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吻合度探析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shenguizu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冈市的专业设置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与产业布局进行深入分析,把黄冈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与黄冈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整合起来研究,指出目前黄冈地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吻合度不高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黄冈市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特点,指出提高黄冈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吻合度的措施,以期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吻合度、黄冈地区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which are carri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specialty establishment system of Huanggang City, taking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major establishment condi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anggang City and the overall pattern of pres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specialty establishment and the current economy in the uncoordinated situation, and then putting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degree of major establish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dustrial mat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bou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anggang City, expecting explore out the specialty establishment pattern adapted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require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alty establishment; industry matching: Huanggang City
  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更明确提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作为高职院校紧密对接产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专业设置能否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市场需求,不仅是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保持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2]
  一、 黄冈市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50万,黄冈市一直致力促进产业的经济快速高效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趋势向好、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一)产量总值持续高效增长,三大产业布局相对平稳
  近年来,黄冈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经济收益明显提升,通过对表1:2008-2013年黄冈市的生产总值中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黄冈市从2008-2013年间的经济总产量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600.8亿元增长为2013年的1132.55亿元,增长幅度为121.8%,产量增长翻了一番,三大产业也是逐年递增,第一产业在2008-2013年间由192.58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56.78亿元,增长率为85.26%,第二产业在2012年达到产业的折点,增长率为127.8%,第三产业在2008-2013年间增长率则达到175.63%;三大产业的产业增长幅度都较大,表明黄冈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同时各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不大,第一产业的比值在26.77%-32.05%之间波动,变化率为5%,第二产业的比值在31.05%-33.39%之间浮动,比值幅度为8%,第三产业的比值幅度为33.13-42.18%,变化幅度仅为8%,总体而言,比值的变化幅度不大,三大产业的布局相对平稳。
  (二)工业比重平缓递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进一步分析表1中各产业比值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黄冈市的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黄冈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12年虽有较缓上升,但比重整体呈现下滑趋势,相对2008年而言,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率为16.47%;第二产业比重于2008-2010年期间增长较快,随后呈现逐年平稳上升的趋势,从2008-2012年间增长率为14.65%,2008-2012年间黄冈市正迈入以工业建设为主的经济发展时期;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逐年下降,并呈现缓慢下降势头,从2008-2012年间下降率为2.4%,但在2013年显著增长,黄冈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由此可知黄冈市的三大产业实际结构格局逐步转变,以工业建设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正平穩上升,农林牧渔业的经济产量比重相对递减,社会服务业的比重趋于平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黄冈地区各产业的发展是稳中有进。   二、黄冈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状况
  专业是高职学校改革的一个非常好的切人点和突破口,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3]目前黄冈市有三所高职院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三所学校均立足黄冈市,在大别山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走向现代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优势。本节通过研究黄冈地区三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借以分析黄冈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吻合度现状。
  (一)专业类别设置广,专业数量设置少
  截止2014年3月,黄冈市共有3所教育部备案招生的高职院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依据表2: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这三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从统计结果中可知黄冈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涵盖了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目录19个专业群中的13个专业群,除了公安、水利、公共事业等专业群没有涉及外,其余专业部分或全部涵盖,整体覆盖率为68.42%,专业设置涉及的产业很广;二级专业目录79个,黄冈地区高职院校设置了34个,覆盖率为43.04%;国家高职院校总目录子专业为556个,黄冈地区设置了其中的94个,涵盖率为16.91%,黄冈市高职院校在专业群覆盖率较高,但专业的覆盖率仅为16.91%,专业数量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专业设置趋同度较高、特色专业建设需加强
  通过研究图1:2012年黄冈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布点率情况统计表,可发现在黄冈市三所高职院校中布点数为3(即三所高职都设立)的专业达到14个,布点数为2(即三所院校中有两所院校设置)的专业数为7个,雷同的专业数量达到21个,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置的专业数量总共为53个,布点数为3的专业数14个,布点数为2的专业设置数为4个,趋同专业占本校专业比重为34%;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专业数为31个,布点数为3的专业14个,布点数为2的专业7个,趋同专业占本校专业总数的67.7%;黄冈科技职业学院设置的专业设置总数为21个,布点数为3的专业为14个,布点数为2的专业有3个,雷同专业占本校专业的比重为81%。黄冈地区的三所高职院校的趋同专业设置相对都偏高,反之特色专业的设置比重就较低,例如黄冈科技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设置比重为19%,特色专业的数量仅为4个,相对黄冈地区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言,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与广度还需加强。
  三、黄冈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吻合度现状
  (一)专业格局比重偏差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研究图2的数据,可发现黄冈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比重与产业发展的比重吻合度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业的产业比重均值是28.96%,而与其相对应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比重则为40.43%,反映出第一产业所对应的专业设置规模远远超过了产业发展的速度;第二产业的均值比重为36.28%,而第二产业相对应的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比重为21.27%,专业设置比重远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急需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均值为34.76%,其对应的专业设置比重为38.30%,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比重稍高于产业的发展速度。综上所述,黄冈市高职院系专业设置与黄冈市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还不够紧密。
  (二)部分专业分布结构合理,初步符合区域经济特点
  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之一,是湖北省红色旅游的主体,2012年旅游产业创造总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5.14%,从表2可知,黄冈市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覆盖率为100%,由图1可知旅游管理专业的布点为3,即布点率达到100%,为黄冈市旅游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非金属矿物质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是黄冈地区主要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在表3:2013年黄冈市主要支柱性产业发展情况表中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完成产业89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0%,建筑材料与机械电子作为黄冈的支柱型产业的组成部分,在黄冈市的产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表2显示黄冈地区高职院校在支柱性产业对应的专业如交通运输、土建与制造等专业设置力度较大,同时表2-2的数据显示支柱性产业中制造业对应的建筑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布点率达到100%,这些专业深度融合黄冈地区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体上初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三)特色专业建设规模小,延缓产业产值增长率
  食品饮料业、医药化工业与纺织服装业作为黄冈市近年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为黄冈市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表3可知,2013年这三大产业增长率分别为14.9%、14.2%、21.4%,增长率较高,同时产业值分别达到85.3亿元、204.5、215.0亿元,是黄冈地区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综合表2和图1的信息,可发现此三大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量设置率几乎都为零,在布点数较高的专业中也难觅踪影,例如奶产业在2012年产值约30亿元,成为黄冈市第二大支柱性产业,在三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中针对奶业的专业设置规模相当小,与奶业发展所需人才不相匹配,影响奶业快速发展,由此可知高职院校针对黄冈地区支柱性产业的特色专业建设规模与力度落后于产业的发展,而专业设置作为高职院系服务区域经济的核心,未能紧密对接产业的发展需求,影响支柱性产业发展的速度。
  四、提升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的措施
  (一)改革老旧专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学理论显示,区域经济及其产业结构布局总是处于优胜劣汰的循环状态,[4]高职教育作为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类型,应该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时对老旧专业进行改造和更新。近阶段,黄冈市的产业发展发生了较大调整,但当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却未能跟上经济发展步伐,由表图2可知黄冈市产业与专业对接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一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比例较高,第二产业设置比例远远偏低,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整体较低,高职院校应牢固“依托产业建专业”的理念,在降低专业成本和高效服務社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改革老旧专业,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规模与布局,培养区域发展新形势的人才,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   (二)建设骨干专业,助推支柱产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专业布局以及整体水平必须与其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5]食品饮料、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是黄冈市的五大支柱性产业,2012年产值增长21.8%,占工业比重高达78%,为加快区域产业发展步伐,黄冈市围绕支柱性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引进招商投资,2012年新引进重点项目482个,到位资金578亿元;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09家、过10亿元企业2家,支柱性产业为黄冈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助推支柱产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高职院校应大力建设骨干专业如药品经营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园林技术等骨干专业建设,融入黄冈地区支柱性产业发展的大潮当中,为支柱型产业的快速发展输出人才保证。
  (三)打造重点专业,满足“一区两带”需求
  2009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启动,为全方位融合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2009年6月黄冈市的“一区两带”战略计划应运而生,即 “以黄冈临港经济区为支点、带动黄冈长江经济带、黄冈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与传统发展规划不同的是“一区两带”战略背景下,黄冈市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建设的同时,更强调的是旅游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其包含的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商贸流通、建筑工程等产业已经成为优先发展产业,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政府的经济战略发展布局,把握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趋势,加大在政府引领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力度,加强这些专业的内涵建设,打造产业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龙头专业”,让高职院校的“龙头专业”与黄冈地区的“龙头企业”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四)设立特色专业,融合“双强双兴”战略
  品牌专业的树立和特色专业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在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特色和品牌意识,围绕学校所在的行业或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本地区提供人力资源和科技服务支撑,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6]2013年初黄冈市实施的《关于围绕中心大力促进“双强双兴”战略的决定》中指出“强工兴城、强农兴文”(简称“双强双兴”)是黄冈科学发展重大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黄冈路径。黄冈市目前处于工业建设为主,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文化产业兴起的阶段,城镇化建设、生态旅游等为黄冈市的经济带来高增长,例如201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旅游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22%,带动了多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融合“双强双兴”战略思量,在工业、农业与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调整专业设置规模,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特色专业群,充分满足“双强双兴”战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推动黄冈市特色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完善农业专业,对接“个十百千”工程
  结合表2的专业设置现状可知高职院校在农业产业设置的专业群数为3大专业群,比重为60%,而专业数达到38个,专业的覆盖率为50.67%,高达37个专业未被设置,即说明黄冈农业专业设置集中率大但覆盖率不全。在2013年12月5日,黄冈市正式启动现代农业“个十百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每个农业产业培植一“个”领军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粮食、油料、茶叶、中药材、奶牛、畜禽、纺织、水产、森工、农产品物流等“十”大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十大产业形成“百”亿元的产业链条,达到加工产值“千”亿元的现代化农业。为促进黄冈市尽快迈入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鄂东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建设进程,黄冈地区高职院校应控制农业专业的设置雷同度高的专业建设,遏制“集而少”现象,完善农业专业设置,达到“广而多”,输入各行业的人才,无缝对接“个十百千”工程,融进黄冈现代化农业的建设路途中去。
  五、结语
  在2014年2月26日的国务院会议中,李克强总理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職业教育,并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并必须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的理念中,黄冈市高职院校更应该充分了解市场产业发展的动态,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吻合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参考文献:
  [1]邓光,杨晓燕.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区域性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9—80.
  [2]王菊芳.我国高职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07-109.
  [3]范唯.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J].职业技术教育,2012(6):24.
  [4]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5]包红霞.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8):41—43.
  [6]金雁,邱吉.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11-113.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紧急心脏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7月收治的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给予出血预警护理、循环目标导向性护理,排异分阶段护理,感染防控护理、呼吸机撤机精准护理及康复个体化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移植心脏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排异反应;出院前患者神清语利,积极乐观,自主进食,6 min步行试验距离300
目的探讨卵泡体外激活(in vitro activation,IVA)联合冷冻卵巢组织移植技术在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例POI患者进行IVA联合冷冻卵巢组织移植,并对该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详细报道以及随访分析。结果该POI患者通过IVA联合冷冻卵巢组织移植术后成功自然妊娠,产下健康婴儿,成为中国首例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问题对于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若诊断不及时可能对孕产妇及其伴侣和婴儿的健康产生严重的长期影响。本文通过阅读近年国内外关于围生期妇女常见心理问题的研究,总结并介绍关于其流行病学、筛查手段、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了解围生期妇女精神卫生问题对于子代的影响。加强卫生专业人员心理社会问题评估的培训,采取有效干预方法缓解围生期妇女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
目的探讨"V"字形解剖入路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复杂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胆囊三角"V"字形解剖入路,对照组患者未用"V"字形解剖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与术后恢复情
机场是航空兵训练和作战的依托,是构成航空兵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依托机场实施一系列的机场保障活动,是航空兵后勤保障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航空兵训练和作战的必要前提。飞机遇险抢救,无论在战时,还是日常飞行训练,都是机场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尽快地救护飞行员,减少损失,并消除对其他飞机飞行的影响。正确处置飞机遇险事故,做好抢救工作,对提高机场保障能力,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飞机遇险抢救的概念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远洋航天测量船执行远洋测控任务船舶装备维修保障面临的主要难题,并提出了提高维修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远洋航天测量船;维修保障;有效措施  0 前言  远望号测量船执行远洋测控任务时,往往具有航程远,海上活动时间长,海区水文、气候复杂,难以得到岸基保障等特点,装备保障和维修无法得到岸基的有效保障。因此,根据任务特点和船舶装备实际情况,抓好船舶装备维修保障具
期刊
摘要:运动性失眠是运动训练中常见的一种疲劳现象,而药膳就是食物中添加中药材成分,通过食物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也统称食疗,它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在运动性失眠的诊治中,以中医的辩证施治为原则,采用药膳,调节运动性失眠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关键词:运动心失眠 药膳  1. 运动性失眠症状分析  1.1何为失眠  中医学认为,失眠亦称不寐。它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其症情轻重不一,如轻者入睡困难,有
期刊
摘要:聚酯纤维作为一种良好的沥青混合添加材料。在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起来越广泛。 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对添加聚酯纤维后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1 概述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超重车辆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形式为车辙和裂缝,严重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
期刊
目的探讨改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固定方法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入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的乳腺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比较2组患者拔针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针刺伤发生率和拔针时间。结果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