经磁选后以尾矿形式排走的煤泥。当原煤的数量、质量、选煤工艺流程及分流量等诸因素不变时,按照数质量进出平衡的原则,煤泥既不能在悬浮液系统中无限积存,也不可能在系统中无限减少。进入系统的煤泥量与从系统中排出的煤泥量始终维持动平衡。当然,当某一因素变化时,这个动平衡便遭到破坏,但到一定值后,又在新的条件下达到了新的平衡。例如,从系统中排除的煤泥量,大于进入系统的煤泥量,那么合格介质中煤泥含量逐渐减少,合格悬浮液的粘度便逐渐降低,于是脱介筛第一段脱介效果将改善,进入脱介筛第二段后,稀悬浮液中的煤泥量也将减少,最后由产品带走的煤泥量必然也就减少。于是其结果导致系统中排除的煤泥量逐渐与进入系统的煤泥量趋于平衡,也就在合格悬浮液中煤泥量减少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平衡关系。同理,若原料煤的煤泥含量增多,或者分流量减少时,合格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也增多。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可通过改变分流量的大小调节悬浮液中煤泥含量的多少,但要知道,当悬浮液密度低,需加大分流量进行浓缩时,同时会引起悬浮液中煤泥含量的下降,在操作时需注意此问题。
3.2 悬浮液的回收和循环再用 对于重介质选矿,用过之后的悬浮液,也需予以回收和循环再用。最简单的回收方法是同选煤一样,用振动筛脱出介质,筛分也分两段进行,第一段为合格介质,可直接返回系统中使用;第二段因施加喷水,为稀介质,也需对其进行提纯并提高浓度,这个作业也可称为介质的再生。再生的方法依加重质性质的不同,可采用磁选、浮选或重选法进行回收。提纯后的稀悬浮波再用水力旋流器、倾斜板浓密机等设备进行脱水和浓缩,这样所得的净化悬浮液应与新补充的加重质混合,调配到适当的浓度,使其返回到流程中再用。
4 结论
悬浮液的回收与净化是重介选煤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有利于介质的循环利用,也对提高分选精度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操作,不断为洗煤生产进行“血液”净化。
参考文献:
[1]裴桂才.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问题探讨[J].煤质技术,2008(2).
[2]欧泽深,张文军.重介质选煤技术,2006.
[3]靳松.临涣选煤厂重悬浮液密度自动控制系统[D].安徽理工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黄占轶(1976-),男,宁夏银川人,神华宁煤集团宁东洗煤厂副厂长,主要从事煤炭洗选、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选煤 悬浮液 回收 净化
0 引言
重介质选煤过程中,物料经过分选后,轻、重产品会带走大量的悬浮液,增加了加重质的损失,同时也使得悬浮液的粘度发生变化,而悬浮液的粘度是影响介质损耗的因素之一,因此,悬浮液必须予以回收并循环再利用[1,2]。为使回收的悬浮液性质符合要求,还必须进行浓缩净化。所以,悬浮液的回收与净化是重介质选煤流程中必不可少的。
1 悬浮液的回收
重介质分选机生产过程中,其产物伴同大量悬浮液一起排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悬浮液循环再用,就必须泄除悬浮液,并将粘附在产物上的加重质及泥质冲洗干净,这就是悬浮液的回收作业。悬浮液的泄除和产物的冲洗,一般都在脱介筛上进行。为了减轻脱介筛的负荷,在脱介筛前最好装设固定端或弧形端,用来预先筛介。脱介筛分为两段,筛孔大小取决于加重质的粘度,一般在0.25~1.0mm之间。第一段泄除产物中的悬浮液,脱席的数量约占悬浮液总量的70%~90%,这部分是合格介质,直接返回合格介质桶循环再用。脱介筛第二段上方一般设置2至3排喷水管,用来喷洗粘附在产物表面上的加重质及泥质。1、2排所用的喷水是经稀介质浓缩设备出来的溢流水,2、3排是用清水作为喷水。喷水用量的多少与产物粒度有关。例如对于块煤,喷水量约1.0m3/t,而对于末煤一般喷水量在1.5~2.0m3/t。
2 稀悬浮液的净化浓缩
回收后的悬浮液中,有不少泥质物混在其中,这些泥质的来源,一是入选原料所带的原生煤泥(矿泥),二是物料经分选过程中受到破碎及泥化作用而产成的次生煤泥或矿泥。用脱介筛脱介时,这些泥质物便随悬浮液一起进入筛下。这些泥质物必须从回收的悬浮液中不断清除,从而使悬浮液得到净化。因此,悬浮液的净化过程就是加重质与泥质的分选过程。这就要求首先将产物与悬浮液分离,然后再将浮液回收回来,并进行净化,以供循环使用。脱介筛第二段因加喷水,筛下所回收的悬浮液浓度很低,称为稀介质。稀介质含泥量很高,不能直接再用,稀介质一般采用磁选机回收。由于返回到合格介质桶中的磁选精矿,其密度和磁性物含量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若将脱介筛第一段筛下的合格介质经变流箱分出一部分合格悬浮液进入稀悬浮液系统,使这部分合格悬浮液与稀介质一起参与浓缩和净化。这样就能降低循环使用的合格介质的含泥量,从而维持悬浮液的正常粘度。
3 清除混杂于悬浮液中的煤泥
物料在分选时,常因分级时或脱泥作业的效率较低,或者由于入料在运输或分选过程中的碰撞和泥化,致使大量的煤泥混杂于悬浮液中,使悬浮液受到污染,就会导致悬浮液粘度增加,进而使分选效果变差。为排除合格悬浮液中多余的水和煤泥,将一部分浓悬浮液通过分流箱分流到稀悬浮液净化浓缩系统中,通过分流量来清除混杂于悬浮液中的煤泥。
3.1 悬浮液泥质物的动态平衡 在悬浮液中泥质物的含量是处于动平衡状态,从上述重介质回收与净化的过程中,进入悬浮液系统中的煤泥有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而从悬浮液系统排出的煤泥包括产品带走的煤泥及稀介质和分流过来的一部分合格介质,经磁选后以尾矿形式排走的煤泥。当原煤的数量、质量、选煤工艺流程及分流量等诸因素不变时,按照数质量进出平衡的原则,煤泥既不能在悬浮液系统中无限积存,也不可能在系统中无限减少。进入系统的煤泥量与从系统中排出的煤泥量始终维持动平衡。当然,当某一因素变化时,这个动平衡便遭到破坏,但到一定值后,又在新的条件下达到了新的平衡。例如,从系统中排除的煤泥量,大于进入系统的煤泥量,那么合格介质中煤泥含量逐渐减少,合格悬浮液的粘度便逐渐降低,于是脱介筛第一段脱介效果将改善,进入脱介筛第二段后,稀悬浮液中的煤泥量也将减少,最后由产品带走的煤泥量必然也就减少。于是其结果导致系统中排除的煤泥量逐渐与进入系统的煤泥量趋于平衡,也就在合格悬浮液中煤泥量减少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平衡关系。同理,若原料煤的煤泥含量增多,或者分流量减少时,合格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也增多。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可通过改变分流量的大小调节悬浮液中煤泥含量的多少,但要知道,当悬浮液密度低,需加大分流量进行浓缩时,同时会引起悬浮液中煤泥含量的下降,在操作时需注意此问题。
3.2 悬浮液的回收和循环再用 对于重介质选矿,用过之后的悬浮液,也需予以回收和循环再用。最简单的回收方法是同选煤一样,用振动筛脱出介质,筛分也分两段进行,第一段为合格介质,可直接返回系统中使用;第二段因施加喷水,为稀介质,也需对其进行提纯并提高浓度,这个作业也可称为介质的再生。再生的方法依加重质性质的不同,可采用磁选、浮选或重选法进行回收。提纯后的稀悬浮波再用水力旋流器、倾斜板浓密机等设备进行脱水和浓缩,这样所得的净化悬浮液应与新补充的加重质混合,调配到适当的浓度,使其返回到流程中再用。
4 结论
悬浮液的回收与净化是重介选煤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有利于介质的循环利用,也对提高分选精度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操作,不断为洗煤生产进行“血液”净化。
参考文献:
[1]裴桂才.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问题探讨[J].煤质技术,2008(2).
[2]欧泽深,张文军.重介质选煤技术,2006.
[3]靳松.临涣选煤厂重悬浮液密度自动控制系统[D].安徽理工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黄占轶(1976-),男,宁夏银川人,神华宁煤集团宁东洗煤厂副厂长,主要从事煤炭洗选、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