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授课中练习课教学有效性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学生在数学新授课当中练习课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练习课教学过程当中常用的一些教学办法,希望通过这一次经验的交流,可以为正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带来一定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练习课;教学方法
  在进行新授课教学之后,教师便需要训练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因此,练习课教学便成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之后,若没有针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运用练习,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理论便是无效的和空洞的。总结出一套正确的高中数学新授课中练习课教学方式,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高中数学新授课中练习课的重要性分析
  就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进行观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内容都是十分抽象的,但是这一些数学知識内容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极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学生不仅需要针对这些数学知识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解,还需要养成对这些知识灵活的运用能力。学生可以使用这一些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思考和解决,这样才算对该数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练习巩固。
  而高中数学当中,练习课的作用,便正是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从设计案例出发,选择对应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现有的高中新授课练习课课堂教学当中,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乐观,整体来说,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教师在练习课教学当中,采用的往往是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进行一道又一道数学题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方式当中,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知识内容接受度普遍很低,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度厌倦的情绪。再有就是,教师在这样一种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无法对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进行了解,导致部分基础能力偏薄弱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之间,成绩越拉越大。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在当前的高中数学练习课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同样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主动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所呈现的地位进行改变。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练习课学习当中,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率。
  针对学生来说,只有在练习课当中让自己知识体系中所存在的漏洞进行不断的暴露,才可以针对这些不足进行学习。因此在练习课当中,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在改正自己的问题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问题思考习惯。
  二、 高中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方式分析
  新授课和练习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新授课阶段,学生刚刚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接触。而在练习课当中,就需要对这些新授课知识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所以在练习课当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讲究科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对这些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
  (一) 开展课堂竞赛
  高中生有着非常强烈的求胜欲望,并且喜欢在各种活动当中彰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以此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在练习课当中开展学习竞赛,充分让学生在练习课当中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学生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详细地说,就是教师首先选择一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思维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需要对学生找到的每一个正确的问题解决办法进行鼓励,让学生逐渐在思考当中感受到相互之间激烈的竞争,并使得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思维被教师认可后的独有充实感。
  例如:针对三角函数的计算,教师列出了以下一些问题,让全班学生同时进行回答,回答的最快的同学即为优胜者。
  1. sin13cos17 cos13sin17 =?
  2. cos75=?
  3. cos105=?
  4. cos15=?
  5. cos36cos54-sin36sin54=?
  上述问题全部为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运算,凭借教师所开展的竞赛,学生在竞争意识下便可以进行最快速度的反应。并针对自己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来解决这一些问题,提升自己对函数运算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力和灵活使用能力。
  (二) 错误举例分析
  每一位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问题回答的过程当中,都会出现方法的使用错误导致运算结果出现错误的现象,并且这些错误的出现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便可以在针对习题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故意露出“破绽”,进行错误的解法使用,学生便需要及时纠正老师所犯下的错误。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针对任意实数x,都存在有x2 ax 1>0恒成立,试求出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使用a>0,Δ<0计算出a的取值范围是:0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主动找出老师所犯下的错误之后,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在今后遇见此类问题的过程当中,再发生这样类似的错误。
  三、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练习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对养成学生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防止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犯下典型的错误,都是十分有效的。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练习课教学的过程当中,应针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选择,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下,让学生在数学练习课当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吉花.如何做好高中数学练习课作业设计的多元化[J].学苑教育,2014,(10):76.
  [2]李明建.高中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J].福建中学数学,2016,(09):6-9.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教育文化的重视是兴国之本,科技的进步使教师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在不断丰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才能,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带领这些学生们进入角色,体会思考过程,交流收获的心得体会,挖掘创造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初中是孩子们成长最
摘要:初中阶段数学是完成学业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复习阶段,需要将以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消化与巩固,进而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数学作为教学难点,中学数学教师要仔细分析研究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应该多多关注中考的出题方向以及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中考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知识范围广、知识
摘要:本文旨在强调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列举了数种方法,例如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引导学生将日常所学与生活进行对比,等等。然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离不开整个教学体制的主观能动性,想要顺利地完成这一步,授课老师的教学意识、课程的内容和配套的教学活动都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完成符合教学实践的,达到教学预期目标的效
摘要:初中是一个被大多数家长“谈及色变”的学生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面对数学这门高理论化和强学术性为一身的学科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抵触。因为初中数学既不像语文那样浅显易懂,也不像历史那样妙趣横生。为了突出初中数学的“生活性”,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者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充分使学生摆脱对数学的抵触,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者要在传统数学教学的基础上推
摘要: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学习相关教学内容逐步推进的过程,本文以小学数学为背景,分析了基于认知过程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认知;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应用  一、 认知过程介绍  认知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由片面到深入的认识过程,一般而言认知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的内容,即感觉和知觉。感觉阶段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或者人体特定感受(例如平衡的、运动的等)对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